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人才 > 正文

【追夢人】徐剛校友:中關村高科技智慧園區里的哈工大人

日期:2014-09-23  來源:哈工大報
[字體: ]

“我希望哈工大校友借助這次難得的相聚機會,分享各自的創業夢想和經驗,實現資源共享,謀求共同發展!”在哈工大創業校友聯合會丁香論壇暨創業項目對接會開幕式上,北科建集團無錫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剛校友如是說。
  今年5月在無錫召開的哈工大創業校友聯合會丁香論壇是哈工大校友發起并組織的首次校友創業項目對接活動,旨在搭建一個面向哈工大創業者的項目、資金、人才等核心資源的互動和服務平臺,幫助校友們實現持續創業發展。坐落在無錫新區太湖國際科技園的北科建集團無錫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作為此次校友活動的承辦單位為活動的順利舉行提供了重要幫助。對此次活動給予大力支持的就是徐剛校友和他率領的團隊。
  1980年,徐剛以優異的成績從北京考入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大學4年,他在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在詩歌、聲樂、器樂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為校園里的“明星”人物。在校4年間,最讓徐剛印象深刻的是他不僅接受了專業知識和能力方面的系統訓練,更是得到了鐘善桐、李德茲、梁志宏、莊重等老先生的教誨,親身感受到了他們的師者風范。老先生們對學生嚴格要求,對事業兢兢業業,令青年時代的徐剛很受觸動,對其日后養成一絲不茍的嚴謹工作作風影響深遠。
  1984年大學畢業后,徐剛被分配進入國家甲級設計院——輕工業部規劃設計院工作,主要從事建筑結構的專業設計、施工現場管理、設計業務管理等工作,在各種工業與民用建筑、特種結構特別是鋼結構工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設計、施工經驗,很快成為該院業務骨干。在設計院15年期間,徐剛參加了北京工藝美院新教學樓、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崇文游泳館及其綜合樓、朝開小營高層綜合樓、望京住宅小區等多個民用建筑項目和孟加拉港口、四川雅安造紙廠、鎮江民豐造紙廠、南寧造紙廠等大型輕工業項目設計工作。1992年,他提前晉升高級工程師,1997年成為國家首批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1985年至1986年,徐剛參加了國務院機關教育講師團赴廣西柳州地區鹿寨縣中學擔任高一英語教師,受到時任總書記胡耀邦同志的親切接見,被當時的輕工業部評為“先進講師團成員”。1987年,徐剛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6年,受設計院委托,徐剛獨立主持設計了大型造紙車間和南寧江南紙廠承受動荷載作用的大型雙30米跨雙層全鋼空間結構棧橋項目。在設計院領導支持下,徐剛協調有關設計單位,在國內首次采用美國GTSTRUDL程序計算,完成了采用國產鋼材的大型空間結構棧橋的全套施工圖設計,改變了以往我國同類結構由國外設計及花費大量外匯從國外進口鋼材的歷史。南寧江南紙廠是總投資逾20億元的中外合資項目,作為設計院駐現場的首席設計代表,徐剛先后20個月駐守在工地現場,領導駐場設計團隊。他用自己豐富的設計和管理經驗,幫助業主和總包方芬蘭JPI國際集團指導土建施工與設備安裝、調整設計圖紙,項目順利實施,獲得業主高度評價。
  1998年,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的徐剛被國家輕工業部派往美國培訓、工作一年。在位于明尼蘇達州的伊伯森國際工程公司總部,他全面學習了美國工程承包公司的項目管理和大型筒倉結構設計經驗,對工程項目承包的組織與經營管理、工程設計組織與管理、鋼結構設計等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他還完成了中國大連北良公司60萬噸谷物碼頭結構設計與圖紙審查及二期工程項目招標文件的編譯工作。在美期間,徐剛還考察了北美的多個食品工業、辦公、住宅建筑。
  1999年初,徐剛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從設計院辭職,選擇下海。當年2月,他出任北京太合集團龍脈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規劃設計部經理。作出這個決定,對徐剛來說,是人生道路和事業發展軌跡中的一個重要轉折。從大學畢業到選擇新的職業,在設計院工作15年,徐剛的設計事業風生水起。他不僅通過刻苦修煉提前晉升到高級工程師職稱,考取了國家首批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執照,還擔任第一設計工程部結構設計室領導,主持和參與過多項大型項目的設計與管理工作。在這樣的崗位上辭職,放棄國企投身商海,令很多人對徐剛的選擇感到不解。他坦言:“從一個國企的技術骨干變成民企的管理者,這種角色轉換,確實需要很大勇氣。但有在母校學習和設計院工作期間培養的學習能力和不斷渴望新領域成功的驅動,我對自己有信心。”
  從1999年到2014年,又一個15年,徐剛用響當當的業績證明了自己當初的選擇。這15年里,他出色地完成了角色轉換,在房地產行業拓展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從部門經理到項目總監,從副總到公司董事、總經理,無論在哪個崗位上,徐剛總是善于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以個人技術基礎不斷提升自己企業管理經驗。2013年開始,他出任北科建集團無錫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無錫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是國內科技地產龍頭企業——北科建集團通過區域產業分布、產業鏈細分和對科技企業成長周期的研究,以科技地產理論打造的新一代智慧科技園區。而徐剛,正是這項總投資45億元的園區項目的掌舵者。“園區承載著眾多科技創業者的夢想,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舒適、優美的創業環境,多樣化的辦公載體和人性化的產業服務,與創業科技企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徐剛這樣描述自己的職業愿景。
  身為董事長,徐剛對園區的藍圖和發展方向有著深入的思考。作為中關村軟件園在長三角地區的延伸,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集聚了北京和無錫兩地在地域、產業、市場、人才、金融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以軟件開發、服務外包、物聯網信息服務、創新創業產業為主導產業,同時輔以中小企業孵化、軟件人才培訓、中介服務、投資融資等產業服務,以“高端、低碳、環保、生態”為特色的國際化專業生態高科技智慧園區成為徐剛和他率領的團隊正在努力打造的園區模式。
  2014年,徐剛畢業剛好30年。記者采訪時,他正憧憬著暑期回校參加“畢業三十年,母校再相聚”校友活動的情景。回憶起在母校的學習生活,總有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濃濃的師生情、同窗誼,成為他記憶深處的烙印。
  “如果能有機會跟學弟學妹們交流,我特別想對他們說,一定充分利用好大學時光,打牢知識基礎,培養自己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嚴謹認真的品德,一定要做個全面發展的人。”徐剛說,對于母校,他同樣有著美好的祝愿和期待,他期望學校不斷提高師資力量和教育水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培養出更多出色的人才。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