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們一提到中關村,印象里往往是那個聯想、新浪、騰訊等互聯網龍頭企業聚集,北大、人大、清華等世界名校人才資源豐富的“中國硅谷”。而房山作為首都的西南門戶,北京城市發展新區,和中關村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兩者相遇,又會帶來怎樣的未來和發展契機呢?
產業未動 規劃先行——“新中關村”在房山
早在2016年11月出臺的《北京市房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房山區正式提出了“一區一城”的功能定位,一區是指生態宜居示范區,一城就是指的中關村南部科技創新城。
房山區委書記曾贊榮曾表示,房山未來的產業發展,要以科技創新產業為核心,與中關村進行深度對接,打造科技、金融、文化三大創新平臺,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拓展區。
作為政府主導推動,打造房山“新中關村”的決策,在我們看來,其核心優勢有三點。其一,符合國家戰略。21世紀以來,中國提出了兩大國家頂層戰 略部署 “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這兩大戰略都與房山的未來發展密切相關。房山區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鐵三角的西南門戶,肩負“內承外接”的區域重任,同 時東臨北京新機場、南接雄安新區,未來將成為首都高端資源外溢,產業向南部轉移的重要聯通樞紐。
其二,區域政策和產業扶持。中關村在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房山區可以依托中關村產業發展優勢,不斷吸引高端創新資源和人才,加快推動中關村政策在房山落地。同時,區政府不斷出臺產業扶持政策,為企業和個人營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環境。
其三,板塊人才優勢。與其它區域相比,房山區擁有自己的高校園區——良鄉大學城,目前已經進駐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 商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多所高校,在校師生達到近十萬人。這些高校不僅能為區域帶來充足的人氣保障,同時各個大學都通過自己的科技研發機 構,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對整個區域甚至北京科技產業發展都將起到輻射帶動作用。
此外,房山區還形成了多個產業聚集區,如竇店高端制造業基地、基金小鎮、房山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相較于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這些產業集聚區可以實現資源的集約利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從而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我們相信,在國家層面、政策層面、產業發展層面的多重價值優勢下,通過與中關村的深度合作,未來房山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新中關村”時代!
超級蜂巢 打造一站式商務生活平臺
成功者,總是不約而同的配合時代的需要。優質的規劃戰略和產業基礎,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地產項目落戶房山。其中的佼佼者,當屬超級蜂巢。
超級蜂巢,定位于房山科技創新產業新城,構建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健康服務三大核心產業集群。整個園區以“產城融合”為發展理念,實現區域產業機構的優化升級,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加優質的一站式產業生活平臺。
項目自規劃建設以來,受到了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房山區區委書記、區長等領導多次來到超級蜂巢考察調研,并給予項目高度評價。
超級蜂巢一期啟動區,總建筑面積43萬平米,規劃有企業總部、商務辦公、主題商街等多種產業業態。目前北區已經實景呈現,世界百強企業——中國 平安以及凌榮電子、太平洋財險、一創物聯等國內名企都已簽約入駐,中融集團、京煤集團等國企與項目咫尺為鄰。9萬平米商街——蜜街吸引了包括競酷體育、華 冠超市、幸運時間美食廣場等多家知名品牌聚集。
產業園區的持續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中國平安、太平洋財險、凌榮電子、一創物聯等這些龍頭企業的集體進駐,不僅極大的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通道,同時還能帶來人才、資本、知識、技術等產業資源的匯集。
以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平安為例,作為一家以保險健康服務為核心的綜合性服務集團,中國平安在未來將致力于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與整合能力,布局 “大健康”產業的全面發展。中國平安進駐超級蜂巢,將聯動健康保險、養老服務、醫藥產業、保健服務等領域及其相關支撐產業,從而在房山打造一個集醫網、藥 網、信息網三網合一的新型健康產業鏈。在這個過程中,創新型企業可以憑借自身優勢,與龍頭企業建立多渠道的合作模式,實現共同發展。
預計從今年年底到明年,中國平安將分批次進駐,形成2500-2800人的企業人員規模,將帶動超級蜂巢成為房山乃至整個京西南地區保險“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的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