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中國經濟論壇于2015年12月18日在北京舉行。中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蔣海軍出席并發表演講。
由中國經濟周刊、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經濟論壇”于2015年12月18日在北京舉行。中關村(12.42, -0.26, -2.05%)政策研究室主任蔣海軍出席并發表演講。他表示,在過去的工作中,我們更多承擔了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的角色,在未來的五年,我們感覺,可能功能的定位要有所轉換,要成為全面創新改革的試驗田,要成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一個創新的源頭、基地。
以下為演講實錄:
蔣海軍:非常感謝大家,本來我們郭洪主任或者楊建華主任會親自參加今天的會議,到年底了,臨時有其他重要工作,來不了。我就代表他們兩位領導,結合今天的會議主題,談一點感想。
中關村,大家都很熟悉了,大家也非常關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一直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經過近30年的發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 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怎么看中關村現在的發展態勢,怎么在國家的創新發展大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也在不斷地反思審視自己。我們根據“十二五” 期間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作為個人觀點,我有一些中關村發展的變化,一些小的總結。我的體會,在“十二五”到“十三五”承前啟后的時點上,中關村發展還是 表現出一些新的特征。
首先,從發展態勢上來講,我們感覺,過去我們更多的是一種跟跑者的角色,經過“十二五”的發展,我們目前已經看到了我們在某些領域并跑者和領跑者的跡象已經出現了。這是在發展態勢上。
在發展的功能定位上,我們感覺,過去的五年,我們主要更多的強調是要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目標邁進、前進、進 軍。在過去的工作中,我們更多承擔了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的角色,在未來的五年,我們感覺,可能功能的定位要有所轉換,要成為全面創新改革的試驗田,要成為 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一個創新的源頭、基地,要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引領科技創新中心,在未來五年里面要實現這個目標。
從發展目標的設計上來講,我們也感覺到,過去的發展過程中,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還在關注它發展的規模、發展的結構的一些優化,未來的五年,可能主要聚焦在發展的質量、發展的效益、創新的效率等方面要下功夫。
從發展的路徑方面來看,我們過去主要還是更多地關注怎么樣通過改革釋放體制內的活力,培育市場的新動力。未來的五年,我們可能更多的依靠市場需 求來拉動創新,通過科技的創業來帶動創新,通過資本的驅動來實現創新,通過政府,尤其是市場化的服務來促進創新。這是一個新的變化。過去我們可能主要的關 注點在中關村北京地區這個小區域的循環,一個循環發展,整合小區域的創新資源比較多,在未來的五年里面,我們可能更多的轉向在更大區域內,首先是京津冀協 調發展過程中,在全球的范圍內整合利用創新資源,提升我們的原始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在這方面要更多地著力。
從環境的營造上來講,我們下一步更多的在更大尺度上來營造構建一個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
從創新治理的方式上,我們可能過去還更加突出的是政府在政策創新方面營造政策環境方面下的功夫比較多,下一步可能更多的是實踐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聯合創新治理格局方面,這方面更多地轉變我們的政府職能。從各個方面對自己有一個初步的審視。
在未來的五年里面,我們也覺得有很多發展機遇,首先,從國家來講,把創新驅動發展擺到國家發展全局的位置,又推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這些對中關村來講是難得的機遇。我們覺得,機遇主要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
一是,推動全面創新改革,我們前些年也搞了很多改革,全面創新改革早就有探索,一直感覺到體制機制方面束縛,就是推不開,現在迎來了新的機遇。我們過去也講在更大范圍內來引導構建一個新的更大尺度上的創新網絡。
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體制機制一體化這個機遇,我們覺得非常好。過去尤其是習總書記把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作為北京的核心城市定位明 確以后,我們覺得進一步把中關村的創新功能做強,我覺得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把一些成果轉化,把一些一般的產業發展的布局可能在更大范圍內實現。
在未來的五年里面,我們在推進工作中,也會把握幾個原則。首先是爭取國家的統籌,我們覺得今天的主題是打造國家級的創新中心,離開了國家的統 籌,我們覺得中關村自己獨立是一方面,但是感覺到很多工作也不可能實現。國家統籌,國家力量的統籌,已經從世界各國的發展趨勢來講,也是一種潮流,各國都 推出自己的創新戰略。
第二個就是創新引領。這個就不用多展開說了。第三個,要堅持市場主導。我剛才在前面已經提到了,市場主導永遠是推動創新的一個基本原則。第四個,注重融 合。過去五年我們更多談的是協同,搭建各種協同創新平臺,產學研的協同,央地的協同,軍民的協同等等很多方面,根據現在的發展趨勢,現在“融合”二字,我 們感覺到必將取代“協同”二字,融合就意味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創新的各個環節,在新興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都表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現資源的最 大化整合,最大效率的利用。
最后,我們還是覺得改革強基,改革是永遠的動力,而且新的改革一定要找到新的終點。過去的改革可能更加側重于對體制內的活力和動力的一種釋放, 這項工作在未來的相當長時間內還要繼續做,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現在我們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要求我們適應我們政府的監管政策,政府的監管理 念要適應新的形勢的發展需要。
我們在構建融合創新平臺過程中,更加強調市場化的平臺,還有一些區域創新合作,還有軍民融合創新的一些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這都是中關村下一步關注和力求推動的一些重點改革領域。我簡單匯報這么多。不對之處請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