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小型玩具和擺件。
“把旁邊紅色原材料輸送到上方的白色盒子里,對它進行加熱和融化,然后將原材料選擇性地涂在下方工作臺上,它們會自動冷卻,只要2-3個小時,我們就能得到展臺上這些小型的玩具擺件了。”9月2日下午,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組織的媒體團來到中關村(000931,股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各式各樣的3D打印產品引起了中外記者的濃厚興趣。
在展臺的一側,陳列著一架巨型的“眼鏡框”。事實上,這是由3D打印技術制造的飛機零件,這項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突破了飛機鈦合金大型整體主承力結構激光成型工藝等技術,獲得2012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目前,已有30余種該構件在艦載機、大型運輸機、C919大型客機、四代機等多種型號飛機中獲得應用。
除3D打印外,大數據、分子育種、生物科技、新能源利用等也都是中關村創新成果的“拿手好戲”。據中關村管委會委員劉航介紹,2014年,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3.6萬億元,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40%;截至2015年4月30日,百度、京東、京東方、信威、聯想等6家企業市值過千億元。同時,中關村的全球影響力也不斷擴大,截至6月底,中關村上市企業總數278家,與硅谷上市公司數量基本持平。在移動互聯網、4G通信、高端顯示等領域,中關村也逐步掌握了話語權。
3D打印的飛機部件已經應用于多種機型。
據了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中關村也將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石家莊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產業基地、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海淀園秦皇島分園等合作項目都在推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