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2014,中關村創業大街一路走來

日期:2015-02-21  來源:速途網
[字體: ]

第一章 歷史定格的一瞬間

  2015年元旦過后不久,科技部部長萬鋼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指出在新一輪創新創業的大潮中,中關村走在了前列,代表了我國最高的創新水平。是什么讓部長這么肯定?

  時間返回到6個多月前。2014年6月12日,一個歷史定格的瞬間。

2014,中關村創業大街一路走來

   那一天,烈日炎炎;那一天,人心似火。曾經以文化創意聞名遐邇的海淀圖書城步行街正式更名為中關村創業大街,邁開了新的里程。北京市委常委、中關村管委 會黨組書記茍仲文,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海淀區委書記隋振江、區長孫文鍇,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馬勝杰等領導出席活動并講 話。“今天,我們齊聚中關村核心區,共同見證中關村創業大街開街。” 海淀區區長孫文鍇的聲音音猶在耳。閆傲霜主任說,這條街讓我們想起了學生時代的理想、夢想和激情。楊躍承副主任強調創業是夢想的追求和價值的實現。茍仲文 書記要求開啟中關村示范區發展一個新的里程碑……

  自此,中關村創業大街名義上叫街,實質已成為吸引全球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集聚高端創新創業服務要素,孕育產生關鍵顛覆性創新的功能中心。

  喝一杯咖啡

  喝一杯咖啡,從來沒有在2014年變得如此熱切。

   尤其在一條200多米長的街面上,有成立于2011年4月,中關村創業大街上最早的創業主題咖啡廳之一的車庫咖啡;還有運營高質量互聯網圈子的互聯網主 題3W咖啡館;希冀成為七零、八零、九零甚至零零后一個踏踏實實創業的精神環境的咖啡新秀Binggo;著力于整合ICT產業鏈資源平臺,打造一種新型的 高科技產業“鏈”俱樂部的IC咖啡;以書店為背景、咖啡為滲透的言幾又創新文化生活一體店……

  幾乎每一家咖啡都是輻射全國,放眼世界。如此高密度大群落地聚集了這么多的咖啡館,館館人氣爆滿,令人震驚。

   火熱的咖啡背后實質是創業的激情,坐在咖啡館里,邀你喝一杯咖啡,滿滿的都是情懷。筆者在Binggo咖啡后座,見過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執意與我對 話,他要創業,并說如果在他20歲、30歲的時候,或者40歲的時候,遇見這樣的咖啡屋,會是自己人生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全國第一家

 

2014,中關村創業大街一路走來

  關于創業,咖啡,或許是互聯網時代的第一個蛻變,互聯網咖啡時代。

  因為需求而誕生。2009年4月杭州貝塔咖啡成立,2011年2月,位于第三極大廈(現中國技術交易大廈)的北京貝塔咖啡開業。2011年4月蘇菂在海淀圖書城的車庫咖啡成立,同年8月許單單牽頭的3W咖啡在立方庭開業,兩年后的7月也搬到了海淀圖書城。

  一些細小的偶然性已然折射出某種巨大的必然性。

   “我們找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還沒有創業大街這個項目,我還給他們(政府機構)提過建議。”飛馬旅CEO袁岳如是說,飛馬旅最終落戶在海淀圖書城也有一定 的偶然性。同樣,早在中關村管委會領導2011年9月的一天調研車庫時,蘇菂就提出了改造海淀圖書城這條街變成早期創業投資一條街的建議……

   實際上,這一進化路線早就在醞釀落實之中。按照茍仲文常委提出的在中關村核心區打造“一城三街”的發展構想,海淀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從梳理空間資 源、加快業態調整升級入手,加大投入推進中關村創業大街建設。在建設過程中,遵循“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總體思路,由海淀置業牽頭組織圖書城業態調整 和基礎設施改造,并且明確嘗試聯合清控科創等社會資本探索街區運營管理新模式。

   海淀置業是一家區屬國有企業,以商業地產經營為主業,持有一批優質寫字樓資源和眾多商鋪,中國海淀圖書城便是海淀置業旗下的一處物業,并擁有其中大部分 房屋的產權。近幾年,海淀置業將發展重點聚焦在科技服務業和城市服務業兩大板塊,致力于為科技創新要素搭建聚集與發展的平臺,此前,已成功運作了中國技術 交易大廈和中關村知識產權大廈等項目,具有強大的地產資源優勢和完善的商業運作模式。

   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創新服務為主營業務的科技服務提供商和科技園區建設運營商。在十余年豐富的科技園區建設運營和科技企業服務經驗的 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從育成器、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到國際園區的一整套科技園產業鏈。以科技服務為己任,服務地方政府、推動區域創新、實現產業促進 搭建產業生態圈和創業生態圈,在國內外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和良好的信譽。

  2014年2月24日,北京海淀置業集團和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立的北京海置科創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注冊完成,十幾個激情奔放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意氣風發,新的一頁就這樣迅猛被揭開。

   清控科創董事長秦君在開街當日曾經透露,清控科創會同海淀置業一起將聯合各方,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設好街區的景觀,完善一些開放公共空間,吸引更多 創新創業要素聚集于此;而之后再過兩三年,她希望把這條街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聚集地。開街以來,海淀置業董事長高寧更是在多個場合表示:中關 村創業大街是海淀區的一張創業名片,海淀置業將持續推進街區空間資源整合與街區景觀建設,不斷優化這里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以此激發各類創業要素充分融合 與聚集發展,讓這張名片更加的亮眼奪目。

   實際上,把一條完整的街區整合成匯聚創新創業各種要素,有機聚合在一個物理空間,這在全國是首例。回眸中國孵化器建設幾十年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歷程, 從高樓林立的園區、孵化器,到扁平化的街區,引導創業從高樓走向平面,從分割隔離的寫字樓走向融合交流的大社區。這次的意義必將影響深遠,萬眾創新大眾創 業的創業春天來臨。

第二章 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源自李克強總理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他指出,為了發揮中國近兩億各類專業人才和各類技能勞動者的聰明才智,形 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形態,充分激發蘊藏在他們身上的創業和創新潛能,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迸發出燦爛的火花,中國就一定能夠更快更好發展, 從而創造更多的價值,上新的臺階。

   實際上,2014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多次對大眾創新創業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發展的新動 力。2015年1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順應網絡時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

   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建設,既是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中關村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創新中心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李克強總理指示 在中關村的具體落地與勇敢先行,不僅僅是進一步深度挖掘海淀豐富創新資源,也是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還強化了中關村核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大增 強了核心區核心競爭力。

 

  “眾創空間” 

   隨著Binggo咖啡、飛馬旅、36氪、言幾又、創業家、聯想之星、天使匯、創投圈等19家創業服務機構相繼入駐,再加上已有的車庫咖啡、3W咖啡,中 關村創業大街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眾創空間”。為了實現從圖書集散地到智慧集散地的改造與升級,無數人與創業大街一起,一方面大力進行硬環境改造,對產權 分散、碎片化空間進行整合、再造;結合周邊環境整治。另一方面,軟環境升級,以打造“創新創業特色街區”為目標;聚集國內外知名創業服務機構、天使投資機 構,構建創新創業微生態。從“中關村協同創新服務平臺創新驛站”到“中關村智能硬件產業集聚區孵化基地”,從“北京市創新型孵化器試點街區”到“海淀區多 證聯辦服務窗口”,中關村創業大街一步一個印跡。

  首先,眾創空間,孵化畢業團隊此起彼伏,接連不斷。

  其中,車庫咖啡,作為不設門檻的創業者低成本辦公場所,不斷有新的團隊不定期“入駐”,除了十幾個“常駐”創業團隊,其他訪客不僅有大量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還包括關注創新和創業的媒體記者。目前,僅僅其會員俱樂部的孵化服務企業就有262家,近2000人。

  3W咖啡搬過來以后,已經開展了3期為期6個月的孵化服務,先后孵化畢業了40家創業團隊。

  Binggo咖啡入住以后,迅速組織了Binggo學社,半年多時間,已經服務創業企業150余家,其中學社成員企業90家,服務人數約5、600人。

  36氪,從開業第一天第一批入駐的4家團隊開始,目前“氪空間”三個月一期已經孵化三期畢業42家,全部拿到了投融資。

  ……

  整個創業大街,截止2014年底,入孵創業團隊400多個,超過60個海歸背景團隊,服務流動創業團隊數以千記,解決就業數以萬記。

  還有,僅僅半年多的時間,但是眾創空間里發生的故事,卻勁爆連連,沖擊不斷。

  創業大佬們也紛紛來到創業大街現場現身說法。

  8月27日下午,萬科王石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Binggo咖啡,與創業者們坦誠交流、直接對話,分享了自己作為企業家、探險家和學者的傳奇經歷和思想感悟。

  9月23日上午,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在中關村創業大街Binggo咖啡與現場100多位創業者分享了自己的"創業與夢想",直面創業問題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真知灼見。

  12月16日,33歲的Discuz教父戴志康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與現場創業者聊創業聊夢想。

  甚至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井宏,也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專誠為“在路上”的創業小伙伴講述夢想在路上……

  ……

  創業本身或許如一場馬拉松。2014第二屆創業馬拉松暨運動主題大會10月18日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舉行,來自全國的300多名創業者、創業服務機構和投資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其中,2014年風靡全球的ALS冰桶挑戰賽,入境之后很快挑戰上創業大街,36氪劉成城、3w咖啡許單單、創業家牛文文等大佬先后完成冰桶挑戰,并于8月21日組織街區的千人集體冰桶挑戰,傳遞對漸凍癥關注的同時鼓勵創業者冷靜創業。

   11月~12月,街區招聘季掀起的招聘狂潮,更是把轟轟烈烈的招聘引上全國。其中,中關村創業大街官方11月24日~12月10日組織了清華、北大、人 大等九所著名高校聯合宣講會。周伯通招聘、創業家雜志組織了12月12日“雙十二”創業企業招聘節,3000多家互聯網創業公司,預約求職者超過了 10000人。拉勾網投入500萬打造的12月8日~12月15日招聘風暴周,直接把這場招聘活動接力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三萬三千家企業在一個星期里一 起參與,堪稱迄今為止互聯網職場最大規模的招聘活動。

  ……

   實際上,點開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官網活動日歷,幾乎每一天都塞滿了街區多樣化的各種活動。從意向到簽約入駐,也許每一個入駐機構都在極力把工期壓緊,大街 日益高漲的熱情引得他們恨不得立刻展開自己的新旅程。在距離開街半年多的日子里,就在這里,線上線下活動438場,平均每周舉辦超過15場,參與人數超過 40000人……

   當然,作為重要基礎支撐的硬環境改造更是緊鑼密鼓在進行。從南、北廣場改造,到街區街面改造;從創業集裝箱、街區車棚安裝到街區導視系統調試;從昊海樓 到籍海樓……呵護中關村創業大街這片創業凈土的更多的是無數默默奉獻的人,繁重而扎實的街區、樓宇的硬件改造升級,房屋回租回購等等,累計投入近2億 元……

  資源的交互和思想的碰撞,創意和靈感的火光,帶來的是什么?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調研中關村創業大街時指出,青年人富有活力的創新思想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現在站在創業大街的正中間,靜一靜,就能傾聽到創業者的心音。

 

  創業新地標

 

  “這才幾天沒去,創業大街又變新模樣了!”關注創新創業的人們紛紛驚詫。

  這是一個真正草根時代,草根聚集崛起的的地方,往往充滿活力。中關村創業大街,200多米的街道上,從一號樓到十號樓,車庫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飛馬旅、36氪、創業家、聯想之星、天使匯等創業服務機構云集匯聚,吸引了大批的“草根創業”者。

   各家攜帶著各自多年的沉淀,迅速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展開了多樣化、專業化的創業服務,多重滾動效應疊加放大之下創業生態已經初顯。服務要素聚集,大家同臺 競技,逼使各家自練內功做足服務,也促使創業服務業態進一步升級和迭代。一個個融匯“線上+線下”運營模式,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的超級創業服務生 態圈正在這條街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令人充滿期待。正是創業大街正在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推動和促使創新創業在這里成為一種新常態。

  實際上,中關村創業大街幾十家機構創新型孵化器的實驗踐行,會同各級政府支持創新型孵化器發展的全方位政策措施,已經成為創新型孵化器發展的示范街區、北京市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的新地標。

   創業,在這里正觸手可及。手續上,各級政府化繁為簡、優先支持、多證聯辦,正在讓創業更實惠便捷順暢和親民;中關村創業大街聚集的各種創新創業要素,更 是讓創業者足不出街,就能獲取充足的“養分”。找辦公場地,這里有創業咖啡館;尋求資金,這里有投資人;招募人才,這里有各行各業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學習 經驗,這里有創業導師和訓練營。

  一條經典灰黑色的街道,一個激情四溢的創業火紅時代,已然成為一座眾志沸騰的城。

  類似納斯達克前人們經常合影留念的大屏幕,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幾塊超大LED戶外顯示屏也正在成為朋友圈的新寵。

   開街時間僅僅過去半年多,現在,在海淀區找個的士,說去“創業大街”,很多師傅一點都不含糊,直奔目的地。走在這條極具科技感、展示度、時尚感的創新創 業特色景觀大道上,將成為一種時髦。尤其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走在街上,稍稍留心,你會時不時看到一些年輕的母親,帶著小孩,在創業大街的創業集裝箱、街 面、樓宇、LED屏前等處合影,或許他們從心里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從小就植入創新創業的種子。

  許多創業者坦言,創業一路走來坎坎坷坷,風雨兼程。然而有一天,中關村創業大街令他們真正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足夠的豪情壯志,未來中國科技領域的下一個馬云、下一個馬化騰、下一個李彥宏很可能將會在這條街上誕生。

第三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

 

 

  一片自己的天空總是會不斷出現那片迷人般的蔚藍。離夢想越近,現實越是照亮夢想。盡管成功和失敗很遠也都很近,也許年少輕狂,也許少年壯志,慢慢地全是憧憬豪情。

  2014年3月1日起,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實施。2014,僅僅中關村新創辦企業已超13000多家……

   在創新創業、融合開放成為行業新常態的同時,專業化也是創服機構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全國第一條創業大街如何進一步保持領先并引領行業持續升級?如何從 集聚最前沿創業服務要素的業態領先到持續出現最優秀的創業項目領先,真正攜手共同打造最高效的服務生態、最先進的模式服務領先?從街到生態,從公司到平臺 再到平臺的平臺?

  理想在那里,路漫漫其修遠兮,唯獨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不斷前行。

  全國的創新創業熱潮

  2014年,因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譽為創業元年,這是一個國家第一次把創業提升到如此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北京,到武漢,從上海到深圳,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在僅僅10個月時間逼近300萬戶,注冊資本金近2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90%以上。據不 完全統計,全國天使投資案例數達2000個,投資金額超60億元人民幣,投資案例數量和規模均保持大幅增長態勢。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換發新版營業 執照、年檢驗照改為年報……一系列改革措施,激發了社會創業熱情,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分鐘就有7家創業公司誕生。創新創業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 趨勢和潮流正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奔涌流動。

  投資熱情高漲,創新創業熱潮澎湃。

   幾乎同一時間,上海、深圳、杭州、廣州、武漢、沈陽、青島、合肥等等多地各種創服項目結合既有優勢正在推陳出新急切跟進,甚至一些大學如中國地質大學、 西安外事學院大學生創業街也大張旗鼓開業運營。盡管很多時候還是僅僅停留在簡單物理空間的聚合,但是各地的熱情正一步步推動這股熱浪形成全國性的高潮。北 京在全國天使投資案例中占到半壁江山,已披露金額占全國五分之三以上。中關村自2000年始的持續海歸創業高潮終于迎來本土創業的井噴,繼續成為2014 年這場創新創業大氣漩渦的中心,而中關村創業大街正位于這漩渦中心的中心……

  一些創業者說,如果創業是馬,創服就是那鞭子,策馬揚鞭,共享盛世繁華。數朝的篳路藍縷,在這彈指一揮的瞬間,在無數創服人心里沸騰升華。

 

  世界的中關村創業大街

  中關村創業大街開街半年多來,一共438場活動,492次媒體報道,147波來訪,其中國際來訪15波……

   海外媒體十幾次直接報道,上百成千次轉載,世界對中關村創業大街的某種關注,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或許2014年的創業江湖,就在這里沉思。曾經有海 外人士坦言:中關村創業大街這里正在發生的事情,才是他們真正應該擔心的事情。一葉知秋,或許,正是一個創新創業的中國,才是一個真正魅力的中國,大眾創 業萬眾創新舉國創新創業高潮的到來,再次點燃了人才促進發展,知識改變命運,創新成就未來的熊熊篝火。

  “看見中關村的時候,他們的眼睛里不再有傲慢。”有過外交官工作經驗的老中關村人夏穎奇博士發現,外國人看中國的眼神真的變了。“這是中國創業的黃金時代,我們與硅谷的往來,已經從膜拜變為平等交流。”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如是說。

  自由平等、激情奔放、忘情創造、傾心創業,正在成為中關村創業大街追逐夢想和實現價值的典型人群特征。

  開放的創業大街,此時此刻,比任何一次都撩動青年的心。

  也許2015,愛他,就送他去創業大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