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互聯網公司扎堆低價智能手機:難改預裝思維

日期:2012-05-07  來源:鳳凰科技
[字體: ]

5月7日消息,上周末,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發布微博稱,“現在每個人都想擁有高性能的智能手機,‘高富帥’、‘白富美’人手一個iPhone。360作為一個開放平臺,自己不做手機,但我們決定和國際、國內廠商合作,推出多款360用戶特供機,希望伙伴基本是零利潤把高配置智能手機特供給360用戶。”

在繼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盛大之后,奇虎360也殺入了這一片已經成為“血海”的市場,而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讓內地互聯網公司集體扎堆手機業,去蹚這“血海”呢?

360做手機的邏輯

事實上,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搶占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此前,360公司在手機領域多有布局,其中裝機量最高的是安全工具“360手機衛士”和Android系統美化工具“360手機桌面”。下載工具“360手機助手”和手機瀏覽器也是該公司重點布局的產品。

而在360之前,已經有多家互聯網公司已經推出或即將推出其定制化或自有品牌手機。包括阿里巴巴的阿里云手機、小米手機、百度易手機、盛大手機等。

內地手機操作系統開發商點心CEO張磊認為,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目的要很明確,就是把自己的服務嵌入進去,擴大自己的整個營收線,這樣要卡位移動互聯網的強入口。

張磊表示,每家互聯網肯定都是有自己的明確商業訴求才會介入到手機領域,傳統、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建立自身服務上的優勢,借助智能手機終端把互聯網服務嵌入進去“是無可厚非的”。

就拿小米手機來說,雷軍曾經多次宣稱小米不靠硬件賺錢,而是要靠軟件和服務賺錢。而他所指的軟件和服務就是其此前推出的米聊和MIUI。雷軍希望借助小米手機的放量銷售帶動米聊用戶的增長,并通過小米手機這個平臺的用戶粘性拓展米聊等其他應用的用戶,進而對抗競爭對手。

而360的邏輯也不外乎如此,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推出預裝有360相關應用的手機,把手機作為一個平臺在移動互聯網端粘住用戶,通過流量轉化為其他收入,而不是靠硬件賺取利潤。

身后的預裝思維

如果說,卡位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目的,那么,“預裝思維”就是指導他們做手機的根本邏輯。

只不過與在傳統廠商的品牌手機中預裝應用不同,這些互聯網公司都希望通過推出自有品牌手機,在與硬件廠商的合作中獲得主導地位。

張磊認為,某一種意義上來說,互聯網公司做手機是希望做一個封閉的或者叫半封閉的系統,“里面的服務都有它來提供”。他以阿里云手機舉例,“打開之后一看,里頭全是它的服務。”

互聯網行業專家曲曉東認為,360有很多用戶需要的手機的軟件,像手機安全衛士,像可以保護來電黑名單等等,這些應用是用戶需要的。但是他要推廣這些軟件,他在手機上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在電腦上可以一鍵點一下安裝,但是手機上很多用戶不會下載不會安裝手機軟件。

“所以他最好的辦法就是預裝應用,但如果一個軟件廠商的身份向手機硬件廠商尋求合作,預裝360的軟件,他其實是早求別人,處于弱勢地位。”曲曉東表示。

事實上,不少互聯網公司此前都和本土及海外的終端廠商在預裝應用方面有一定的合作關系,只是此類合作門檻較高,并非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能進入。且在合作過程中,互聯網企業需要向手機廠商支付一定的費用,在合作關系上亦處于弱勢地位。

另據鳳凰科技了解,除同正規廠商合作外,不少互聯網公司還通過水貨商和山寨商在水貨手機及山寨機中預裝應用。有知情人士透露,深圳的水貨商和山寨商在手機中預裝應用可以獲得每臺5元的報酬,水貨商和山寨商可以因此拿到的利潤相當可觀。

而即便是同深圳的“水貨佬”、“山寨佬”合作,互聯網公司仍然需要看合作方的眼色行事。

“而周鴻祎換了一種說法,將預裝軟件變換為與廠商合作推特供手機。他說這些用戶是我的用戶,我是讓我的用戶幫你賣手機,那么他反而強勢了。”曲曉東表示,但其本質和預裝手機軟件相同。

未來都靠服務賺錢?

在周鴻祎宣稱要做手機的微博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那就是他希望與其合作的硬件廠商能夠提供零利潤的終端給360。

周鴻祎認為,無論是互聯網公司做手機,還是手機公司做手機,最后都是通過互聯網增值服務來掙錢,而不是靠賣硬件去賺一次性的錢。

不可否認,在競爭極具激烈的環境下,智能手機的低利化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除蘋果和三星占據了大部分的智能手機市場利潤外,其余廠商日子并不好過。

根據美國市場調研公司Asymco公布的數據顯示,蘋果和三星目前正主導著整個手機行業的利潤和營收,二者占據了全球手機行業99%的利潤。Asymco創始人霍拉斯·德蒂烏(Horace Dediu)表示,如果你的品牌不是三星或者蘋果,你肯定在智能手機市場過得比較凄慘。

很明顯,蘋果和谷歌目前在智能手機領域所占據的平臺地位使他們可以很容易的通過自己的軟件和服務獲取利潤。

不過,如果做不到蘋果和谷歌的大平臺地位,對這些內地互聯網公司來說,如何通過軟件和服務來賺錢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就拿現在較為成功的小米來說,小米究竟如何通過軟件和服務賺錢,雷軍其實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他此前表示,“現在的自己就好像十年前的馬化騰、十年前的李彥宏不知道如何賺錢一樣,小米如何實現盈利現在也沒有十分明晰的思路。”

不過,在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看來,一些有特色的互聯網企業進入手機行業,是一種新的商業思維的摸索,對未來手機市場的格局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