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北京中關村軟件園孵化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將迎來十年華誕。過去十年中,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作為軟件企業的專業孵化載體,站在國家及北京市發展軟件產業戰略的高度,已累計孵化企業近500家,企業累計總收入超過10億元,已經成為推動國內中小科技企業發展壯大和更多創業企業家創新的重要推手。
專業資源整合者
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成立于2001年11月28日。作為中關村軟件園產業發展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孵化器的定位是為園區創業者、初創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提供科技創新和創業要素支撐服務。在過去十年的發展過程中,軟件園孵化器通過不斷健全運作機制,集成社會資源,完善公共服務,培育了一大批優質企業和優秀企業家。
“滿足客戶的要求得30分,讓客戶滿意得60分,讓客戶興奮得80分,另外20分要在實踐中不斷挖掘新的服務內容,不斷提高服務標準,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不斷追求卓越價值。”。——在孵化器大樓的走廊上,懸掛著一塊寫著這段文字的標牌。事實上,這也正是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為創業企業、創業者提供優質服務,成為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人工作的最高標準。
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為企業提供貼身、貼心的個性化、網絡化、全方位服務”的服務宗旨,定位是“做專業資源的整合者”。
在外部環境上,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位于“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中關村云計算產業基地”——中關村軟件園內。園區總體規劃設計采用“浮島”式理念,體現出軟件園區應有的自然、舒展、賦予想象的空間意境。孵化大樓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設有會議室、商務中心、消防安保監控中心、咖啡廳、餐廳、科技成果展示中心、科技條件平臺、大機中心等共享服務設施。
在軟環境建設上,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一直致力于營造一個積極寬松的創新創業氛圍。有人說,硅谷的發展主要是由于硅谷人有一種“永不言敗,不斷創新”的“硅谷精神”。在軟件園孵化器,同樣也奉行一種以“鼓勵創新、支持創業、寬容失敗、追求卓越”為核心內涵的創新創業文化。
為幫助創業者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的創業成本,助力企業快速健康成長,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先后引進了近20家有關法律、稅務、知識產權、會計、風險投資、人才培訓、展覽展示、市場開拓、國際合作交流等中介服務機構,成立了企業服務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化、產品化、規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務,滿足科技創新型企業不同時期的中介服務需求,構筑起一個完整的專業化中介服務體系。在科技條件服務方面,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依托北京市科委的北京軟件公共技術支撐體系(“五庫八平臺”),為在園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還包括了與園區企業聯合建立的軟件綜合資源平臺及軟件共享研發成果展示中心等。
金融保姆
資本整合能力是所有創新企業的短板,全球所有孵化器機構在過去數年間都在提供的金融服務上也做出了很多創新。同樣,拓展融資渠道,構建投融資體系,為企業和項目提供強有力的科技金融服務,始終也是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科技金融服務方面,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與科技風險投資公司、科技擔保公司、銀行等機構合作,開展“投、保、貸一體化”服務;設立投融資服務平臺,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成長孵化企業實施“小額股權投資”;與風險投資機構聯手,形成“優勢互補、孵化接力”的合作模式,包括舉辦項目推介會,吸引風險投資;定期向風投機構推薦園區企業優秀項目等;通過“綠色通道”、“瞪羚計劃”協助企業申請貼息貸款等;組織并輔導企業申請相關政府項目,申報各級政府資助資金等。
2010年,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正式啟動了“中小軟件企業投融資育苗計劃”,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投融資體系的建設力度,先后與專業投資機構、證券公司等建立起了業務合作關系,并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資金需求調研,了解企業資金需求情況,挑選出一批具有較高科技含量、良好市場前景的項目,建立創投項目“苗子庫”,明確專人跟蹤服務,當好企業的融資顧問,為企業提供了“保姆”式貼身服務。
截至目前,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累計組織企業申報創新基金、留學人員創業資金等各類政府資金項目113項,獲得政府資助資金2596萬元;共有9家創業企業獲創業資本青睞,獲得投資8.98億元。
企業外腦
創新企業中大都具備“輕資產”的特點,這種情況下,孵化器對企業人力和知識產品的支持服務就成為重中之重。
2010年8月18日,海淀區“知識產權托管工程”啟動,首家試點單位就落戶在中關村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標志著孵化器在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統籌配置知識產權服務資源,深化為企業服務等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實現了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與園區企業的對接,為海淀區的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有力支撐和保障。
在此之前,對于孵化器里的小企業來說,員工人數少,營業額較低,招聘一個員工專門負責專利申請等知識產權工作實在劃不來,所以這些企業很多都是一直零商標,零注冊。所以,“知識產權托管工程”首次給很多創新企業構建起了一個有形的知識產權防護網。
通過知識產權托管工程的實施,知識產權的專業服務惠及到更多企業,借此提升和強化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運用能力;通過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的積極引導和服務,能夠讓更多的企業做到有創新成果、有專利申請、有專利儲備、有技術標準,懂得如何運用知識產權經營策略來經營企業,通過知識產權托管工程的實施,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著力打造了功能完備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通過吸引院校、培訓機構、人才服務中介機構參與,建立了高新技術人才供需網絡,提供查詢、招聘服務,幫助園區企業招聘高技術人才;引導園區企業對人才進行專業和管理培訓,幫助園區企業開展人才測評等專業化服務;建立了多渠道的人才信息系統發布人才供求信息與各類人事人才政策等。
多年來,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相繼成立了“對日軟件人才培養基地”,“北航軟件學院學生實習基地”、“山東科技大學大學生實習就業基地”、“軟件綜合資源平臺”等。其中,軟件綜合資源平臺是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一項特色服務,平臺是以人力資源服務為核心,由軟件人才測評中心、軟件人才培訓基地和軟件人才蓄水池組成,通過吸引專業合作伙伴入駐平臺,建立起集軟件人才招聘、培訓、測評、互濟,以及后續企業人力資源服務的全方位人才服務體系。
在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科技企業創業隊伍中,不少創業者都是從技術型人員轉型到企業家,他們在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方方面面的問題,企業的持續發展也需要得到更多要素的支持。“要想成林,必先育苗”,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一直致力于創造一個企業家的創業家園,營造一個“大手拉小手”的創業氛圍。定期走訪了解企業需求,通過“一對一”個案輔導、企業家沙龍、論壇、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為企業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2010年,為響應科技部火炬中心創業導師的號召,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正式啟動了“創業導師行動”,首批聘請了10名創業導師,他們有的是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有的是財務、法律、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創業導師通過“把脈”企業癥狀,為企業提供各種層面的導向性、專業性、實踐性的創業輔導服務,為創業者更好地出謀劃策。截至目前,創業導師已與園區30余家企業建立聯系,其中6家企業獲得重點輔導。
十年,十億
十年來,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涌現出了一批優秀企業,如恒泰艾普、網秦天下、聯合創新(軟通動力)、商服通、漢揚天地、網能經緯、快樂天成、微方聯信等。統計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累計引進企業336家,其中留學人員企業109家;企業累計總收入超過10億元;企業R&D投入累計超過5億元;企業累計獲得政府資助2596萬元;企業累計獲得風險投資逾9億元;企業累計申請知識產權保護373件;園區累計有9家企業獲得8.98億元的風險投資。
目前,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已有3家企業陸續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亮相,軟通動力于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12月14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海淀區第二家登陸紐交所的服務外包企業,也是海淀區第四家境外上市的服務外包企業;2011年1月7日,恒泰艾普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正式上市;北京網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5日晚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成功上市的移動互聯網云服務企業。
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營造十年的創業氛圍,吸引了眾多的留學歸國人員來園區創業,形成了高端人才的聚集效應。截止目前,累計吸引107家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入園,留學人員130余人。自政府各類引才計劃實施以來,3名高層人才入選北京市“海聚工程”,2名高層次人才及1個人才團隊入選中關村“高聚工程”,3名高層次人才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同時還有一批行業領軍人才,如恒泰艾普的孫庚文、道里云的毛文波、乾圖方圓的唐寧浙、豐牽云啟的鄧侃等。
目前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規劃在軟件園二期建設軟件企業加速器,增加高端或產業鏈中后期加速孵化面積和專業化孵化面積,形成“以企業孵化為基礎、以產業孵化為導向、以價值鏈孵化為歸依”的三位一體孵化模式,重點吸引與軟件行業相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和高技術服務業領域企業,同時推動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產業引領作用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過去的十年,是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不斷迎接挑戰、辛勤耕耘的十年,也是不斷開拓進取、取得成就的十年。展望未來,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將繼續緊緊圍繞國家、北京市、中關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強化以科技中介、科技條件、科技金融為主的服務功能,并逐步走向企業化、專業化、產業化、優質化和國際化,以促進和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積極發揮軟件專業孵化器在企業創新創業活動中的科技服務支持作用,并最終成為科技企業孵化器行業中的佼佼者。
附錄:
1,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獲得榮譽:
2002年被北京市科委認定為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 2004年被中關村科技園區正式命名為中關村軟件園留學人員創業園;2006年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07年被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科委認定為北京留學人員創業園;2009年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領導小組授予“中關村科技園區20周年突出貢獻企業”稱號;2010年成為海淀區知識產權托管工程首家試點單位,2010年被北京市科委認定為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專業孵化基地。
2,知識產權托管工程實施以來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