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消費者中關村購相機鏡頭遭偷梁換柱價差4萬

日期:2012-10-29  來源:京華時報(北京)
[字體: ]

前天下午,江先生花9萬多元在中關村E世界財富中心購買了一臺徠卡相機和兩只鏡頭。但后來發現,兩只鏡頭被分別換成同品牌低配版和其他品牌同規格的鏡頭,價格相差4萬多元。商家解釋稱是正常的銷售技巧。經協商,商家同意以2.3萬元退掉兩只鏡頭。

>>購物被騙

鏡頭被“偷梁換柱”

今年8月,家住江蘇的江先生看上了一款徠卡M9-P相機,在網上搜報價時找到中關村的一家商戶,“在談好徠卡M9-P相機和徠卡35mm/1.4與90mmASPH鏡頭的價格后,決定這周末來北京買。”

前天中午,與江先生約好的商戶位于中關村E世界財富中心寫字樓A座10層。最終,江先生以92000元的價格買走了相機和鏡頭。其中,機身31500元,兩只鏡頭分別為25000元和31000元,還有存儲卡、三腳架等贈品。

“到賓館后,我仔細看了一下,35mm/1.4的鏡頭好像沒有‘LEICA’的標識,后來發現并不是德國的徠卡,而是福倫達,價值只有5100元。”而江先生的另一款鏡頭也并非自己要的高配ASPH型號,只是外觀一樣的低配款。

江先生認為,商家偷換品牌與規格。根據相關報價,他原本要買的徠卡35mm/1.4鏡頭為39000多元,而被偷換后的福倫達只有5100多元,另外一款低配鏡頭報價為21000多元,與高配版相差6000元,“兩只鏡頭加起來,總共差4萬多元。”

>>顧客退貨

結賬清單消失不見

昨天,江先生試圖與商家協商退貨。商家余經理拿出一張價格清單,堅稱從未以31000元的價格賣出徠卡35mm/1.4鏡頭,前天賣出的就是價值5100元的福倫達35mm/1.4。

“這和他們頭天給我列的清單完全不一樣。”江先生提出要看前天結賬時的手寫清單,余經理則稱“單子不見了”。而在新出具的清單中,贈品都變成了商品,價格共計1萬多元。

前天購物時,賣家只給江先生出具了一張“出庫單”,上面寫有貨品型號(無品牌)與數量,印章為“北京迅馳利達商貿中心”,并未開具發票和其他購物憑證。

■說法

商家稱系正常技巧

商家“北京迅馳利達商貿中心”負責人李經理承認,賣家并未提醒顧客更換了貨品規格和品牌。

李經理解釋說,此前商家提供給江先生的報價31000元與25000元系低于市場價格的,報價低才能吸引顧客,商家怎么能賠本呢?肯定是要在鏡頭上賺取利益的。“這只是我們的正常銷售技巧而已。”

市場稱銷售不合規

中關村E世界消費者投訴中心孫姓工作人員稱,按照規定,所有售出的商品都要商家開具“銷售確認憑證”,須寫明品牌、型號、價格等,“商家只給出庫單是不符合規定的。”但由于并未開具憑證,市場方只能讓買賣雙方協商。經協商,商家同意以2.3萬元退掉兩只鏡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