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清晨,記者來到承德。初冬的塞外山城,天高云淡,清風徐徐。而此刻的承德,其實也正處在京津冀大數據產業建設的“風口”,吸引著國內乃至全球大數據行業巨頭的目光。
作為“京津冀大數據走廊”的一個重要節點,承德市憑借自己特有的地質、自然條件和綠色能源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規 劃了完整的綠色大數據產業發展藍圖。今年8月17日,承德市與中關村管委會簽訂協同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共同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截至目前,承德已吸引 中國電子、戴爾、中興、浪潮等20家大數據產業鏈機構、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總投資額達320億元。預計到2020年,承德大數據產業可實現直接產值500 億元以上,帶動相關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
行業巨頭“云”集承德
如今,大數據、云計算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廣闊藍海。11月17日,記者在承德市高新區管委會看到,辦公樓門口兩側已經分別掛上了“中關村互聯網文化創意產業園”、“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承德展示中心”兩個新牌子,這是11月13日剛剛揭牌的。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在承德的大數據項目經理,劉倩自今年7月以來,每一、兩個星期就往返一次北京、承德。“中國電子集團承 擔了《承德綠色大數據產業規劃》的制定項目,已經定了一版稿,我們11月11日在北京邀請院士專家論證,順利通過了,現在正根據專家提的意見進一步豐富、 細化內容,我們在承德開展的的軟件產業生態園、智慧城市、電子政務等項目都在進行中。”劉倩說。
“我們管委會正在把自己的辦公大樓騰出來讓給北京過來的企業,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已在9樓入駐,聯盟內幾家企業今天下午將正式在承德辦理公司注 冊。一座投資2.6億元,面積3萬平方米的新中關村大廈正在規劃設計,土地使用權已經辦理完畢,兩年后完工。”承德市高新區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孫家春介 紹。
在承德聯通公司機房內,技術人員張繼偉告訴記者:“為了讓北京大數據企業更快地落地,我們把四層樓空間300平方米機房及辦公用房,提供給安云公司建 設大數據中心,可投放1000個機柜,昨天新安裝了低壓電器設備,已經具備了使用條件。” 安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魏東介紹,該公司看好承德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2014年已把總部搬到了承德,安云是戴爾(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今后將在 承德部署戴爾云平臺,建設戴爾安云大數據實驗室及戴爾大數據培訓學院,計劃建成總量為2萬機柜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及2萬平方米配套設施,總投資33.5億 元。11月底,該公司將部署首期100個機柜,第二期設備2016年3、4月份部署完成。
此外,位于承德縣的世欣藍汛大數據產業園項目投資60億元,主要建設IDC數據中心機房及其配套設施,機柜規模約為2萬個,已完成工商注冊及稅務登 記,預計年底進駐,2016年4月開工建設;承德與華唐中科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合作建設的以呼叫中心為主營業 務的承德服務外包產業園,預計到2020年,客服呼叫中心可達3萬坐席,直接帶動就業5萬人,年產值20億元以上。目前該項目1000坐席設備已經安裝完 畢,其中200坐席正式運營;北京數海科技與承德市國控集團合作建立全國首家數據資產證券化的服務機構-河北京津冀數據交易中心,力爭在5年內建設成為全 國最大的數據交易平臺, 全國首個數據交易集聚區,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
青山綠水涵養綠色產業
今年以來,承德市與北京大數據產業的合作陡然提速。
承德工信局副局長趙雪崗向記者介紹說,國家工信部在產業發展規劃中,將承德納入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去年我省與北京市簽署的京冀“6+1”合作協 議,也將承德納入“京津冀大數據走廊”總體規劃。這與承德的環境和區位優勢息息相關,承德市地處北寒溫帶,空氣優良,水源豐沛,有3360萬畝林地面積, 年平均氣溫低于9℃,地質結構穩定,自然災害風險低,且清潔能源發電量占一半以上,境內有灤河、潮白河、遼河、薊運河四大水系,年自產水量37.6億立方 米,是華北地區水源最充足的區域。強大的能源、水源優勢,非常適合發展綠色大數據產業。
大數據產業需要布設動輒萬臺規模的服務器、機柜,屬于高耗電、耗水產業,水價、電價是其重要成本。中國電子集團承德大數據項目經理劉倩認為,正因為北 京的電、水、用地成本越來越高,而且北京將不再審批數據中心(IDC)建設新項目。更重要的是,有京津冀協同發展、承德建大數據產業受國家政策支持的大背 景,吸引越來越多的大數據產業項目是順理成章的。
據悉,承德市大數據產業將以中關村大數據核心創業園、中國電子生態軟件園為基礎,著力構建雙園、八中心(承德云計算中心、綠色大數據中心、大數據人才 培訓中心、大數據孵化中心、大數據產業研究中心、大數據產業服務中心、大數據交易中心、呼叫及服務外包中心)、三平臺( 信息安全平臺、宣傳推介平臺、企業融資平臺)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力爭到2020年,實現直接產值500億元以上,帶動相關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 由此,大數據產業成為承德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目前承德市已與戴爾、中興、浪潮等20家大數據產業鏈機構、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總投資額達320億元。還有一些暫未簽約的意向合作企業,包括九次方、天地通、騰訊等,共涉及項目30個,當前各個項目正穩步推進”。 趙雪崗信心滿滿地說。
記者了解到,承德市制定了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系列優惠政策,在土地、能源、供水、寬帶、資金方面給予有力保障。如規定落地的大數據企業投入運營后執行 大工業電價,對超大型數據中心(大于等于10000個標準機柜)建設項目優先列入大用戶直供電范圍;對自用寬帶超過100兆/秒的企業租賃費,超出部分市 財政給予3年適度補貼;設立專項資金,每年各安排不少于5000萬元用于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對大數據企業員工,按其個人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給予60%- 90%的獎勵。對總部遷至承德或者在承德設立區域性總部的,由政府按投資額給予一次性資金。
趙雪崗說,承德處于“一市連五省”的有利位置,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京沈高鐵承德段預計2017年底開通,到北京用時40 分鐘,為承德吸引人才提供了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另外,明年承德的網絡總帶寬在當前260G的基礎上,將再增加320G,給予大數據產業有力的支持。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承德正憑借大數據產業建設,搶占轉型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