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人才 > 正文

中關村人才發展趨勢:高端高智多元開放充滿活力

日期:2012-07-03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2011年,中關村示范區積極貫徹落實人才特區政策和“1+6”相關政策,積極探索以“特殊政策、特殊機制、特事特辦”的方式建設人才特區,開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進一步集聚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形成了以“高端高智、多元開放、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為特征的人才格局。

  2011年,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共有從業人員138.5萬人,同比增長19.6%,擁有科技活動人員35.9萬人,其中1/4為研發設計類人員,相當于每4名從業人員中就有一人從事科技研發活動。同時,2011年中關村示范區新設立了駐德國和澳大利亞的聯絡處,駐外聯絡處擴大到8個,并在硅谷成立了第一家海外高科技園區“中關村——硅谷高端人才創業中心”,這些駐外聯絡機構成為示范區面向海外“引才、引智”的重要支撐平臺之一。根據入統企業填報的統計數據,2011年示范區留學歸國人員數量再創新高,達到1.4萬人,同比增長41.1%。這些留學歸國人員均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2011年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留學歸國人員超過萬人。

  此外,示范區人才發展情況在2011年呈現出以下新趨勢、新特征:

  一是外籍從業人員、非京籍人才增速較快。2011年,示范區企業擁有港澳臺及外籍從業人員8991人,同比增長29.8%,其中外籍專家1651人。非京籍人才也已成為示范區創新創業的主力軍。近幾年,示范區外省市戶籍從業人員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2010年達到64萬人。

  二是示范區從業人員年輕化特征明顯。2011年,示范區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為32.5歲,近幾年,示范區一半左右的從業人員均為29歲及以下的年輕人才,40歲以上的從業人員占比不到兩成。1/4的示范區企業法人代表是“70后”和“80后”。特別是示范區入選2011年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的企業中,有一半企業的創始人是“70后”,如趕集網的楊浩涌、量子偉業的劉鵬、樂視網的賈躍亭等。

  三是高校應屆畢業生為示范區發展注入新活力。2011年,示范區吸納高校應屆畢業生5.8萬人,比2010年增加7000多人,同比增長18.7%。北京市密集的高等教育資源也為示范區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示范區吸納的應屆畢業生從業人員中1/3畢業于北京市高校,約1.9萬人。

  四是人才創新效率較高。2011年示范區從業人員每萬人擁有有效專利108件。從每百億GDP對應的專利產出來看,示范區每百億元GDP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有效量均高于北京市及全國水平。以2011年每百億元GDP有效發明專利量為例,示范區是北京市的4.5倍,是全國的6.6倍。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