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北京各區縣爭相“搭車”中關村

日期:2011-12-26  來源:北京商報
[字體: ]

  海淀區農民也可以申辦科技園區;西城區非中關村園區企業有望享受到中關村政策;石景山區仿照中關村創新資源平臺復制了一個迷你版的區域資源平臺,推動石景山園招商引資……

  隨著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效應的不斷放量,今年的北京區縣兩會上,處處可見中關村的身影,區縣爭相搭乘中關村快車,為區域經濟發展提速。

  海淀 北部新區農民也能辦科技園 |

  ■海淀區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圍繞在“十二五”末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戰略目標,全面實施“四個率先”部署,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深入落實各項先行先試任務。繼續做好與中關村創新平臺的服務對接工作,鞏固和擴大“1+6”先行先試政策效果。重新修訂支持企業發展政策體系,重點在促進創新創業、產業培育、科技金融、產業發展環境4個方面形成新突破。深入實施“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計劃”,統籌用好專項支持資金,通過股權投資、政府采購、應用示范工程等政策措施,扶持自主品牌建設,支持一批企業做強做大,扶持一批“專、特、精、新”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努力形成高端產業聚集發展的格局。

  加快推進北部地區開發建設計劃,完成投資300億元。推進產業功能區開發建設,加快村莊搬遷騰退步伐,同步建設市政道路和公共服務設施,為把北部建成生態科技新區奠定扎實基礎。

  ■記者現場快遞

  隨著2009年海淀北部被納入中關村核心區,地區大開發隨即啟動,一批批大項目、大企業落戶北部。北部開發,不可避免會涉及村莊的拆遷騰退。搬遷上樓后,農民如何獲得長久、穩定的經濟收入?

  海淀區已經做好了準備。該區制定了土地征占補償機制和土地開發利益共享機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通過自辦科技產業園獲得持續穩定的經濟收益。

  記者了解到,海淀北部四鎮,將按照“一鎮一園”的布局,建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辦科技園。園區規模與轄區農業人口數量掛鉤,保證農民人均享有50平方米的集體產業用地。預計農民自辦園區總規模在3-5平方公里。

  明年,北部四鎮集體產業園將啟動起步區的開發建設。目前,海淀北部的翠湖科技園、永豐科技園正在進行開發建設,農民產業園可以委托這些大型科技園區的開發企業一并進行土地的一級開發,做成“熟地”后,再由村集體自行建設廠房,也可以由開發企業建成統一的標準廠房,由村集體來負責對外租賃。

  除發展集體產業,農民富余的回遷安置房將彌補科技園區自建公租房的不足。海淀區將建立平臺,躉租農民富余的回遷安置房作為人才租賃房使用,這也成為北部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途徑。

  石景山 仿照中關村搭建迷你版資源平臺 |

  ■石景山區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將中關村石景山園打造成為科技創新高地和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

  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以中關村石景山園為龍頭,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產學研聯合,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同時,園區將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集聚一批優秀科技創新人才與行業領軍人才。

  大力推進國際創意谷、國際創E園等重點載體建設,做大做強一批示范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扶持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業,努力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著力打造“中國數字娛樂第一區”。

  ■記者現場快遞

  明年,石景山區將拿出100億元,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和推動重大項目落地。重點將加快推進西山匯新媒體基地、華錄文化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凸顯中關村石景山園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集群優勢。在產業結構上繼續升級,在游戲、動漫等產業的基礎上構建集設計產業和相關衍生品于一體的縱向全產業鏈,并將在橫向上從傳統互聯網向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移動互聯媒介拓展。

  記者同時了解到,目前,石景山區已經仿照中關村首都創新資源平臺的模式,搭建了一個區內迷你版的“石景山創新平臺”。這項工作正在開展中,預計涉及7個部門,包括招商引資中心、企業服務中心等。該機構將在“西山匯”有一個1.7萬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屆時,將有30余個區內行政部門以及北京市、中關村等相關部門行政人員入駐辦公,形成以中關村石景山園為龍頭,科技支撐發展的多部門、跨層級資源整合統籌體系。

  據了解,西山匯新媒體基地是石景山園加入中關村后的首個生態型產業地產示范項目。國際創意谷占地900畝,目前正在進行土地一級開發,明年就可以提供土地。

  西城 德勝園優惠政策將輻射更多企業 |

  ■西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加快廣安產業園產業承接,拓展德勝科技園金融后臺服務功能,完善商業配套和綜合服務設施,逐步形成更大范圍的金融產業區。加強與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合作與交流,培育獨具特色的金融文化。發揮金融服務區域發展的作用,推動金融與文化、科技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

  抓住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的有利契機,依托德勝科技園和廣安產業園,加快科技研發、文化創意、金融和商務服務等產業發展,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積極推進德勝科技園西區擴展和廣安產業園開發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加快改造周邊環境,增強園區服務功能。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通過項目資金配套、貸款貼息、法人獎勵、專利資助等方式,推動園區企業快速發展。鼓勵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建立技術研發平臺,強化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應用,切實增強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記者現場快遞

  記者從西城區政府了解到,明年,廣安產業園和德勝科技園將重點對C、H地塊進行整理,爭取上市。此外,德勝科技園正在編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相關負責人表示,德勝科技園有370家企業,收入上億元的企業很少,多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在融資方面面臨許多難題。對此,德勝科技園正在編制相關扶持政策,涉及稅收、貸款貼息等30多項政策。這些政策將極大幫助區域內中小企業發展。

  此外,西城區開始探索如何將中關村的政策輻射到更多的西城區高新技術企業。西城區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德勝科技園辦公空間基本處于飽和狀態,每年有幾十家企業提出入園申請,希望享受到中關村先行先試的優惠政策,但都未能如愿,無奈遷往他處。西城區希望開啟破冰之旅,通過機制體制創新,讓園區以外的高新科技企業也能受惠于中關村政策。

  豐臺 豐臺園明年要吸引400家企業 |

  ■豐臺區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全力以赴提升豐臺科技園區開發建設水平。進一步優化和拓展園區空間布局,完成汽博中心3宗地塊和東區三期20公頃土地上市,啟動西區開發,力爭完成西區Ⅰ拆遷。充分發揮“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軌道交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作用,加快推進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園建設,集中力量培育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落實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規劃,加快完善區域創新政策體系。投入3000萬元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全年資助科技項目100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50個。加強與中央企業院所的合作,深入推進航天長峰科技產業園、應急救援科技創新園和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促進重大科技成果和軍民兩用產業項目落地。

  進一步完善招商機制,整合招商資源,積極吸引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總部入區發展。

  ■記者現場快遞

  未來5年,豐臺科技園將緊緊抓住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機遇,充分發揮總部基地品牌作用和科技支撐作用,著力打造三大基地,即科技企業總部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與成果轉化基地和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孵化基地;重點發展三大產業集群,即高科技產業、高端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把園區建設成為首都科技創新的領跑者和區域創新發展的核心載體。

  2012年,園區將以高端產業聚集為主線,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加快推進東區土地上市,全面啟動西區開發。在經濟發展方面,園區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總收入、留區稅收保持20%以上增長。爭取新引進企業400家,其中注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企業50家。在開發建設方面,爭取開復工面積繼續保持在1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東區三期13宗、37公頃土地上市,完成四合莊定向安置房建設,西區拆遷基本完成。

  據豐臺園管委會副主任段海波介紹,明年園區將通過促進企業發展、擴大稅源以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保證園區經濟持續增長。同時,園區將通過制定軌道交通、航天軍工、工程服務、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政策,促進產業聚集;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