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青海省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走低碳、綠色、集聚、循環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要求,促進全區工業結構加快向特色優勢型、循環經濟型、創新驅動型和園區帶動型轉變,海東地區不斷深化與北京市及中關村的戰略合作,依托中關村科技、人才、產業優勢和海東工業園區區位、資源、政策優勢,共同繪就海東新型工業化發展藍圖。
6月8日,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暨海東科技園開工奠基儀式在海東工業園區臨空綜合經濟園舉行。海東科技園一期規劃面積2180畝,是海東工業園區的“園中園”,地處平西經濟區,交通條件十分優越,地理位置非常突出。目前已有8家企業簽約入駐,其中百能儲能項目、能高新能源光伏項目、中國移動青海公司云計算數據中心、海東科技創業大廈4個項目于6月8日正式破土動工。當天,120家以中關村為主的企業、3O家大學科技園和專業園、2O家留學生企業前來洽談交流,以中關村生命園、永豐基地為代表的10個中關村專業園區開展項目對接, 10家大學科技園和5家專業園簽約支持海東科技園,1O家留學生企業簽約入駐海東科技創業大廈。
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暨海東科技園是中關村園區在北京市外建立的第一個輻射基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委會將積極推薦中關村園區高科技企業到海東科技園落戶和發展,推動中關村園區內26家大學科技園在海東科技園建立分園,并在技術轉移、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等方面對海東科技園進行支持。海東地區將配合和優先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委會推薦的高科技項目和企業,對入駐企業在稅收、土地、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西部大開發和相關優惠政策。
海東科技園將力爭在五年時間內,入駐科技型企業達到300家,園區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凝聚各類高端人才達到8000人。同時,園內吸引海外留學回國創業人員200人,博士200人,技術和管理領軍人才300人,建立青海留學人員創業園、軟件園等10個配套設施完善的專業園。通過頂層設計、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加快發展,將海東科技園建設成為我省的科技創新中心、人才集聚高地、創業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