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11月11日,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創專利技術“采用餐廚廢棄物制備生物腐植酸的技術與工藝”榮獲第15屆中國專利獎,為中關村(000931,股吧)示范區再添一金。
近日,記者一行人前往嘉博文公司位于北京的工廠,站在偌大的車間外,以為走錯了地方,都在贊嘆:“不是將垃圾"變廢為寶"的地方嗎?怎么一點臭味都沒有!”直到親眼看到那一臺臺正在吞噬垃圾的大機器,和一袋袋轉化為"寶物"的碳肥,才敢相信這便是我們要找的地方。
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廚余垃圾只用三個步驟就可以變為碳肥,而這整個過程也只需十小時四十分鐘。正是這種快節奏的處理、生產方式,讓大家聞不到惡臭味。
在工廠里走了一圈,記者只發現了三、四個工人。負責人指著樓上的玻璃窗說:“我們有智能控制臺,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控制4個車間的80臺機器,節約了很多人力。”
“讓廢棄的碳資源轉化成高品質碳肥改良土壤,這也是農業與環保業的有利對接,為此,我們努力了十年,也寂寞了十年……”嘉博文首席執行官于家伊坦言,創新的是艱難的,也是寂寞的。在創業初期沒有人理解,甚至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們做的事情。如今,能得到專利金獎,是對我們十年來所做事情的肯定,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評審專家以及全社會對環境的重視。
據了解,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中有40%至60%是餐廚廢棄物和廚余垃圾。此次,嘉博文公司獲得中國專利獎,無疑是為這些垃圾找到了更好的歸宿。這是中國垃圾資源化利用原創技術的第一金,也是一個行業的導向。目前朝陽區、西城區多家機關、國企、學校都成為嘉博文上游單位,將廚余垃圾定時、定點的放到指定地點,嘉博文再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形成良性循環。
記者了解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源荷根澤(甘李藥業子公司)及聯想四家在京單位也榮獲了2013年中國專利金獎。這五家獲獎單位中,包括嘉博文在內的四家均為中關村企事業單位。
2013年前三季度,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共申請專利23351件,發明專利申請占總申請量的57.8%。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增強推進中關村知識產權工作的合力,2013年4月,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和中關村管委會共同發布了《2013-2015年中關村知識產權推進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中關村示范區知識產權工作5大方面18項重點舉措,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中關村企業每年專利申請量超4萬件,培育年專利申請量超千件的企業10家,形成2至3個擁有知識產權主導權的產業集群等目標。
與此同時,中關村示范區對于專利促進資助金的發放也毫不吝嗇。據了解,2013年已有482家企業5041項專利通過專利促進資金資助審核,累計發放資助金額達到4205.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