隨著信息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已成為現代社會中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媒體,并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網絡技術在解構人們傳統生活方式的同時,建構著一種網絡時代的新生活。網絡購物正是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成為了當前社會的新型的主流消費方式之一。小到零食、服裝、化妝品,大到建材、家具、電器,凡是生活中需要的,只要輕輕點下鼠標,就會有人送貨上門。這種全新的購物模式已經從過去少數人的時髦消費,演變為一種大眾化的消費潮流。它在給廣大網民帶來諸多便利和為社會創造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給網民們帶來一些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當下,許多年輕人熱衷于通過網絡選購商品。可是,隨著網購隊伍的壯大,“網購依賴”這一弊端也日益凸顯。某新聞報道在某大學上學的小周最近就“染上”了網購癮,每天上網10小時淘東西,一個月就花掉了母親信用卡里的8000余元錢。
經了解,小周在大一假期時她聽室友說網購可以買到既便宜又耐用的東西,自己就心動了。“剛開始的時候,買的都是小東西,頭繩、枕巾之類的。”漸漸的,小周不再逛街,在熟悉了網購流程之后,膽子開始大起來,慢慢買起了大件物品,凳子、衣服、被罩,甚至是床墊,只要我在網上看見便宜東西就忍不住要買。有的時候為了湊積分拿到優惠券,也會買一些暫時用不到東西。開始,用長輩們給的壓歲錢,錢不夠了,又用媽媽給的信用卡。這學期開學,小周一天要在網上瀏覽網店10小時。從開學到現在,才一個月就刷掉了我8000元人民幣。
據說小周的母親
據調查發現,小周表現出來的“網購依賴”問題已經是當下很多人的共病,據中國B2B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國網購用戶已經突破1億人,相當于每3.38個網民中就有1人網購。而女性的人數明顯多于男性。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網易新聞中心,對2580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71.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網購成癮”,其中25.6%的人感覺自己有“比較嚴重”或“很嚴重”的“網購癮”,45.5%的人表示“有一點上癮”。受訪者中,91.8%的人有網購經歷。而許多網店都利用了人的弱點,比如“秒殺”環節,其實利用了人們投機和博弈的心理,大家都想試一試自己的運氣,久而久之,就陷入網絡依賴的窘境。“秒殺”一般選在午夜時分開始,這就利用了人半夜注意力下降、喪失警惕的特點,許多人搶不到第一輪,就搶第二輪,甚至不惜以原價買到商品,只為爭一口“氣”。
在中國,網民基數大,網購用戶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在這群人中企業工作的年輕白領肯定不再是少數,企業如何有效杜絕網購成癮的員工,利用公司網絡搭順風車、渾水摸魚,影響員工工作效率及企業效益?
聚生網管軟件系統(http://www.grabsun.com/)針對上網行為進行合理管理,從而有效的實現員工工作時間網購的限制,同時還可以控制P2P下載、控制QQ等聊天工具、控制股票軟件、控制網絡游戲、限制主機上網速度、IP和MAC地址綁定防止局域網的電腦私自更改IP地址,防御局域網ARP攻擊和ARP病毒,設置網頁訪問的黑名單、白名單,限制上網時間、記錄上網網址,限制P2P視頻工具、限制在線視頻和網絡視頻、限制色情、暴力、反動網址、查看局域網各個主機的硬件信息、強制隔離局域網中蠕蟲、沖擊波病毒的電腦、查看主機的數據包的特征和協議特征,檢測并防御局域網內的網絡執法官、網絡剪刀手、局域網終結者等黑客工具。通過對聚生網管軟件的使用合理有效管理上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