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過去,中國從13億多人中選人才;今天,從70億多人中選人才!過去,外國人來華旅游經商;今天,國際人才來華創新創業!這一轉變,北京中關村先行一步!
據中關村管委會介紹,去年3月1日公安部推出支持北京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加快到北京特別是中關村示范區創新創業的步伐。其中,僅通過“綠卡直通車”這一項政策,截至2016年底就有155人獲得“中國綠卡”。
“綠卡直通車”面向塔尖人才
讓“中國綠卡”不再難拿
2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涉及外國人簽證、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其中10項為全國首創
“綠卡”制度是歐美發達國家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人才競爭,吸引和留住高層次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2004年8月,《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出臺,這標志著我國首次采用國際通行做法,實施“永久居留證”制度,也被稱為“中國綠卡”。
不過,由于要求比較高,審批環節較多,制度實施的十幾年來,一共只發放了近萬張“綠卡”。
公安部于2015年底推出支持北京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涉及外國人簽證、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
這20項政策中,有10項為全國首創,在中關村先行先試,主要針對外籍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外籍成員和企業選聘的外籍技術人才、外籍華人、外籍青年學生等4類人才,提供永久居留、口岸簽證、長期居留許可等出入境便利。
根據新政的規定,公安部門圍繞服務外籍高層次人才,設立申請辦理永久居留“直通車”,由原來的180個工作日大幅縮短至5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圍繞服務創新創業外籍華人,給予申請永久居留和長期居留突破性便利。
如今,政策實施已滿10個月,效果如何?
陳敏儀,聯想(北京)有限公司高級總監。去年5月20日,她成為首批通過“綠卡直通車”拿到“中國綠卡”的中關村外籍高層次人才。
“高端人才有流動性,沒有這個永久居留證覺得不踏實,過去每年各種材料都要重新弄一遍,手續非常麻煩,每次都得耗時近兩個月。這回終于解決了我的出入境簽證問題!”拿著到手的永久居留證,陳敏儀很興奮。
“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只要憑中關村管委會出具的推薦函,即可提出永久居留申請,放寬了工作單位、居住年限等一系列要求。審批時限縮短;審批所需材料少、程序簡單。”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國人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說。
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最受關注的“綠卡直通車”政策共受理申請230余人,不到7個月已有155人獲得“中國綠卡”。
積分落戶吸引緊缺外籍人才
探索外籍人才評價機制
評估方案圍繞學歷、年齡、在華工作年限、工作方式等,設置了8項一級指標和若干項二級指標
“綠 卡直通車”面向的是金字塔塔尖人才,對于達不到直接申請標準但又是中關村企業急需引進的緊缺外籍人才,在公安部門的支持下,中關村示范區積極借鑒美國、英 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綠卡積分評估的做法,制定了《中關村外籍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積分評估工作方案》。這是國內首次探索市場化的外籍人才評價引進 機制。
這套評估方案圍繞學歷、年齡、在華工作年限、工作方式等,設置了8項一級指標和若干項二級指標,側重評價人才實際工作能力以及其為企業和中關村帶來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的貢獻。
據了解,經過前期的報名、初審、盡職調查等環節,目前首批有45名外籍人才符合積分要求。這些人才大多來自電子信息、生物醫療、新媒體技術、清潔能源等新興領域。他們近期就能憑中關村管委會出具的推薦函,辦理綠卡申請手續。
百度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綠卡積分評估政策以市場化的方式認定人才,為年輕有為的外籍人才開通了申請“中國綠卡”的通道,極大增強了企業國際人才選聘的競爭力。
除了“綠卡”政策,在中關村試點實施的出入境政策中,還首次允許境外高校在校生到中關村企業實習,一舉扭轉了過去只有境外跨國公司在華招募優秀青年學生境外實習的局面,極大地便利了中關村企業在全球范圍延攬優秀青年學生,對后備人才培養具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目前百度、聯想、通銘教育等中關村企業已通過此項政策招募了21位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的學生來企業實習。
來 自保加利亞的秦曉嵐,在北京語言大學攻讀明清文學博士。以前像她這樣的外國留學生要想留在中國工作需要兩年的工作經驗。但好多人,尤其是本科、碩士畢業的 同學,一直都在讀書,根本湊不齊兩年的工作經驗。現在,她聽說如果在中關村的科技企業就業,已經不需要工作經驗,這就意味著像她這樣的留學生可以申請在中 關村的創新企業中實習和就業。“對我們來說,這是新的突破。”
企業院所全球攬才有底氣
人才新政助建科創中心
2016年上半年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2700億元,同比增長13.7%
新政的實施,得到了越來越多中關村企業、院所、高校和外籍人才的歡迎。
小米科技資深副總裁祁燕說,小米科技15人的高管團隊中一多半都是外籍,這些外籍高管在北京辦理工作簽證、居留許可對企業來說是個大問題。過去為這些外籍人員辦理證件,企業付出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很高。中關村企業是出入境新政的最大受益者。
曾 在強生、巴德等跨國公司擔任高管的洪穎,在獲知中關村的“綠卡”新政后,決定簽約北京泛生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為這家公司的首席運營官。泛生子生物創始 人、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閻海介紹,中關村出入境新政,吸引了許多在世界500強企業任職的高管人才,他們都為中關村試點的新舉措點贊。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表示,中關村出入境新政的試點實施,邁開了中國從70億人中選人才的第一步,預計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籍高層次人才來中關村創新創業,這將有助于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也有利于中關村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截 至目前,中關村示范區共有“千人計劃”人才1188人,占全國 20%。外籍華人在中關村累計創辦企業近萬家。2016年,中關村示范區實現收入預計超過 4.57萬億元,同比增長12%以上。初步統計,2016年上半年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2700億元,同比增長13.7%,占北京市GDP的比重由上 年同期的22.4%提高到23.7%,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戰略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