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淀區政府發布兩項涉及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的新政,為品牌專營店和電子賣場主辦方設置門檻。根據新政策,新入駐品牌專營店的建筑面積應不低于500平方米。
清走低端的小柜臺,引入品牌專營店,是中關村西區近兩年一直在解決的問題。海淀區政府此次發布的《促進中關村西區電子市場品牌專營店發展支持辦法(試行)》和《給予中關村西區電子市場主辦方資金獎勵支持辦法(試行)》,將無疑推動西區業態調整的步伐。
記者注意到,今后西區的品牌專營店建筑面積原則上不低于500平方米(含500平方米),而且品牌的同類產品在西區內設立的店面應是唯一的,用戶體驗區、新產品展示區等基本功能區所占面積需達到門店面積的50%。此外,店面銷售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并統一著裝、統一佩戴標識。
為了給品牌專營店的進駐騰出空間,海淀區還要求中關村西區的海龍、鼎好、中關村億世界等電子市場的主辦方,積極完成電子市場空間騰退工作,引進國內外品牌專營店和科技金融等高端企業。
政策獎勵方面,海淀區將對完成市場騰退的電子市場主辦方給予一定額度的財政扶持資金,以新入駐企業形成的區級財政收入為測算標準,前兩年給予100%,后三年給予50%的獎勵;對于新開設的品牌專營店,海淀區政府將給予一次性裝修補貼,補貼標準為實際裝修費用的50%,每個店面的最高補貼為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