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中關村志愿者試點社區生態花園建設

日期:2017-09-19  來源:人民網
[字體: ]

“以前最多就是在家養一養盆栽,這回終于可以自己設計小花園了!”近日,家住中關村街道科育社區100號樓的小學生玥玥一邊畫設計圖,一邊興奮的說。“一直生活在城市里,能參與社區花園的設計、親近土地、體驗自然,實在是太難得了!”玥玥的媽媽補充到。

玥玥和媽媽都是“社區營造志愿群”里的志愿者,她們居住的科育社區屬于老舊小區,隨著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開墻破洞”的推進,小區內空出的土地急需“增 綠”。通過前期調研和居民意見征集,中關村街道在轄區范圍內開展了社區生態花園營造活動,發動居民參與設計和建設,集思廣益建造個性化社區花園。

為了更好的探索社區花園營造模式,中關村街道率先在科育社區40號樓南側和科春社區50號樓南側空地展開試點。一聽說要參與建造社區花園,居民們熱情高 漲。新建的“社區營造志愿群”不到一會兒工夫就加入了70多人,群里的志愿者還都為自己取了自然名, “洋蔥”、“小米”、“向日葵”、“小松樹”等自然名寓意每個個體都是大自然的孩子,要同大自然和小伙伴建立良好的連接,激發回饋大自然的行動。

據中關村街道公共事業管理科負責人介紹,兩個試點社區花園的營造主要分為“三步走”。首先,邀請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的師生和校友團隊對志愿者進行 培訓,講解設計理念和理論知識。社區生態花園所提倡的樸門永續設計追求的是給地球的生命提供一種可以持續的、安全的發展方式,用生態的設計實現物質循環和 零廢棄。其次,設計團隊帶領志愿者對場地進行實地考察和設計討論,篩選和總結設計方案,形成個性化的社區生態花園設計方案。其三,社區花園的建設和管理維 護,志愿者們齊心協力除草、松土、積肥,為下一步種植花草蔬菜、建設雨水收集系統和堆肥箱等打好基礎。

9月15日,名為“科春圃子”的科春社區花園啟動建設,招募的社區志愿者在花園入口處的墻上繪制logo,吸引了眾多路人圍觀,不少路人也忍不住要一試身 手,跟志愿者們一起繪制logo,拓印涂鴉墻,玩的不亦樂乎。后期,志愿者們還將通過多次實操活動一步一步制作花盆、堆肥箱、種植箱、雨水收集系統等。社 區生態花園建成后,屋頂雨水收集系統可以有效收集雨水,消納可能造成的洪水,實現雨水的資源化利用;臭臭的動物糞便加上廚余垃圾和秸稈雜草進行發酵,就可 以變成氣味清香的有機堆肥;花草和蔬菜等各種植物按照共生共榮原則種植在一起,有的可以保水,有的可以疏松肥沃土壤,有的吸引益蟲,有的驅除害蟲,有的可 以食用,形成一個很少需要照顧的生態花園。

中關村街道公共事業管理科負責人說,發動居民參與社區花園建設,一方面是想讓居民在行動中意識到,解決大城市問題離不開每位居民的積極參與,增強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加深居民對社區和城市的融入感和歸屬感。另一方面,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探索“留白增綠”的新方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