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網絡社交淺談網絡管理
微博和其他社交網絡一樣,作為一種新技術、新工具,為人們相互間的交流、溝通和信息分享帶來了巨大便利。但作為一種技術和工具,注定會有使用不當產生負面效應的問題。社交網絡給社會管理提出新課題。事實上,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都有人利用社交網絡制造謠言,甚至從事犯罪活動。今年8月英國倫敦北部發生的騷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社交網絡本質上是虛擬世界,但不論是虛擬世界還是現實世界,都需要管理。法國總統薩科齊就明確指出,互聯網不應脫出法律與道德的空間。加強管理和言論自由之間沒有非此即彼的對立。一個缺乏規則和管理的網絡平臺,不能反映真實民意。
如何更好地管理虛擬世界的交流平臺,趨利避害,各國都在探索中。就在北京出臺有關微博管理新規的同時,《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有關社交網絡的報道。報道說,由于教師使用社交網絡不當而卷入丑聞與投訴,美國各地學區都在考慮出臺更為嚴格的法規,禁止老師與其學生用手機和互聯網在臉譜和推特等社交網絡上進行“私下交談”。今年8月英國倫敦北部發生騷亂事件之后,英國政府也痛感社交網絡被暴徒利用而產生的破壞性沖擊,正考慮緊急狀態下關閉社交網絡的可能。
某些西方媒體對中國地方政府管理社交網絡舉措如此敏感,有一個大的前提,即認為中國各級政府對微博等社交網絡持排斥和抵觸態度。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微博在中國高速發展。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引述畢馬威公司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中國、印度和巴西使用社交網絡的公司要比英國多20%—30%。在接受調查的公司中,使用社交網絡與供應商、客戶溝通的英國公司還不到一半,而美國的比例是72%,中國則高達83%。中國政府鼓勵微博的發展,特別是主張各級政府官員利用微博與網民互動。這已成為增強施政手段、提高執政水平的有效辦法。中國各級政府利用微博的速度和質量都在提升,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同。帶著偏見看中國,自然難以感知這些正面的效應。
用好社交網絡,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正面影響,需要管理方式的創新。在這方面,各國有合作的空間,也需尊重多種多樣的選擇方案。重要的是保持一種開放平和的心態。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活動已經成為公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工作、生活都與網絡密切相關,也因此,許多時公眾的網絡生活也開始影響工作。就企業而言,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的應用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是前提。然后,企業因為有了這樣便利的網絡平臺,它成為企業員工玩忽職守,懈怠工作,甚至是危害企業利益的工具。如:員工利用工作時間看新聞、玩游戲、干私活、聊天、泄密公司資料、炒股票、下電影、聽歌曲、瀏覽色情站點、甚至在公司網上一邊領取老板工資一邊在網上找工作等,不僅僅消耗公司資源,更是影響公司效率、泄露公司機密、甚至丟失客戶資源而令人痛心。
因此,合理的網絡管理,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管理者管理企業的重要管理內容之一。網管軟件也就是在此背景嚇營運而生的,由大勢至(北京)軟件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聚生網管軟件(http://www.grabsun.com/)提出了有效解決方案,可以限制網頁視頻、禁止在線視頻、封堵視頻網站、禁止訪問視頻網址;限制網頁訪問、控制網址瀏覽、記錄上網網址、查看上網網站、監控網頁瀏覽;控制下載、禁止下載、限制下載;控制網絡帶寬、限制網絡速度、限制網絡流量、約束不合理的帶寬占用;禁止上網聊天、禁止登錄聊天軟件、限制即時通訊軟件、禁止登錄聊天室、禁止在線聊天、禁止網頁聊天、限制網絡聊天;捆綁IP和MAC地址的功能,可以防止IP盜用、私自更改IP地址的行為;控制網絡游戲、限制網游、禁止網頁游戲、屏蔽在線游戲;監控股票軟件、控制股票軟件、封堵股票軟件、禁止炒股軟件、禁止局域網股票軟件;禁止訪問共享資源,防止企業商業機密、關鍵信息的丟失、被盜……
通過對聚生網管的使用,合理配合網絡管理員實現完善的網絡訪問行為管控,從而規范員工上網行為(如禁止上班時間聊天、炒股、網絡游戲等),提升工作效率;流量控制、帶寬管理,提升帶寬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把網絡管起來,幫助企業管理者真正做到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