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中,與中關村打交道,不超過六次。
第一次:
在零五年的時候,那時候還小,不太記得了,好與不好也沒有太多的印象。
第二次:
只記得價格還合適。因為太平洋網站已經把產品的報價全部都標出來。那時候一直在用太平洋電腦網。看好什么東西直接去中關村拿,所以說中關村對懂得價格的人也不會欺騙。這時互聯網信息公開透明已經很明顯了。京東也是在這一兩年開始網上賣東西。
第三次:
2013年初看手機,我是喜歡先看報價對比,然后再去商場看貨的。每次都會走幾個或者十幾個,我喜歡交朋友,也喜歡經營厲害的人,并不僅限于拿貨。
第一家就在中關村地鐵站口,我說我要看什么牌子的手機,售貨員直接問,今天拿嗎,我回,我先看看。售貨員,不拿只能看模型。且態度生硬,遂走。日月 光,一進門就有人照顧,問你買什么我們那有,我帶你去額等等甚是熱情。心理學有個防御機制,每個人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抵抗。所以雖然熱情,但是做了無用 功。
后來到了一家二樓的店,也是直接把我招呼進去,說,買不買沒事先看一看,隨便看。于是我就相信了。的確,服務員甚是熱情,拿了好幾部機器,但是價格 明顯的比報價網上的高很多。于是我就說我過一段時間再來拿。服務員還有領班就特別不樂意,就說是不是我們服務不夠好,如果我們服務不好,我們改正。一直在 強調我們改正,壓力特別巨大,感覺人情受到綁架,信任又一次落空。有三個人一直在跟你說。感覺你不買就不能走的樣子,最后我實在扛不住,我還是走了。感覺 表面文明但是語言跟態度在搶你的錢。手機后來在京東買的。
第四次:
買了一個主板,CPU。之前通過網上報價,再去看。以為可以在在商場拿貨比京東便宜點但是沒有,賣電腦的,比手機更加無奈與落魄。手機現在還有人買,電腦出貨在逐年的減少。跟網上的價格,沒有差異,而且服務很一般。如果不懂有的店還要坑你。
第五次:
我去買耳機。因為中興的手機耳機標準用的是國家標準。用的國際標準的耳機,只有一個耳機響。在日月光,鼎好,還 有中關村e世界,問了大概有十幾家店竟然沒有人知道國家標準耳機跟國際標準耳機的差別。說你專業呢還是專業?最后在一家專門賣耳機的一個很角落里的買到 了。專業的電子賣場懂的人不多啊。專業修煉不夠。
第六次:
買手機卡sim,也是路過,準備坐公交車。在天橋直接通的那個二層店面。問了三個店鋪,賣的款多,但是好像不愿 意給你提供服務,不愿搭理你樣子。搞得我特別郁悶。后來跟一個老哥聊了半天,問問他那有什么卡?給我說了好幾種,最后我不想買。他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猶 新,你早說不買,讓我浪費了那么多話。
這就是我那么多年跟中關村打交道的經歷,沒有一丁點兒特別好的回憶。除了中關村的寫字樓外觀很漂亮之外。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買賣不成仁義在,中關村是 一個用電子產品把人們連接起來的地點場所。但是只有商品跟交易,沒有任何其他的聯接,交不到朋友。讓人們除了買東西才會想到你,而且要想著怎么不讓你騙, 在網上買都不一樣。其實消費者在很多時候,不想受到不尊重,是不想被你騙。價格多個十塊八塊的,倒不是重點。
當有一個方式可以代替中關村,來給他們提供可靠的產品服務的話,那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投奔的。比如說京東,價格實 惠,送貨快,說到服務還真沒什么特別。明碼標價,就做到這一點,就拿過去那么多客戶。換句話說其實是中關村賣場的人把客戶推給京東的。其實人們還是相對喜 歡與人交流,然后自己去選擇,自己現場去對產品的操作,并不是特別喜歡看照片。其實現場的賣貨還是有優勢的。但是就是態度很難改正。
其實中國人很多賣東西的都是這樣,是自己把客戶推向別人的。就說一下,最簡單的餐飲行業,麥當勞和肯德基跟中國 的餐飲業有什么不同,最直接的記憶就是麥當勞肯德基可以上廁所,可以讓別人在那里坐著,沒有人過來問你要不要買東西。會有很多人在那里面學習,看書,會朋 友。儼然成為中國人,有個約會,上廁所的好去處。中國的普通的餐館就很難做到這一點,沒有哪個人沒事的時候敢!去中國的餐館坐著。只有在吃飯的時候才會去 多坐一會兒。
記憶和聯想,會讓你的商機無限大,但是自己給顧客創造了不好的記憶,他根本就不會再往下聯想了。你的生意自然就斷了,這也許就是外國快餐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也許有人會說,中關村的租金那么貴,壓力那么大,怎么能做到那么多。那應該問問自己你的業績一直在往下走,那為什么我們還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