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拔地而起,時光荏苒,創業與探索的十年,造就了這片企業成長的沃土。2011年,在夢想與希望之中,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開啟了“十二五”新的篇章。
在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北京市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及人才特區的大背景下,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依托中關村軟件園區的資源優勢,在完善園區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中,我們將以一流的服務把軟件園孵化器打造為北京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創新引擎和產業亮點,成為具有國際品牌力的最活躍的中小軟件企業成長“硅谷”。
追求卓越服務
創業孵化服務是孵化器生存之源、之本。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在以往的十年間,先后見證了幾百家企業的成長歷程,陪著很多家企業走過了種子期、創建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緊密結合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衍生而出的服務需求,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在經歷過十年的服務實踐后,圍繞科技條件、科技中介、科技金融三條服務主線,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服務體系。
在未來的三到五年,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將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從“資源多元化”和“質量卓越化”兩個方面將創業孵化服務做的更加深入、更加細致、更加專業,實現創業孵化服務從響應型到引導型的徹底轉變。
“搭建服務平臺,整合服務資源”是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一貫堅持的服務方式。進入“服務發展期”后,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圍繞中小型軟件企業發展中“人才”、“技術”、“資金”三要素,先后整合集聚了24家合作機構、10位創業導師,完成搭建7個服務平臺,服務范圍涵蓋了商務咨詢、政策輔導、人才服務、國際交流、金融服務、財稅規劃、資產評估、法律咨詢、管理咨詢、知識產權服務等。根據公司未來規劃設計,圍繞國際化發展、技術成果轉化以及“雙高”引領等幾項重點業務工作主線,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將有計劃的推進服務資源引進工作。
在國際化發展和“雙高”引領方面,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將以北美及歐洲為目標市場,借助四種類型的服務資源,搭建一個適合中小型軟件企業的“信息”“技術”“人才”國際化交流合作發展綜合資源平臺。
初創期的中小型軟件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對,其生存的空間在于其必須擁有前沿的或者是獨到的技術,由此才能在產業鏈中尋找到發展的機會。而技術概念的形成到最終的產業化、市場化,是所有初創型企業都要越過的一個生存門檻,那么,如何更好的幫助企業快速的實現這一轉化,則成為孵化器,特別是像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這樣的以技術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孵化服務機構必須認真分析研究的一項重要服務內容。結合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發展規劃中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幾個重點產業領域,著力拓展政府主管機構、權威技術聯盟、專業院校等產業鏈相關資源,為企業的技術轉化提供政策方向性引導、行業內技術信息交流與合作等輔助型服務,通過技術對口交流、技術展示發布、技術研討交流、技術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在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內營造一個活躍的軟件技術交流氛圍,搭建一個技術成果展示的窗口,形成一個軟件獨、特、新技術的集散地。
“服務質量的卓越化”是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對自己提出的“十二五”服務目標。在總結以往服務經驗的基礎上,以標準化的流程、專業化的體系、靈活的方式實現高效高質的服務效果。根據創業孵化服務的具體實施與運營方式,圍繞服務效果、投入成本、服務效率、服務創新性四個維度建立相應的服務評估體系,以可量化的服務評估值保證服務的專業度、精細度。
加速+集群
在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技術產業、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要求,從宏觀產業調控層面,對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加速發展提出了要求,相應的發展政策與發展環境也在不斷完善。在此產業大背景下,又逢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二期加速器的建設工作開始啟動,可以說,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已經具備了實現規模化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契機。
經過十年的企業集聚與培養,針對種子期與創建期的中小軟件企業,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聚效應,隨著二期加速器的規劃與建設,同時依托中關村軟件園的產業優勢,“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的整體產業布局已經初見端倪。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在繼續做好種子期、創建期企業的創業孵化服務的同時,將積極探索高端或產業鏈中后期企業加速孵化的服務模式,逐步建立“預孵化+全孵化+專業孵化+加速孵化”的孵化體系,建設軟件園孵化器產業促進服務平臺,實現產業上下游企業間的高度融合,以“集群孵化”和“專業孵化”的方式,滿足各方面不同的需求,促進一個產業或一個行業的集聚與規模化發展,未來在軟件園區形成多個專業產業集群效應。
尋奇技、選高人
“技術”與“人才”是軟件企業發展的兩個支柱。為了將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打造成為北京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創新引擎和產業亮點,高端技術與高端人才的引進是創業孵化服務的源頭,是實現產業高端引領的首要之舉。從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這十年來的經驗而言,成長速度快,發展態勢好的企業都具備兩個共性,一是擁有特定領域的高端前沿技術,二是具備一支“豪華”的技術管理團隊。2011年1月7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的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氣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5日在紐交所上市的北京網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都是從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成功孵化畢業的企業,他們的團隊領導者先后分別入選“千人計劃”“ 高聚工程”,他們的技術至今為止始終處于業界的領跑地位。實踐證明,想打造中國中小軟件企業的“硅谷”,形成高端引領的態勢,必須從選苗階段做好工作,做到“技術”“人才”雙管齊下。
從中關村到地球村
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品牌應該是世界的,因為中關村是世界的、中關村軟件園是世界的、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也是世界的。作為專業園區內的專業孵化服務機構,走向海外,打造品牌是我們必須努力奮斗而去追求實現的一個理想和目標。
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國際化之旅包含三個層面的工作,其一,引進來。依靠政府、中介、已入園企業、聯盟協會等四種渠道,將身在海外、志在國內的好企業、好苗子引進孵化器。其二,走出去。帶著我們的企業、技術走向國際市場,開拓國際渠道,發展國際業務。其三,搭建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形成一個國際化的資源網絡,建立一套國際化服務的實施體系,打響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國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