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聞廣播《記者視線》訊:夢想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也是每個人前進的目標。從今天開始,《記者視線》將陸續推出""中國夢",我的奮斗之路"系列報道。通過講述一個個就業故事、創業經歷、和職業發展過程,給即將走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一些啟發;給"成功焦慮癥"盛行的當下社會一點思考。今天,先來認識一位中關村企業家。他叫姜海舟,是九十年代初畢業的大學生。20年來,他坐過辦公室、跑過市場銷售、干過邊境貿易、如今又自己創業。在他看來,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所以人生每一次角色轉換都要順勢而為。請聽報道:
(錄音)
時間回到1991年夏天。那一年,姜海舟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被分配到當時的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工作。因為老家就在黑龍江,姜海舟的父母對他這份工作很滿意,但是沒想到一年后,姜海舟給他們來了個先斬后奏,從單位辭職了:
(錄音)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嶄新篇章:
。ㄤ浺簦
"去闖",姜海舟記得當年這句話讓他熱血沸騰,也成為他辭職的動力所在。姜海舟說,那時候的年輕人都有滿腔熱情,大家都覺得個人的命運應該和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就這樣,他離開哈爾濱,輾轉幾個城市, 1994年來到深圳,在一家IC卡公司做起了市場銷售:
(錄音)
這家公司也是姜海舟在創業前,工作時間最久的一家單位。姜海舟記得一個細節,那是1996年的時候,公司要派他回黑龍江籌建分公司:
。ㄤ浺簦
當時在很多人看來,這不是一個好差事。不過考慮再三,姜海舟接下了這個任務:
。ㄤ浺簦
20年后, 當初的記憶依然清晰而深刻:
。ㄤ浺簦
在別人眼里,姜海舟經歷豐富、有激情有膽識,而在姜海舟自己看來,他每一次角色轉換都是順勢而為:
。ㄤ浺簦
2003年,姜海舟找到了值得他堅守的方向。在中關村一棟老式居民樓里,他創辦了一家專業從事信息安全的企業海泰方圓。十年過去,企業發展壯大,早已搬進寬敞大氣、視野開闊的寫字樓,但姜海舟一直用微軟在地下室創業的故事激勵自己:
。ㄤ浺簦
今年,在中關村運動會的入場式上,海泰方圓公司的方陣打出了"創新魂、中國夢"的標語。
。ㄤ浺簦
如今,在中關村許許多多中小企業中,海泰方圓并非知名度最高、卻是成長最快的企業之一。2010年,姜海舟被評為"中關村創業之星",去年,他創辦的企業海泰方圓又入選了中關村一百家高成長企業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