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昌平要做強大學科技園,引入清華大學科技園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技園等新的大學科技園入駐,形成產學研一體的孵化模式,爭取更多高校的優質科研成果在昌平孵化。”近日,北京中關村昌平園管委會副主任顏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剛剛籌備完“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創業項目路演會”,顏梅又開始為下一次洽談做積極準備。
今年年初,國務院出臺關于調整中關村空間規模和布局的批復,中關村昌平園擴區40平方公里,整個園區達到51.4平方公里。昌平南部地區整體納入中關村核心區和北部產業帶范圍,未來昌平園將擔負建設“一城一帶”的重大任務,即未來科技城、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帶。
承載著重要歷史使命的昌平園積極謀劃布局,在吸引人才和企業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7月1日,昌平園出臺新政,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在昌平園孵化器注冊,可在兩年內享受每年最高5萬元的房屋補貼。昌平區還對初創科技企業孵化器及大學科技園給予50萬元和200萬元的資金支持,每年根據孵化面積、入駐企業數、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企業的投融資服務對科技企業孵化器進行綜合考評,并分別給予40萬元、60萬元、80萬元的獎勵。
據了解,昌平園的孵化機構類型主要有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留學人員創業園三類,包括了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和博奧聯創兩個國家級孵化器,北控高科和信創宇軒兩個市級孵化器,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園和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園兩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以及3家市級大學科技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