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日期:2016-01-12  來源:科技部
[字體: ]

2015年,中關村示范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在全球創新坐標系中找定位,主動 引領支撐國家創新戰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持續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呈現勃勃生機,以“新技術、新經濟、新金融、 新機制”等為代表的“新中關村現象”引領全國,實現十二五勝利收官,為十三五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奠定堅實基礎。5月,李克強總理到中關 村創業大街視察,充分肯定中關村生龍活虎的創業局面;10月,李克強總理出席在中關村舉行的首屆“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主會場活動,為全國創新創 業者站臺,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
一、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培育創造新的增長點,主動適應、引領新常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預計全年企業總收入超過4萬億元,同比增長12%以上,比“十一五”末實現翻 番;科研活動日趨活躍。1-10月企業內部科技活動經費支出958.6億元,同比增長19.7%,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分別同比增長20.9%和 37.1%;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1-10月, 6+4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總收入20427.1億元,占示范區的72.0%;現代服務業實現總收入15819.2億元,同比增長8.0%;創業創新活躍。 1-10月新創辦科技型企業19348家,同比增長23.4%。
二、深化全面創新改革取得新突破
   深入探索有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當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田。一是一系列全面創新改革頂層設計相繼出臺。全面落實《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 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和《關于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等決策部署。全面參與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區總體方案設計,推動外籍高端人才永久居留資格程序便利化試點等4項國務院新試點政策在中關村全面落實。二是一批系統性的重大改革舉措在中關村先行先試。 如在國家工商總局支持下,出臺《關于促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工商19條),開展工商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開放企業名稱數據庫 等多項改革;在國家食藥總局支持下,出臺《關于支持中關村食品藥品監管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事項的批復》(食藥12條),設立中關村審評分中心綠色通道,開 展“研產分離”等改革試點;在公安部支持下,開展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改革,在設立中關村外籍人才出入境辦事機構,降低外籍人才辦理簽證、獲得工作居留許可 和永久居留資格門檻、建立市場化人才引進機制等方面開展探索等。三是科技體制改革試點深化實施。研究制定了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試點方案、中關 村促進軍民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辦法。
三、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新經濟體系初步形成
  瞄準全球 前沿科技發展趨勢超前布局,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打造中國新經濟的發動機。一是協同創新平臺和前沿技術創新成果豐碩。形成了以成果轉化平臺、公共技術 服務平臺、企業協同創新平臺、大數據服務平臺為主要構成的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量子通信、智能機器人、精準醫療等前沿技術領 域催生一批自主創新成果。如百度推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暴風影音推出基于虛擬現實的暴風魔鏡等。二是經濟結構高端化發展趨勢明顯。全方位培 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聯合科技部火炬中心印發實施《國家高新區互聯網跨界融合創新中關村示范工程(2015-2020年)》,全面對接支撐 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中國制造2025。支持組建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建設智能硬件聚集區和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成功舉辦“共享共融?數創未來”2015 中關村大數據日活動;開展了首批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三是持續引領我國高端產業和新經濟發展模式。前沿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科技金融創新深度融合,催生互 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智能家居、智慧環境等新興業態。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紛紛涌現,引領分享經濟發展,率先出現了以京東、58同城等為代表的 “知識眾包”“研發眾包”“O2O眾包”“服務眾包”“創意眾包”等服務平臺。
四、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持續優化
   呈現出創業社區興起、天使投資+合伙人制+股權眾籌成為主流創業模式、大企業高管創業成為必然選擇、股權獎勵成為人才吸引的重要手段、產業鏈逐步讓位于 創業生態圈、尖端技術創業不斷涌現等六大新趨勢。一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聯合科技部火炬中心出臺了《“創業中國”中關村引領工程 (2015-2020年)》,實施高校院所育苗工程、領軍企業搖籃工程等七大示范工程。在首屆“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主會場活動上,李克強總理和 中關村創業者共同啟動了全國首個服務創新創業的網絡“四眾”平臺——中關村“網上會客廳”。二是高端領軍人才加速聚集。深入實施千人計劃、海聚工程、高聚 工程,千人計劃人數占全國1/5;支持頂尖領軍人才科研平臺建設,如王曉東院士領銜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創新科技經費的支持方式和使用方式,共吸引了30 多名中青年海外科學家回國,其中4人入選了“千人計劃”;扎實推進“中關村高端人才創業基地”和雛鷹人才創業基地建設,雛鷹人才基地運行1年已聚集150 余家雛鷹人才企業和1000名高端創業人才。三是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全面推進。與專業投資機構合作設立了16支天使投資基金和52支創業投資基金,基金 總規模超330億元。發布全球首個科技園區股票指數——“中關村A股綜合指數”和“中關村50指數”,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78家,境外上市超百家,創業板 上市公司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新三板掛牌和通過備案企業總數占全國1/5。四是創業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形成創業社區、創業咖啡等各具特色的創新型孵化器63 家;設立支持高校科技人員和學生創業支持資金和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和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積極推動中關村南、北大街改造升級,初步形 成了新中關村大街建設方案。
五、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
  發布實施《中關村京津冀協同創 新共同體建設行動計劃》。立足中心區分園-郊區分園-京津冀各自資源稟賦,聚焦“雙城”、“三軸”、“4+N”重點區域,圍繞前沿信息、生物健康、節能環 保、制造業創新與新材料、現代交通和新興服務等六大產業,跨區域優化布局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打造產學研結合的跨區域科技創新園區鏈。沿軸向布局京津 冀大數據走廊,京保石集成電路、智能硬件和高端制造產業帶,京唐秦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產業帶,培育特色發展的產業集群。加快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 園、石家莊正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等共建園區建設。支持成立“中關村協同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中關村協同創新投資基金”、“中關村 領創空間”(一司一金一空間),打造區域合作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六、鏈接全球創新網絡能力日益提升
   加快整合利用全球高端創新要素,支持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參與全球科技經濟競合,提升鏈接全球創新網絡能力。一是國際科技園區協會2015年世界大會成 功舉辦。48個國家的近700名代表參會,國內外200多個科技園區和500余家中外企業參加技術交流活動,是IASP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年會。促成 芬蘭創新創業大會“SLUSH CHINA”、瑞士中心總部辦公室等26個國際合作項目落戶中關村。二是中關村企業海外布局態勢進一步增強。聯想、百度、中芯國際等領軍企業全面開展海外 布局,帶動更多中關村企業瞄準國際市場,實現與世界同步創新。UC瀏覽器與Facebook達成合作;愛奇藝與英特爾成立戰略聯盟,共同研發高效視頻服務 系統;神州泰岳、亞信等分別在印度布局通信業務;小米在美國上線耳機、智能手環等產品銷售;億贊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絲路驛站”,發展基于大數 據的跨境電商。
七、下一步工作考慮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關村示范區要認真落實中央 和市委市政府重要決策部署,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科學發展新理念,積極承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各項任務,全面打造“中關村升級版”,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一是深化全面創新改革。推進《京津冀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全面實施,承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相 關改革任務,積極開展中關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推進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改革、互聯網金融綜合改革試點等重要改革試點政策細化落實。推動互 聯網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商業銀行投貸聯動等一系列金融改革試點在中關村率先實施。二是深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中央科研院所、央企與中關村融合創新。支 持大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轉型升級。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下一代網絡、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與高端計算等十大前沿技術領域重點布局一批前沿項目。探索建立中 關村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示范區。三是打造中關村創新創業升級版。積極支持大企業參與雙創,建設一批“眾創、眾包、眾服、眾籌”等“雙創”平臺,爭取國務院國 資委支持,建立與央企合作機制,建設一批央企“雙創”支撐平臺。深入開展商業銀行投貸聯動試點,支持股權眾籌、企業并購、知識產權金融等業務發展,支持中 關村企業發展第三方支付、個人征信等金融業務并爭取相關業務牌照;推進新中關村大街建設,打造輻射帶動全國眾創空間的新地標;推出“中關村標準”,提高對 知識產權和行業標準話語權和控制力;優化政府公共服務環境,建設好創業網上會客廳。四是主動對接國家戰略。以園區鏈為載體,在京津冀范圍內統籌一區多園創 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布局。建設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石家莊正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等共建園區。加強與重要城市節點和對 外開放橋頭堡地區的產業聯動與園區共建,構建“絲綢之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發展帶。五是打造鏈接全球創新網絡的關鍵樞紐。大力支持企業 跨境并購全球一流技術和創新團隊,支持企業在硅谷、以色列等創新中心設立研發中心、孵化器和投資基金,瞄準國際市場,進行平行研發、平行孵化、平行投資。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推薦閱讀
精彩推薦
商城打折熱賣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