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開門吧APP:硅谷車庫文化VS中關村孵化器文化

日期:2016-02-26  來源:浙商網
[字體: ]

2015年,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浪潮推動下,全國的創業氛圍進入到前所未有的高漲狀態。而這其中,中關村(000931,股吧)上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孵化器無疑是這一波創業浪潮的縮影。除了高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這樣的傳統孵化器外,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插上互聯網翅膀的新型孵化器也風生水起。中關村孵化器文化能否像硅谷的車庫文化一樣,代表中國的創業精神呢?中國領先的眾創空間共享平臺開門吧APP為此做了詳細分析,試圖詮釋這兩種文化的相同點和差異性。

  車庫文化是硅谷創業精神的象征

  硅谷的車庫文化由來已久。

  很多硅谷的創業公司的第一個辦公室都是父母或者朋友家的車庫。所以很多時候,想到車庫人們就會聯想到創業。雖然現在的創業環境和10年前已經大不相同,在車庫里就能做出一款驚世駭俗的產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過去的確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誕生于車庫。

說起硅谷的車庫文化,就不得不提惠普。惠普被認為是硅谷車庫文化的鼻祖。

  說起硅谷的車庫文化,就不得不提惠普。惠普被認為是硅谷車庫文化的鼻祖。

  曾經有人問喬布斯“你 覺得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是誰”?喬布斯的反應是帶著那人從他位于帕洛阿爾托市(PaloAlto)的家中出來,走了十幾個街區,來到艾迪遜大街367號 (367AddisonAvenue)的那個著名車庫前面,一字一句念出地標牌匾上的字:硅谷誕生地。然后說:這就是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正是在這個車庫 里,1939年,惠普的兩位創始人開始了一段傳奇旅程。

  到了上世紀70年代,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也走過了相同的創業道路:在其父母位于洛斯阿爾托斯(LosAltos)市的車庫中,喬布斯組裝了首臺蘋果電腦。不僅硬件公司誕生于車庫,軟件公司也是如此。Adobe和谷歌更是加強了美國車庫創業現象的神秘性:這些剛剛組建的創業公司人才濟濟,但缺乏資金,辦公地點周圍堆滿了汽車零配件和汽油桶。

  車庫文化的強大之處在于,只有在那間狹小昏暗的車庫里,只有在硅谷,這些一把年紀沒老婆沒房子的男人們,他們覺得自己在改造著世界比煤老板活得更牛逼。

  可以說,在硅谷,科技創業公司的“最酷”安家之地,既不是金光閃耀的玻璃塔樓,也不是生態環境友好的科技園區,而是異常簡陋的車庫。車庫創業可謂硅谷的獨特文化現象。

  中關村也在逐漸形成孵化器文化

  中關村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被譽為“中國的硅谷”。

  中關村擁有的資源也得天獨厚。

   中關村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所屬院所為代表的國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 室6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8個;大學科技園26家,留學人員創業園34家。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

根據國內首個眾創空間共享APP開門吧的調研數據,在中關村4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駐扎了100多家“創新型孵化器”。僅僅創業大街這200米的小巷 子里,就聚集了創新工場、車庫咖啡、36氪、聯想之星等數十家孵化器。據開門吧APP的數據調研,中關村創業大街日均孵化1.6家創業企業。但從孵化企業 的估值以及退出案例的數量和收入來看,還遠不能和硅谷的車庫文化的影響力相抗衡。
開門吧APP:硅谷車庫文化VS中關村孵化器文化

   什么是創新型孵化器?隨著孵化器邁入3.0時代,一些新型孵化器相比于傳統孵化器有了更多的職能,一方面是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為的是更好的服務 所孵化的企業,提高他們的存活率。據美國孵化器協會統計未經孵化的小微企業成活率約10%-20%,80%-90%的初創企業壽命約為一年,而從孵化器畢 業的企業80%壽命超過5年。這里提到的創新型孵化器,既包含了以加速器、創業咖啡、聯合辦公空間、創業社區、創客空間等孵化形態存在的孵化器,也包含一 些專注于科技類初創企業孵化的老牌孵化器。創業邦2015年11月公布2015中國十大最值得關注的創業孵化器榜單中,有7個總部在中關村,可見中關村在 中國創新創業領域的地位超然。

  中關村和硅谷的差距有多遠?這是許多創業圈人士經常提起的問題。開門吧COO張楠表示,在許多人眼里,硅 谷是創新創業的榜樣,誕生了許多世界級的科技巨無霸,也是中關村努力學習的方向。但現在包括硅谷和中關村的創業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硅谷的創業熱情不減 反增,但有些太過神話了,好像只要創業就能“改變世界”、就能一夜暴富。而中關村則面臨創業精神的可持續性問題,如何避免“創業這杯咖啡在創業中途涼 了”。

  未來的國際競爭最激烈的就是創新能力的競爭。例如,共享經濟的繁榮,引爆了新一輪顛覆性商業革命。在硅谷誕生了Airbnb、 Uber和Lyft等企業,中國也有滴滴、途家、小豬短租、開門吧等共享創新項目。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硅谷互聯網大廠登陸中國,中國的創業企業面臨的競爭將 不僅僅來自于中國內部,也來自于硅谷的直接挑戰,例如滴滴和Uber中國的過招。Airbnb、Wework與國內的途家、優客工廠也將展開激烈競爭。

   開門吧張楠繼續表示,但孵化器的形態越來越多,孵化器面臨著入住率低和營銷推廣費用過高的雙重問題。競爭壓力大,同質化嚴重是這個行業的通病。另外,絕 大部分孵化器受限于手頭創業資源有限,無法幫助創業團隊取得關鍵性的發展,也就沒有吸引力。開門吧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要為包括眾創空間、孵化器、 企業加速器在內的創新型孵化器和創業者建立對接的條件,同時提供后勤服務和共享資源,讓創業者可以快速成長。

開門吧張楠同時表示,他一直有創業情結,對硅谷的車庫文化很向往,未來說不定會反攻硅谷,將開拓美國的孵化器市場,將愿意拿出來出租的閑置車庫拿到開門吧APP上來,讓美國的創業青年不再為找合適的創業空間而苦惱。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