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崔彩鳳報道](http://i7.hexunimg.cn/2015-12-28/181457881.jpg)
原本與現代商業或科技不在同一頻次里的舊廠房,如今變身成為極富現代感的工作場所——夢想加聯合辦公空間;曾經泥濘不堪的青龍胡同,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青龍胡同文化創新一條街……這就是中關村(000931,股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東城園帶給人們的驚喜。
近年來,中關村東城園采取“騰籠換鳥”的策略,將舊廠房、舊院落作為改造、利用的對象,植入文化創意產業基因,打造胡同里的創意工廠,探索出一條在保護古都風貌前提下,發展文創產業、促進城市有機更新的新模式。
通過落實科技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產業促進政策、北京市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北京市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政策、中關村“1+6”自主創新政策以及東城區特色產業扶持政策,中關村東城園已成為創新創意企業創業、成長和發展壯大的孵化家園。
一批文創企業萌芽生長
據北京市東城區鐘雄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司徒曉楠介紹,中關村東城園的企業總量大約5.6萬家,其中80%為文創企業。
在這里,借助中關村東城園6年多的綜合政策扶持,光線傳媒(300251,股吧)從50人的團隊發展成為700人,營業收入從8000萬元快速上升至10億元以上;當當網、中文在線(300364,股吧)、天脈聚源、大麥網等企業在中關村東城園的孵化和培育下,逐漸成為行業龍頭,成為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明星企業。
與此同時,一批批新的中小企業選擇在這里落戶,依靠中關村東城園的孵化,慢慢成長為行業里的黑馬。妙計旅行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企業。
2014年1月,工程師出身的張帆創 立了妙計旅行,僅僅1個月后便獲得了3W創業基金的200萬元天使投資資金。2014年8月,妙計旅行獲得了6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此時距離網站上線內 測還有1個月。2015年2月,妙計旅行的網頁和移動端App同步上線,7個月后在只有幾千個內測用戶的基礎上又迎來了由BAI領投的2000萬美元B輪 融資。
據介紹,按照傳統的出境游方式,一次出境旅行平均要閱讀12篇游記,瀏覽235個網頁,翻看2045條評論,做出30個購買決 策。除了高額的金錢花費外,近300小時的時間成本也讓不少人難以承受。妙計旅行恰是瞄準了行程規劃這一痛點,試圖利用大數據和智能化技術為用戶一鍵打包 可供購買的旅游產品。正是由于精準擊中了行業痛點,即使在資本寒冬的當口,妙計旅行團隊也未遭受到融資之困。據中關村科技園區東城園管委會副主任韓樹凡介紹,妙計旅行目前的市場估值已達到1億美元。
舊廠房院落變身創業搖籃
企業的成長需要養分和陽光,作為企業成長的土壤,大量的文創孵化器在中關村東城園聚集。目前已形成了涵蓋創新創業孵化、早期投資、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社區、創新創業媒體的創新創業服務新業態,以及產業聯盟等新型社會組織。
走進北京市東二環雍和宮旁的夢想加聯合辦公空間,你會發現,這里沒有前臺,出入門禁不用門卡,而是手機,不論是訪客還是辦公者,都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自由進出。
據夢想加聯合創始人王曉魯介紹,在他們研發的智能辦公系統里,夢想加實現了無人化管理,這就解放了行政人員,解放格子間,訪客不須前臺的接待,辦公室只 需用手機預定,網絡、打印、付款、娛樂及生活全覆蓋。不僅如此,曠闊的露臺,色調適宜的時尚設計,辦公椅“男女有別”……夢想加的環境和細節樣樣契合當下 年輕人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尤其是“90”后對于新工作場所的想象。
據介紹,這個聯合辦公空間還沒開業便迎來了十幾個團隊及上百名創業人員。除了辦公地點,夢想加還為企業提供各方面的生活服務,如社保、招聘、法律、人力等,幫助企業對接相關機構。
走出夢想加,步行兩三分鐘,便能見到隱藏在歌華大廈、雍和大廈兩座大型寫字樓后的“青龍”。
誰能想到,一條曾經步行都困難的胡同,如今已匯集并培育了湯圓創作、快創學院、和咖啡、東方嘉誠、歌華DSC設計孵化器等19個“胡同創意工廠”,吸引了1600余家文化創意企業入駐。
據了解,東城區投入3000多萬元,對青龍胡同的舊廠房、舊院落進行了小規模、漸進式的改造,將高附加值、有特色、成長性好的文創企業有機地植入胡同空 間,打造“胡同創意工廠”。如今的青龍胡同已變身青龍胡同文化創新一條街,成為創客們的樂土。投資人與創業者在新開業的和咖啡里將創意變為商業實踐;漫畫 家、網絡寫手在湯圓創作里將靈感變現為文化產品;設計大師在歌華大廈分享國際藝術的價值;創業者在東方嘉城、藏經館11號得到資本、創業指導等全方位孵 化。
其中,作為“胡同創意工廠”代表的東方嘉城是北京市科委授牌的12家眾創空間之一,“資本+服務+空間”三者結合完美打通了眾創的 價值鏈條;藏經館11號作為科技型創業孵化器,不僅提供創業孵化平臺、創業政策指導,更是定期舉辦項目分享、產品展示、大師分享、跨界交流等活動。
距這條小胡同幾步之遙,東城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東信文金等投資機構,國華文創融資等擔保公司,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歌華以及中文在線等文化名企聚集在一起,涵蓋文化演藝、設計服務、影視傳媒、數字科技等九大類別文化創新發展所需要的主要資源。
文化與金融結合助企業騰飛
文化與科技融合,有助于打造文化發展平臺,拓展文化發展空間,轉變文化發展方式,增強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文化產業呈幾何級增長。
中關村東城園的金融機構數量和規模相當可觀。單單一條青龍胡同里,就有著眾多不同形式的金融機構和基金等資本資源,包括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 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北京銀行(601169,股吧)等各大銀行,東信文金、厚德雍和資本等投資公司,國華文創融資、北京文化(000802,股吧)科技融資等擔保公司。除了這些金融資本公司,青龍胡同還聚集著數十家基金公司,這些金融機構為文化創新籌備了原始金融資本。
不過,由于文化創意企業輕資產的特性,以及行業中小企業居多,且缺少完善的信用評級體系和專業評估公司,缺乏有實力的擔保人,這些特點決定了其很難以傳統模式進行融資促發展。
作為北京市文資辦的下屬企業,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利用擔保增信功能,拉動銀行信貸資金投放到文化創意產業。針對這一細分市場,該公司根據文 化創意企業經營與融資特點,推出20余項各類擔保產品,包括特色文化科技產品、小額擔保產品以及普通類融資擔保產品等系列。文化科技擔保的成功案例涵蓋了 文化創意產業的諸多領域,典型案例包括為一家民營傳媒企業提供超過2500萬元的集合信托買斷擔保,為運營某知名音樂節的文化發展公司提供100萬元1年期流動資金貸款擔保等。
為了延伸金融服務鏈,文化科技擔保還發起設立了北京龍德文創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定位為北京市文化科技產業專業投資基金管理機構,配合擔保公司為企業提供整體金融服務,成為擔保公司金融配套服務的重要一環。
司徒曉楠表示,作為文化強區,東城區給予文創中小企業較大的金融支持力度。如在企業項目獎勵、貸款貼息方面,不超過銀行利率8.4%的部分,東城區可以為企業貼息一半。在上市獎勵方面,中關村東城園可為企業提供總額達250萬元的獎勵。
文化是內涵、科技為手段。據介紹,東城園將努力建設成為文化軟實力強勁、服務經濟發達、公共服務優質、城市運行高效、人居環境和諧的首都文化中心區和文化產業核心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