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第一場中關村項目推介會開辦至今,中關村留學人員企業精品項目推介會(中關村“三三會“)已經連續舉辦8年。
“最初并不叫‘三三會’,叫項目推介會。”中關村“三三會”創辦者夏穎奇介紹,“由于推介會時間固定在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下午,人們都親切地叫它‘三三會’。”
8年來,中關村“三三會”共舉辦了100余場項目推介會,累計為近3000多家海歸創業企業提供了展示機會,為400多家優秀企業的精品項目提供了推介機會,幫助留學人員企業累計獲得了超過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
源于責任
21世紀初,在海歸創業涌動的中關村,一個個小規模的投融資對接會逐漸發芽。那是2002年夏天,一位留學生把自己的企業建立在北京上地。該企業的技術很特別,于是夏穎奇把該項目上報了北京市主管科技的副市長。副市長表態可以組織企業家看看,如果好的話可以投資。
隨后,在北京翠宮飯店15層的企業家俱樂部里,一場規模約30人的項目推介會開始上演。結果經過現場討論、現場演示,證明這個項目確實很好,也很吸引人。于是深圳的一個企業家就捷足先登把這個項目拿走了。
此成功融資案例一出,留學生項目就開始不斷地找上門來要求融資,中關村也就不斷地組織零散的活動:在中關村管委會的支持下,讓海歸企業跟本地企業接觸,進行項目推介,由已經在中關村的、規模稍大點的企業來跟這些海歸企業合作,給予投資。
隨著時間的推移,夏穎奇意識到,零散的項目推介會已經不能滿足海歸企業的需要,有必要把這一活動固定化、正式化。就在此時,引起人們一時熱議的“胡暉現象”更堅定了夏穎奇的想法。
所謂“胡暉現象”,是指2002年6月,一位叫胡暉的留美博士在中關村投資15萬美元創辦了海納維盛公司,開發出國際領先的遠程醫療診斷系統,多方開拓國內市場卻無人問津。2004年2月,瀕臨倒閉的海納維盛被美國威泰爾公司以1800萬美元收購,2年內增值120倍,創造了國內企業高增長的奇跡。
這是一件本該令人欣喜的事情,卻引起了中關村管委會和社會各界的深思:為什么明明是世界尖端的高科技產品,在國內卻沒人識貨,最后卻流往國外?這讓人們不禁對國內的投融資環境進行深層次的反省。
基于此,中關村對企業投融資服務給與了高度的關注和支持。為此,中關村把海歸企業項目推介會的形式也初步確定:固定在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下午召開推介會,向投資機構重點推介三個留學人員企業有發展前景的項目,為留學人員企業搭建融資平臺。
從此以后,一場由政府搭臺,企業和投融資機構積極參與的項目推介會在中關村正式上演。
貴在堅持
最初只是一個小小的項目推介會,卻在中關村一堅持就是8年,一個個有關中關村“三三會”的故事也在流傳。
2005年,在一次由北京郵電大學留學生創業園舉辦的中關村“三三會”上,易查在線創始人劉斌第一個作項目介紹。然而,劉斌在介紹結束后卻消失了。
原來,劉斌的項目被一家風險投資商看中。風險投資商生怕項目被人捷足先登,沒等中關村“三三會”結束,就直接把劉斌從會場接走,做進一步交流。當天,雙方就談定了100萬美元的投資。
經過8年的發展,如今已經相對成熟的中關村“三三會”不僅在中關村大名鼎鼎,還被各兄弟單位學習演化為形式各樣的項目融資對接推介會。
在一年全國“兩會”期間,某省一個主管科技的副省長,他帶著幾個廳長微服私訪中關村“三三會”。后來,這位副省長專門寫了一封介紹信,中關村管委會才意識到“三三會”已經名聲在外。
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園協會理事長、北京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副主任王士琦介紹,中關村“三三會”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活動,已經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可,成為中關村體系的品牌性活動。中關村“三三會”先后邀請了近百家國際國內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參會,許多優秀海歸企業正是在這個平臺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機構。
中關村“三三會”同樣也取得了巨大的帶動效應。截至2011年年底,中關村留創園在孵企業1300家,累計吸引國內外風險投資近80億元,其中獲得投資上億元的企業12家。
成于創新
從8年前起步,到如今成為中關村品牌活動,中關村“三三會”也經歷了不停的創新與改變。
“2004年,我們主辦第一期中關村‘三三會’時,當時沒有經驗,心中沒底。做到現在,我們逐漸積累了經驗,中關村‘三三會’也逐漸變得專業化、規范化。”王士琦表示。
對于項目的包裝,中關村“三三會”主辦方也變得越來越有經驗,從預先路演,到項目整個框架設計,都在逐步創新完善,也更對投資機構的“胃口”。
2011年10月,北京愛科凱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振宏由北京望京留學人員創業園舉辦的中關村“三三會”上,成功獲得了融資。
“我們的投資方——中關村發展集團、北京望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不僅為我們公司提供了目前階段發展所需要的資金,而且還解決了公司糾纏很久的股權不清難題。”熊振宏表示。
8年來,中關村“三三會”從臺前的項目推介,走向了臺后的發展指導,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也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其他難題,成為中關村“三三會”的一次有力創新。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委會人才處處長李志磊表示:“中關村未來將做好全程服務,包括會上的組織、會后的跟蹤以及會后的數據收集以及進一步互動,提升中關村“三三會”在人才特區建設中的重要性。”
8年來,中關村“三三會”共舉辦了100余場項目推介會,累計為近3000多家海歸創業企業提供了展示機會,為400多家優秀企業的精品項目提供了推介機會,幫助留學人員企業累計獲得了超過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