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的地盤到底有多大 你可能永遠也算不清

日期:2016-01-10  來源:搜狐公眾平臺
[字體: ]

 

  上月 30 日,北京市海淀區、天津市南開區、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的幾位政府官員,成為了一次創業大賽啟動儀式的特殊嘉賓。

  以上地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中關村 e 谷”園區進駐。中關村 e 谷是負責把中關村模式和服務理念輸出到北京以外的全國其他地區,特別是相對不太發達的地區的專門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有兩個:為當地企業對接中關村優勢資源、幫助中關村企業在外地落地。

  海淀的中關村

  本次名為 2016“云上創客”的大賽持續 6 個月,將走遍全國 10 余個城市,舉辦論壇、路演等十多場專題活動。活動主要面向 AR、VR,人工智能技術,機器視覺技術領域,為參賽項目提供從元器件芯片物料、PCB 打樣、原廠開發平臺技術支持、創業機構孵化、創業資本、眾籌平臺一條龍免費服務。

  在所有與會官員中,作為“主場”,海淀區政府說得最多。代表海淀區政府闡述創業創新政策的,是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科技發展處處長付曉明。

  付曉明在講話中提到了 face++,這是應用在支付寶等產品當中的人臉識別技術,因為該公司在海淀區,所以處長對其如數家珍。同樣,小米盡管現在已經在帝都設有多個辦公室,依然可以算作是“海淀的兒子”。

  “我們海淀為推動智能硬件產業做了幾件事,”付曉明總結道,首先是聯合中關村管委會推出了促進智能硬件產業發展的 29 條政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其二”:

  “其二,我們在清華大學東門正在打造一條中關村智造大街。凸顯我們跟深圳的區別,我們是通過智力成果的轉化、技術的轉化、商業模式的轉化,來推動我們海淀的技術變成財富,知識變成財富的過程。”

  中關村智造大街 1 月 6 日已經完成了第一批入駐企業簽約。其特色和創業大街類似,包括企業、孵化器、場地、做樣機用的打樣服務平臺等一系列的服務機構都聚集到一條街上,在那兒形成一個小的生態體系。

  搞得好的話,創業大街之后又一個新的北京一日游景點即將誕生。

  齊河縣的中關村

  另一個受到普遍關注的政府官員,來自最小的一個地方——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

  “你們作為地方的縣來參加這次大賽,我想了解當地的創業現狀是什么樣一個情況?跟一二線城市來比的話,你們的獨特性是什么?還是你們覺得瓶頸在哪里?當地政府對創業支持是呈現什么樣一個特點?”

  記者提出連珠炮一般的問題。而齊河縣副縣長李彬彬女士的回答,相比付曉明處長而言,就淳樸得多了。

  “我們德州是作為京津冀三個省以外,唯獨納入協同發展的一個城市。齊河又是德州市整個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也是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

  “我們現代農業的發展,是第一個在國內整建制地農林牧副漁、黃河三寶等等。在工業上我們還是以鋼鐵、綠色化工,包括新能源汽車、高端食品、生物 醫藥這幾大產業集群。前一段時間剛剛有一個做高鐵項目的在新三板上市。在第三產業上,我們還更側重于現代服務業,比如現代物流、倉儲,我們有京東在山東的 陸運倉儲基地;再一個是旅游業,我們有歐樂寶(音),是德國的。”

  主要做汽車、高鐵等等的縣,雖然說作為一個縣而言的確能量不小,但好像跟最近大家常說的那種科技創業,差的還是遠了點兒。好在中關村 e 谷對他們輸出了中關村模式。齊河縣和 e 谷一起在齊河高新區打造了一個以創業孵化為主的基地,所以才被納入本次大賽的參與者中。

  在海淀之外的其他省市,e 谷要來地以后,統一執行其所謂“624”服務體系,“帶動京津冀乃至全國的產業協同發展,為政產學研用一條龍的技術轉移尋找到務實創新的可行路徑。”

  翻譯成白話也很簡單,大致是這樣:e 谷對地方政府說:“給我地和錢,我給你人、企業和科研實驗室”;對創業者說:“到二三四線城市創業有優惠”;對大學說:“你們學生實習都到我們這來”。而 e 谷能撮合這些,靠的正是它要傳播的“中關村模式”。

  截止目前,e 谷在全國運營管理了 10 個孵化基地,總面積達到 40 萬平方米,先后有 1500 余家團隊入住,其中成功孵化企業 560 余家,解決 12800 余人就業。他們在南京、西安、中山、貴州等地的項目也即將啟動。

  李彬彬說,

  “作為縣域經濟對產業內部的升級,本次大賽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能夠為我們齊河搭建一個平臺。創新創業最關鍵的瓶頸就是平臺,因為從想法誕生到產業化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過程,這個產業過程不是哪一個參賽者能夠單獨解決的,它需要政府、企業聯合搭建一個平臺。”

  e 谷董事長姜珂插話說:

  “他們很敏銳,大賽還沒開始,已經把第一個演講的創業者挖到他們那兒去了。這是在我們北京孵化的產品,把量產基地放到齊河了。”

  遍地都是中關村

  動點所在的 751 北京時尚設計廣場,旁邊緊挨著電子城園區。這兒可是酒仙橋,是 798,而這也是中關村的地盤。

  在地鐵 8 號線穿越的北京中軸線上,翻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到西小口站下車,還有一個地處偏僻的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兩年時間已經從荒無人煙的地方,變成豌豆莢等數家公司總部所在地,旁邊還有一個拔地而起的商城、餐飲城,和一家五星級酒店。

  在中關村核心區繼續往北的上地區域,百度、聯想、網易的新大樓比鄰而居。新浪和網易都將從目前的核心區搬遷到這個地方,目前還不通地鐵,為了集 散突然涌到一條狹長公路上的通勤人流,新開了好多來自企業、公交和滴滴的班車,其中一趟通勤公交的首班車時間是下午 5:30 開始。據說今后這里一定會有地鐵站,而今后就不知是幾年后了。在那之前,西二旗站的壓力還將無限上漲。

  中關村曾經僅限于北京版圖左上角的幾個街區,而如今幾乎沒有人說得清它的實際版圖。除了現在已經是多家網絡巨頭總部和創業大街所在地的核心區以 外,海淀其他地方只能被叫做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海淀園”。這是因為至少還有“東城園”——在雍和宮;“朝陽園”——在酒仙橋;“西城園”——在廣安門;等 等。而 e 谷的出現更是把整個中關村的外延無限擴大,以至于全國各地,只要是包括政策、經驗、資金、技術在內的一攬子的“中關村模式”所到之處,都會變成“中關村” 的領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推薦閱讀
精彩推薦
商城打折熱賣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