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一種態度,創新是一種文化。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國掀起熱潮的時候,西安高新區已經經過多年的耕耘,堅持走“自主創新、內生發展”的道路,形成 了創業、人才、產業三個“高地”。今天,就請讀者們和我們一起走進這片創新的沃土,探討其成為三秦創新典型的根源所在。
在西安乃至整個陜西,最具創新活力地區在哪里?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如果有人對此有疑問,那我們不妨直接用一組數據來說話。 這里的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6萬件,占到了全省約65%;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310億元,占全省約一半;由園區企業制定的國家技術標準多達360多項, 在全國高新區當中僅次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走進西安高新區,你會被這里無處不在的創新創業氣息感染,被勇于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所激勵。那么,這種氛圍從何而來?又如何被維持?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西安高新區進行走訪調查。
一問:轉化需要在鏈條上運行?
解讀對象:創途在XIAN
“這里不僅免費提供6個月的辦公空間、投資對接、創業咨詢、培訓服務等,還組織各種活動,讓我們有了和創業導師、行業專家交流的機會。”在高新區創業廣場 的“創途在XIAN”——一個由高新區創業園投資建設的專業服務苗圃期創業項目的眾創空間,創業者李春勇如是說道。去年12月,他的“智能快門”創意項目 通過評審,順利入駐。在這里,他組建了自己的研發團隊,成立了公司——西安茄子科技有限公司,今春就已開始小批量生產,創業迅速步入正軌。
“創途在XIAN”高效、低廉、便捷的服務,讓李春勇堅定了在此創業下去的信心。事實上不只是他,“創途在XIAN”自去年十月投入使用至今,已吸納創業 項目團隊41家,創業人員百余人。除此之外,在高新區軟件園的移動夢工廠、西安光機所孵化器等孵化載體內,也有著眾多的年輕創業者,正在盡情發揮聰明才智 和創業熱情。
“創途,就好比一個新開業的餐館,我們是廚師,要聽顧客對每一道菜的點評,以便不斷摸索、改進。”創業中心負責人表示,創業需要有一個過程,而“創途在 XIAN”就是一個聚人、聚智慧、聚資金的地方。伴隨著“創途在XIAN”的正式運行,高新區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為鏈條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體系成 型。
隱藏在“創途在XIAN”這一科技成果轉化模式背后的,是高新區成立伊始就對一直困擾我國科技發展的一些問題的思考。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又如何讓科研成果 轉化成現實生產力?怎樣讓成果轉化為各方帶來真正效益?這些問題一直是我國科技發展的瓶頸。20多年來,高新區經過不斷探索,總結出一條特色明顯、穩健發 展的新模式,那就是充分利用西安高校和眾多科研院所,以及人才密集、科研基礎雄厚、創新科研成果大量涌現的基礎優勢,著力統籌科技資源,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和產業化,走自主創新、內生增長之路。
具體說來,西安高新區的科技創新體系主體架構由1個核心、2個重點、3個支撐構成,即“1-2-3模式”。1個核心指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核心業務,2個 重點指以知識產權和科技金融為工作重點,3個支撐:一是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支撐,以高新區創業園、人才中心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引進、人才創業、企業孵化等 公益性創新創業服務;二是市場化科技服務支撐,以西安科技大市場內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代表的商業化、專業化科技服務;三是以高新區為主導、省市區聯動的配 套政策服務支撐。
據悉,自成立以來,得益于各類科技創新體系,高新區已累計注冊企業數超過3萬家,85%都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100家。實施科技 小巨人培育計劃,經認定的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260家,占西安市的70%。到2014年底,過百億元的企業超過20家,過億元的企業突破400家,位居全 國高新區前列。
二問:有基金支撐融資不再難?
解讀對象:西安金融家咖啡
企業發展過程中碰到最多最難的問題是什么?在記者本人對于企業的采訪經歷中,十有八九的經營者的回答都是資金問題。特別是對于科技型企業,只有借助于資本之翼,科技才能發揮市場作用。
3月18日下午,在西高新創業園舉行投資開放日首場活動上,聚集了很多年輕的面孔,他們大多數是剛剛入駐“創途在XIAN”的創業團隊。初創項目前來,是 因為這一次活動邀請的投資人正是西科天使基金。眾所周知,天使基金專注于做早期投資,而西科天使基金正是西北地區第一只專注早期投資的天使基金。西科天使 基金依托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和創新優勢,專注于投資光電信息、先進制造、軍民融合產業中具有高成長潛力的項目,通過發掘和培養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孵化科技 創業企業,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為了給更多的優質項目早日融資,快速成長,今年2月上旬,“西安金融家咖啡”正式在西安高新區綠地中心開業,作為陜西省首家眾籌金融家咖啡館,其開創了金 融資本運作的新模式。同時,高新區積極創新活動方式,成立了金融家沙龍、高新區企業家金融俱樂部、融資咖啡俱樂部、小微創業項目預孵化——比如上文所提到 的“創途在XIAN”等新的項目路演融資場所,為各類中小微企業提供形式豐富的金融服務平臺。
如果說中小企業剛創立時的融資大多數得依賴天使基金的支持,那么當企業的發展步入正軌之后,互聯網金融和資本市場融資則擔當的是為企業保駕護航的使命。 2014年12月23日,西安高新區聯合平安銀行,推出了我國第一款基于政府征信平臺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橙e稅金貸”。該產品依托高新區信用平臺所 提供的官方數據,評估一個企業的信用價值并給予放貸。推出不久,高新區科技企業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在高新區信用與金融服務平臺注冊,成功獲 得600萬元純信用類貸款。據統計,“稅金貸”產品網上推出以來,已為近20家中小科技企業提供純信用貸款近5000萬元。
此外,在資本市場融資方面,目前高新區已形成從種子基金——天使投資——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并購重組基金等全鏈條股權投資服務于企業發展的 各階段。2014年各類股權投資基金為中小科技企業風險投資超過12億元,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壯大。目前,英國貝恩資本、KKR、美國硅谷Amidi 風險投資公司、招商科技集團、延長基金、賽領資本、朱雀投資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在高新區的基金合作項目都已進入最后簽約階段。
三問:創業有活力服務要跟上?
解讀對象:高新區政務大廳
“封裝測試項目再次創造了同類項目建設的‘‘陜西速度’,’,是三星與陜西省是三星與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共同努力合作的結果。”。”44月14 日,在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封裝測試生產線竣工儀式上,三星電子非終端部門半導體事業部社長金奇南對省市有關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陜西速度”與“西安效率”的背后是服務意識的轉變與服務效能的提升。為了加快三星項目建設,使其盡快竣工投產,省和西安市政府有關部門簡化辦事流程、提 高辦事效率、全方位提供服務。作為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落戶地的高新區,也秉承“創新有為、開放包容、務實擔當、追求卓越”的高新精神,與三星通力 合作,創造了一個個項目建設的“奇跡”。
不得不承認,類似于三星電子項目的眾多建設和項目倒逼了高新區市場環境和投資環境的改善。而環境的改善,又反過來促進三星電子繼續在高新區進行投資。所有參觀或采訪過高新區的人,都會對西安高新區的體制與機制創新能力印象深刻。
位于錦業路上的政務服務中心是高新區對外服務軟環境的主要窗口。自2009年成立以來,這里已入駐部門25個,設有99個服務窗口,平均每天辦結各類審批 服務事項7000多項,服務對象3000多人次。2012年4月1日起,高新區管委會對工商、稅務、代碼等服務項目實施“零收費”規范化管理。當前,高新 區政務大廳的99個窗口共為企業提供303項服務。高新區的發展活力,為企業營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和氛圍,在這里也可見一斑。
不同于舊體制的政務環境,西安高新區形成了以企業為中心的管理體制、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小政府大服務的文化氛圍,并建立了周到細致的科技企業孵化機制。 目前擁有科技企業孵化器23家,累計孵化畢業企業1000多家,在孵企業2000多家。當前,西安高新區每個工作日平均新設立13家科技企業,至少有4項 科技成果實現轉化。
在對于企業的管理上,針對科技企業不同成長階段,高新區在政策引導培育、科技信貸扶持、科技保險保障、創業投資發展、資本市場利用、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數據不會騙人。體制上的改革和創新,使得高新區的經濟發展紅利更加凸顯。2014年,高新區完成企業總收入11070億元,位居全國高新區第三位;進出口 總額達到1180億元,約占全省80%;對國家和地方的財政貢獻超過600億元。可以預見,在中央提倡簡政放權的宏觀背景下,高新區對政府自身的率先改革 定會為自己的繼續發展埋下更大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