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海淀園召開“三站”工作交流會,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新設海淀園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北京海泰方圓科技有限公司新設海淀園博士后“青年英才”創新實踐基地工作站獲得授牌。至此,中關村海淀園已經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分站、青年英才創新實踐基地工作站3個層級的工作站(以下簡稱“三站”)75個,涉及企業69家,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協同創新、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工作體系。
“‘三站’工作平臺是中關村海淀園人才培養的一項工作創新和大膽探索,對于促進產學研資源對接,促進區域人才依托產業集群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韋俊表示,“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海淀肩負著改革、創新、示范、引領的重任。海淀有著科技創新資源、人才密集的天然優勢,需要通過‘三站’建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解決創新企業發展中的難題,并對區內資源進行整合。海淀今后將加大項目支持力度,幫助創新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推動‘三站’建設工作深入開展。”
強化企業主體作用
“如果企業不發揮主體作用,沒有需求、不積極,我們的工作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副主任、服務體系建設處處長閻秀敏表示,“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在企業中推進‘三站’建設,是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自覺行動,是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服務企業創新的具體舉措。”
長期以來,中關村海淀園一直重視以產學研合作方式培養產業人才的工作,通過搭建各類合作平臺,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做強做大重點產業提供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中關村海淀園堅持部門聯動,圍繞企業需求深入調研、指導服務,積極推進“三站”建設:一是征集企業建站需求,深入擬建站企業進行調研指導,充分掌握企業發展情況;二是與相關部門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及時完成企業和院士專家、博士后聯合培養單位的資源對接;三是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對擬建站企業進行建站考察并擇優建站;四是對建站企業進行動態管理,掌握情況收集案例,不斷探索合作新機制。五是為解決“三站”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多部門共同協調。
此外,中關村海淀園針對企業“三站”建設,按照聚集重點產業、營造優質環境的原則,統籌專項資金使用,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2012年,“三站”共獲得北京市海淀區和上級政策支持資金769萬元,其中北京市海淀區專項支持資金683萬元。
承載高端人才重要載體
閻秀敏介紹,截至2012年年底,中關村海淀園“三站”建站總數75個,涉及企業69家,其中“雙站”企業6家。“三站”企業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海淀區“6 1”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三站”中海淀區重點企業39家、“十百千企業”36家、“瞪羚企業”33家,分別占“三站”企業總數的56.5%、52.2%、47.8%。
在“三站”的支持下,企業發展煥發新活力。北京奧瑞金(002701)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范云六院士的指導下,通過轉基因技術、分子育種、常規育種相結合的技術手段,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植酸酶基因導入到目前推廣種植的品種中。截至目前,該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通過審定的玉米品種21個、棉花品種4個、水稻品種1個,其中臨奧1號和豫玉22累計推廣面積均超過1.5億畝。
國科激光博士后工作站分站累計招收7名博士后進站,均承擔企業的重大項目,其中張晶博士帶領團隊攻關的核心技術獲得了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5億元,累計申請60余項發明專利。出站后,張晶擔任正在籌建的國家工程中心副主任、總經理助理;該分站另一博士后邱基斯擔任了我國單筆金額最大、總金額為1.46億元的激光系統項目光學總工程師,并作為國家863計劃重點子課題項目負責人帶領研發團隊研制出工程樣機。
“三站”工作也成為中關村海淀園高端人才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工作抓手。依托“三站”建設,截至2012年年底,中關村海淀園累計69人入選中央“千人計劃”,157人入選北京“海聚工程”,114人入選中關村“高聚工程”,261人入選北京市海淀區“海英計劃”。
構建上升式人才培養通道
“‘三站’建設核心是‘項目 人才 產學研合作’,應本著‘企業主體、產業引導’的發展思路,高端引領,項目驅動,合理確定企業研發項目,探索創新合作模式,不斷強化推進成效。”閻秀敏表示。
針對部分建站企業信息溝通不夠暢通的問題,中關村海淀園將通過建立信息即時報送機制,全面掌握和展現“三站”建設工作最新動態,發揮園區建站企業集群化優勢,打造“三站”工作聯動、協同創新的工作體系。
“2013年,中關村海淀園將緊密圍繞海淀區重點發展的‘6 1’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企業‘三站’建設為抓手,科學統籌,協調推進,逐步實現工作聯通、相互促進、資源整合的‘三站’工作體系,構建‘青年、博士、院士’上升式人才培養通道。”閻秀敏表示,中關村海淀園希望和所有秉持科技創新之夢的人才攜起手來,發揮“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創新創業精神,共同開拓成長空間,開創企業“三站”建設新局面。
2013年,中關村海淀園將緊密圍繞海淀區重點發展的“6 1”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企業“三站”建設為抓手,科學統籌,協調推進,逐步實現工作聯通、相互促進、資源整合的“三站”工作體系,構建“青年、博士、院士”上升式人才培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