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科技園區“奧運會”2015年來到中關村

日期:2013-11-06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科技園區“奧運會”2015年來到中關村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周國林在申辦現場做陳述。

  “2015年IASP年會的舉辦地是——中關村!”隨著國際科技園區協會(以下簡稱“IASP”)總干事路易斯·桑斯高聲宣讀,中關村人沸騰了。

  不久前,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周國林、中關村國際化業務總監曾曉東率隊趕往巴西,在與意大利、俄羅斯、波蘭3個科技園區的激烈競爭后,贏得了有全球科技園區奧林匹克盛會之稱的國際科技園區協會2015年年會的舉辦權。

  國際大考來襲,

  “要么滿分要么零分”

  10月14日到17日,IASP第30屆年會在巴西累西腓市舉行。作為目前唯一的世界性科技園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機構的協會,IASP在54個國家總共擁有200多家會員,其一年一度的年會一直被視為科技園區界的“奧運會”。

  這短短4天的會期,不僅是一次與其他國際園區的交流機會,更是中關村面臨的一次“大考”。會上將投票確定2015年IASP年會的舉辦地,中關村為此準備了數月時間。“這樣的大考結果意味著中關村能否抓住國際化歷程中重要的一次契機,要么滿分要么零分,沒有中間數,所以必須成功。”周國林這樣告訴自己。

  正式投票前的現場陳述階段,俄羅斯薩洛夫科技園負責人亮出了一個頗具殺傷力的理由。“這樣的科技園區盛會,為什么有些園區能在30年間辦了又辦,而我們卻一次機會都不給呢?”他口中的“有些園區”雖未具名,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指的是中關村。

  的確,在1995年和2005年,中關村都曾舉辦過年會。然而,從上一次舉辦到現在的8年間,中關村的變化即使用天壤之別來形容也并不夸張,再次將科技園區“奧運會”請到家門口,向全世界展示中關村奪目的創新活力勢在必行。然而,為了服務全球科技園區,IASP應該在舉辦地上體現多元性,這使得中關村前兩次成功申辦的經驗此刻卻變成了“弱點”。

  緊接著,波蘭波茲南科技園的負責人也當仁不讓,而且以小國科技園的獨特姿態,說出了申辦理由:“你們米蘭、北京、莫斯科都是大城市,無論經濟還是文化上影響力已經足夠大,應該給我們這樣創新實力強的小城市展示自己的機會啊。”

  前兩個挑戰者的危機還未平息,另一競爭者意大利科莫科技園提出了更有殺傷力的申辦理由,令不少人為中關村捏一把汗。2015年世博會已經確定在意大利米蘭舉辦,“IASP年會要想擴大全球影響力、為參會會員單位創造國際合作的機會,當然應該跟世博會選在同一地點,充分發揮世博會的影響力。”

  不過,已經走訪過多個國家,對兄弟園區需求意向做足“功課”的中關村,成竹在胸。

  “我們最大的優勢和亮點是——‘為企業服務’,為全球的科技企業合作提供服務。如果中關村能有幸舉辦2015年IASP年會,我們將拿出至少500家高質量的中關村企業與來華參會的國外園區企業合作。”在現場陳述階段,周國林這句聽起來樸實無華的承諾,讓不少在場參會的園區負責人眼睛一亮。

  最終,在270多名會員投票的情況下,中關村一家以96票的絕對優勢贏得了2015年的舉辦權。

  “不去中關村,

  將來可能會被邊緣化”

  “500家中關村高科技企業將參與IASP年會,為參會的國際企業提供合作機會。”周國林的這個承諾絕非虛辭。在中關村,開始將目光瞄準國際舞臺的企業越來越多。

  半個月前,三眾能源董事長李紅霞完成了一件令不少國內外同行艷羨不已的事。在中關村管委會組織的華盛頓考察之行中,她成功邀請到全球綠色建筑界的“大牛”丹·沃馳成為公司的首席顧問。這距離公司今年3月首次進行國際考察,結識丹·沃馳,才不過半年時間。

  “我沒必要為‘掙錢’而工作了,可是在中國更能在設計理念上完成價值實現,以后的機會在中國。”丹·沃馳所領導的帕金斯威爾公司,在美國建筑行業最核心的刊物《美國建筑師雜志》的全美國建筑設計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李紅霞在華盛頓忐忑地發出邀約后,丹的一席話卻吐露了他的心聲。

  除了國內公司赴外尋求合作,中關村越來越強的創新吸附力,吸引了不少“老外”主動登門。

  11月初,一個來自美國硅谷的數十人考察團,開始在杭州、北京等6個城市間來回穿梭。除了領隊是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隨行的則是各種膚色、發色都有。與以往的很多國外考察團不同,參觀考察當地企業只在他們行程中占據很小的一部分。不過每到一處,他們都會為當地企業做一次生動的路演,展示自己帶來的新技術或者產品、項目。

  “不去中關村,將來可能會被邊緣化。”在巴西的2013年IASP年會上,國外同行說出的這樣一句評價,讓周國林和曾曉東倍感欣喜,也壓力驟增。在巴西舉辦的這場年會,一些歐洲科技園因受金融危機影響資費緊張而沒能出席,到場的科技園也紛紛根據舉辦地來決定是否要參加一兩年后的年會。當他們聽到,2015年將有機會到中關村參加這場“奧運會”時,紛紛積極表態參會。

  相關新聞

  中關村國際化路上“再創業”

  “中關村年收入達到1500萬美元的企業有1500多家。”每次向外國朋友介紹中關村的這個數據,曾曉東都會收獲不少驚訝的目光。這一方面是對中關村企業發展速度的贊許,另一方面更是鞭策。因為按照這樣的規模,在國際上完全應該比現在更頻繁地聽到中關村企業的聲音。

  為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國際化發展,2012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際化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出臺。園區企業參與境外展覽項目、國際市場考察項目、境外設立分支機構項目、境外法律咨詢服務項目、國際研發合作項目、國際會議項目、聚集國際商務、投資與科技服務機構項目和擴大海外市場項目等全方位的國際化動作都會受到中關村國際化發展資金的支持。

  “要完成2020年實現全球創新中心的目標,成功申辦科技園區‘奧運會’只是其中一小步。”周國林說。今后,中關村還將探索其他途徑增強國際化能力,如嘗試海外精英大學生在中關村實習項目、建設外國人在華創業的孵化器、中關村企業家參與國際研究課題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