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嬰被強制轉往較差醫院死亡,官方稱涉密拒受訪。近日,一名女子在北京街頭誕下男嬰遺棄。好心人送棄嬰輾轉兩個醫院后,小生命終未能延續。救人者欲將其轉到較好的醫院,但警方強調必須送往和平里醫院,該醫院條件較差,并無新生兒呼吸機,而嬰兒也在此死亡。事后,院方以上級指示棄嬰一事涉密為由拒絕受訪。(3月24日《京華時報》)
一個出生只有幾個小時的男嬰,在零度以下的戶外,被親生母親狠心拋棄,而且是只蓋了薄薄一層衣物,就這樣凍了四十多分鐘,被放置在一個破舊的三輪車車廂里。旁邊行人匆匆,人們或看一眼趕緊離去,生怕被賴上,或者駐足圍觀,評頭論足,卻沒有人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孩子蓋上,四十多分鐘的煎熬之后,這個可憐的孩子等來了一個好心人,他用羽絨服包裹好孩子,聯系了救護車,救護車姍姍來遲,他被送往醫院,卻不是有著新生兒呼吸機的北京兒童醫院,而是專門收治棄嬰的和平里醫院。最終,孩子沒能活過來,而參與救援的人,除了為孩子悲傷,似乎也找不到一個能為孩子討公道的地方……
這就是在2013年3月乍暖還寒的北京街頭發生的一幕,一個弱小的小生命就這樣匆匆的走了,他是一個早產兒,過早的來到這個世界,又匆匆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沒有人為他的死負責:親生母親銷聲匿跡,相關醫療機構言之鑿鑿送往制定醫院救治這是“規定”,相關部門信誓旦旦說棄嬰一事因為“涉密”,所以不能接受采訪……看完這些人、這些部門的回應,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孩子本來就該死,因為他攤上了這么一個沒有腦子的媽,和我們這個社會由納稅人供養的各級醫療、民政救助等部門毫無關系,因為他們都已經按“規定”對男嬰進行了救治,只不過“規定”沒有發揮救治活的功能,所以大家才會對相關部門有怨氣。
本來,刻板的遵守所謂的救治棄嬰的規定導致男嬰死亡已經足以讓很多人氣憤,現在相關的醫療機構竟然還以“涉密”來搪塞媒體,堵住公眾想了解事件真相的渠道,人們不禁要問,一個棄嬰被凍死在街頭,相關部門救治不力,這究竟涉了哪門子密?難道這個男嬰身上還有什么國家機密不成?
譴責孩子生身母親的殘酷和沒有人性其實沒有什么意義,能把自己的親骨肉棄之寒冷街頭的母親,她已經被取消了做母親的資格,我們現在要反思的也不是圍觀路人的麻木和懦弱,自私和冷漠,因為這個社會環境讓做好人做善事要冒很大的風險,我們需要叩問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良心,還要叩問救助制度的良心,在規定和救人性命之間,相關部門和執行者是否能有一點點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敬重,讓哪些本來能免于死亡的棄嬰健康的活下來,這是需要我們思索的。
遵守規定沒有錯,一個健康的社會必須有規則,但規則之外,如果多一層悲憫,多一層對生命的敬畏,這種人文情懷足以讓救助棄嬰的機構有勇氣暫時無視那刻板的規則,從挽救生命的角度出發,認真挽救每一個生命。
白雪化后,春光依然明媚,而逝去的棄嬰,卻再無機會享受人生的第一個春天,制度良心的自省或許能溫暖以后被父母棄之街頭的孩子,祝愿吧,他們不再遭受出生之后40分鐘之久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