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12日在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及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加強合作,打造宜業宜居的中關村東區。
按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關村東區將擔負起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個重要的功能。中國科學院、北京市及海淀區開始共同構建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平臺,共同建立重大項目成果轉化對接機制,共同建立輻射首都經濟圈的先進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推動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雙方的合作還涉及義務教育、醫療衛生、文明城區建設、住房改善等議題。中關村東區的改造升級不僅宜業,更要宜居。
根據雙方協議,海淀區將利用自身優質資源,創辦中關村東區優質品牌學校,合作共建中關村醫院,將中關村醫院打造成為醫療門診、康復保健、學術研究于一體的醫院,提升區域內的醫療服務水平。
此外,雙方將探索實現社會治理協同合作長效機制、社會服務合作長效機制,推動公共服務設施、體育、文化設施、社區服務、住房保障等的共建共享,逐步探索出一套“轄區統籌、共建共享”的融合發展新模式。
北京市海淀區委書記隋振江指出,雙方的合作不僅是改造中關村東區,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一大舉措,更是體現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定位的戰略需求。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表示,從科技創新領域的戰略合作,擴展到民生議題的合作,雙方正將戰略合作推向“院地合作”“產城融合”的典范。
據悉,未來雙方將開展協同創新,通過建立引導基金、搭建服務平臺,打通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促進文化科技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