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海爾難學三星多元化:整個中關村都買不到海爾手機

日期:2012-08-14  來源:投資者報
[字體: ]

8月8號,360與海爾合作的特供機超級戰艦將再次發售,此款機定價1999元,第一批預售賣出4萬臺。這是360與制造商合作推出的第三款特供手機,此前360與華為合作推出華為閃耀,360與阿爾卡特推出阿爾卡特AK47。

中關村 (SZ:000931)

最新價:6.36 0.26 3.93%

行情走勢 大單追蹤 資金流向
最新研報 公司新聞 最新公告
個股股吧 優股預測 龍虎榜

海爾在手機市場一直表現平淡,北京中關村[6.36 -3.93% 股吧 研報]銷售人員李先生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整個中關村都已經買不到海爾手機了。

問及去年銷售量,海爾公關總監多次告知《投資者報》記者稱,這些數據不便透露。

夸父企業管理咨詢首席顧問劉步塵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海爾手機一直做得差強人意,海爾手機在中國手機市場屬于第三軍團品牌,估計年銷量不會超過300萬部。海爾手機缺乏差異化競爭優勢,很難說它到底具有什么特色和個性,導致目標消費群體不清晰。

消費類電子行業分析師梁振鵬也對《投資者報》記者說,360有個重大失誤在于,它推出自己的手機產品的時候,就根本不應該跟海爾合作。手機屬于新興產業,而海爾所擅長的白電屬于傳統的機械行業,這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產業。海爾對手機產業很陌生,并且在手機的上游產業鏈沒有任何基礎。

渠道品牌沒落

在中關村鼎盛電子城[6.45 -5.43% 股吧 研報],手機賣場主推產品都是蘋果、三星和HTC,《投資者報》記者咨詢了海爾手機,銷售人員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沒有海爾手機賣,不光說鼎盛,就算海龍、科貿乃至E世界也找不到賣海爾手機的。另一個手機專賣店的銷售人員也稱,中關村已經沒有人銷售海爾手機。

與此同時,跟此款超級戰艦配置差不多的手機HTC新推出的ONE系列,售價在2950,而海爾此款手機是1999元,兩者差價近千元,對價格敏感用戶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梁振鵬說,海爾手機主要是在三四級市場,而在一級城市,普遍不認可海爾手機。

在北極星官網上,2009年~2011年三年,可以找到的海爾手機分別為50款、39款和40款。

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顯示,2012年7月,三星以23.8%的關注比例高居智能手機品牌榜首位,HTC獲得15.5%的關注比例,兩大品牌累計獲得39.3%的關注比例。聯想以4.9%的關注比例領跑國產手機陣營。其他品牌則依次為:華為4.2%、小米2.7%、魅族2.5%、中興2.4%。在智能手機領域,國產手機已遠遠落后國際品牌,而海爾更是排在國產手機十強之外。

此次跟360的合作并采取網上發售,這家已長期遠離手機一線市場的公司就是想借360翻身,但渠道和消費者都在逐漸消解,品牌認知度也逐步邊緣化,翻身之仗難言樂觀。

梁振鵬表示,海爾是做冰箱起家,在白色家電崛起,但在消費電子方面一直非常不擅長,手機做了十幾年,到現在它的市場份額仍然是很低的。海爾的核心主力仍然是白色家電,白色家電領域到現在為止,是屬于傳統的機械制造行業,手機電腦屬于消費電子產業,屬于新興產業,海爾對于這些產業非常的陌生,而且海爾在上游產業鏈上也是屬于基本缺失的狀態,它生產不出來任何主板、電路元器件、面板等配件。

梁振鵬進一步認為,360選擇海爾作為代工廠家也是有問題的。360作為對手機行業完全陌生的一個互聯網企業,它進入手機行業的時候,它首先合作的廠家應該具有非常專業的水準,在手機行業具有多年的積累比如之前合作的華為等,但海爾的軟肋就在于其消費電子產品。海爾手機的產品創新能力,不止是明顯落后于三星、HTC,也明顯落后于聯想、華為、酷派國產品牌。

在品牌和推廣差距上,劉步塵認為,在品牌形象上,聯想智能手機已經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而海爾則不然,其形象仍然停留在功能機時代。其次是推廣力度不同,聯想手機的推廣力度要大海爾很多。

難學三星多元化

1999年青島海爾[10.75 -0.83% 股吧 研報]通信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海爾就開發出第一款自主品牌全中文機卡分離CDMA手機,但其后,海爾手機并沒有大發展,逐漸遠離消費者的視線。2006年以后海爾也逐漸推出自己的電腦產品,但多年過后海爾電腦也依然處于邊緣位置。與海爾同樣進行多元化的公司,長虹海信等也不斷在嘗試推出手機等產品,尤其在2005年前后,中國家電業出現一股手機狂潮,很多企業在此時進入了手機領域。

多元化一直是企業的追求,三星便是多元化的榜樣。白色家電之外,海爾在手機電腦的發力被挫,多元化戰略屢遭困境。海爾年報中空調、冰箱等收入仍然是利潤的大頭,而多元化產品數碼相機、手機、電腦等業務都未曾提及。

劉步塵表示,海爾跟三星存在全方位差距。三星是典型的國際品牌,全球布局,2011年僅僅三星電視實現營業收入就超過1400億美元;而海爾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中國名牌,國際影響力尚未真正建立起來,2011年整個集團營業收入才1509億元。而在決定企業生死的研發領域,三星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2011年研發投入超過90億美元,擁有超過8000人的研發隊伍,多年位居亞洲專利第一位置;海爾雖然是中國企業中技術較為領先者,但是,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數量、專利權擁有量,和三星都不在一個層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