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渠道 > 正文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互聯網時代的傳統企業戰略轉型

日期:2017-07-05  來源:中廣網
[字體: ]

毀滅你,與你何干?互聯網時代的傳統企業戰略轉型——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

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者劉慈欣,在其著作《三體》中,描繪了這樣一個橋段:地球人為抵御外星人的侵略,耗時兩個多世紀組建起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太空艦隊,然而最后卻被外星人一顆石頭大小的探測器,在幾分鐘內,將這1000多艘星際飛船,撞了個全軍覆沒。

在這末日之戰中,一位年邁的物理學家在臨死前自嘲說:“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現今互聯網時代的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就像這個故事的地球人和外星人一樣。幾十年的時間,我們從一個農業大國,轉為一個工業大國,傳統的生產、制造行業就好像是和這個國家一同成長起來的。它們在漫長的發展和磨礪中積累了龐大的資產與資源,然而看似厚重的底蘊,卻經受不起互聯網天外來客的挑戰。

瑞星、卡巴斯基這樣的網絡安全大咖,一夜間被360安全衛士虐的體無完膚;小米手機異軍突起,20萬臺手機在9分40秒內告罄…太多例子,仿佛一時間傳統行業被互聯網挨個單挑,讓傳統企業的大咖們要么徹夜難眠,要么檣櫓間灰飛煙滅。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提出《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互聯網+從此上升為國家戰略。剛剛經歷了一波互聯網洗刷的傳統行業幸存者們,又將面臨一個艱難的企業戰略轉型困境。

關于互聯網轉型,業內有這么句話:“傳統行業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橫豎都是死”的窘境呢?

傳統戰略管理模式即將淘汰,逐漸不再適用

傳統行業的戰略制定,大多圍繞企業產品,無論是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還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核心能力理論,都強調利用企業內部資源能力整合及架構調整。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的老師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連接一切的特性,技術迭代速度驚人,行業普遍變革周期也由以往的10年,縮短至3-5年。因此互聯網企業的產品特性在于“多點布控”,行業邊界逐漸模糊,跨界發展成為了行業主旋律,顛覆者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

五力模型、核心能力戰略等傳統企業戰略已經無法指導和支撐企業戰略,反而會成為阻礙企業戰略轉型的障礙。

Nike公司早在2005年就領悟了互聯網戰略轉型的思維模式,提出“Nike+”概念,并與iPod共同研發產品組合,打造數字運動平臺。直到如今,互聯網大數據依然深刻地影響著Nike公司的各項業務。

傳統企業組織架構冗雜,創新難以實現落地

傳統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總監-經理-主管-員工”的金字塔型管理層級,其弊端已經在這個追求速度與效率的互聯網時代暴露無遺。筆者曾經在廣告公司從事互聯網運營工作,公司內部管理層級十分扁平化,多以項目組形態作業,層級也只有“總監-組長-組員”。扁平化的組織架構,也給予了員工很大的發揮空間,只要能夠做出讓甲方滿意的作品,領導不會過多干預工作。

然而筆者在與很多傳統行業的甲方公司對接時,深深地感受到了傳統行業那又臭又長的審批流程,對創意靈感的消磨。在我們將自己的創意靈感呈現出來后,首先會受到甲方項目負責人的百般“回爐”,好不容易過了這一關,卻又被更高層的領導打回,要求重新調整思路。改好以后,又會被董事會再打回來繼續調整。一來二去,很多新鮮的創意靈感和創新模式,在傳統企業一層一層的管理架構中被逐漸消磨,變得黯淡無光。

海爾作為中國傳統家電行業的大佬級企業,則是互聯網戰略轉型大戰難得的贏家。2013年,海爾集團連鎖店裁員僅3萬人,并將各產品線組織打散,化整為零,給予這些小微組織甚至可以注冊公司的權限,鼓勵有能力的海爾員工“人人創業,自主創新”。如今,海爾集團已經從曾經的家電制造者,轉變成為了并聯平臺生態圈的創造者。

企業領導者心智模式固化,難以接受全新思維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認為,就像一個人幾十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一樣,傳統企業領導者的戰略思維一旦養成,就會變得十分固化,難以撼動,即使他的思維是錯誤的,或是不適應當下行業環境的。

很多企業領導者會因為自己長時間的工作經驗而形成“因為我以前就這么做的,所以才會成功”的思維模式,從而形成經驗主義的誤區,甚至導致他們過度自大,目中無人,加之在他們腦中的企業戰略布局早就形成,即使在當下環境中,他們的經驗已經失靈,但他們仍然難以察覺。

中國郵政早在1998年就從“郵電局”獨立出來,專門開展郵遞業務。時隔20年,至今他們仍然沿用“郵遞單據,貨物自取”的業務模式。所以才涌現出了順豐、申通等快遞公司前來搶飯碗。然而到現在,中國郵政依然沒有業務改革的動靜。

在尼康、佳能、索尼向數碼科技轉型的時候,當時市場占有率橫掃行業的巨頭柯達,卻還在悶頭琢磨著膠片和沖洗;當蘋果和三星集中爆發在智能手機研發的時候,諾基亞還在研究他們引以為傲的“摔不爛”。曾經一手遮天的行業大佬,如今卻只能夾縫生存,企業領導者的心智模式固化,負有難以推卸的責任。

有人認為,傳統企業想轉型,先要招一些懂互聯網的高手進來。但想象一下,一個層級冗雜、效率極低的傳統企業,一位心智模式固化,只把互聯網當做工具的領導者,又有哪個互聯網人才愿意進入這家企業,追隨這個領導者呢?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給你打開互聯網轉型之路的鑰匙

作為企業領導者,若想網羅英才,首先不能讓自己永遠是個互聯網小白。然而目前的教育行業,很難跟上互聯網時代的變革速度;ヂ摼W商業模式的不可復制性,又導致傳統企業轉型沒有可參考的企業案例,企業領導者求師無門。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是由中關村人才協會發起成立的全國唯一互聯網+人才類學院。其執行機構為北京中軟榮耀科技有限公司。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以行業及企業需求為主導,系統地培養相關人才,以解人才需求之渴,在為企業提供人員的同時,為企業用人保駕護航。學院給予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的前提下,以實用、先進、標準化的課程體系,每天的課程即日后的工作流程,嚴格的管理及考核制度,為社會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社會人員二次就業、解決行業企業用人需求及帶動行業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學院整合了業內最優質的師資力量,匯聚了多家頂尖機構骨干講師、專家團隊,師資力量均為實戰派行業精英,并聯合企業一線的項目總監經理、創業公司核心團隊、職業經理人、獨立職業人、公司合伙人、天使投資人、創投人、業內導師級專家等進行課程研發及教學。

學院互聯網運營課程集成了互聯網營銷策劃,互聯網營銷數據分析,互聯網精準廣告投放,網站建設,搜索引擎營銷,電商平臺運營,新媒體運營等課程。課程體系設置科學全面,更是來源于企業實戰總結,具備很高的實用性和競爭力,具備本套課程體系知識技能的工作人員,無疑會成為各行各業企業運營團隊的中堅力量。

學院課程總體集成了多項內容體系,以模塊化分步教學,各模塊化課程融匯貫通,在為企業發展盈利保駕護航的同時,助力學員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遠。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以實戰應用作為目的,將不同的技術逐一教授給學員,真正實現了技術作為工具的意義,用互聯網模式為企業開辟新業務,用互聯網思維武裝全體人員,用互聯網技術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將低溝通成本,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