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科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的一間工作室內,幾十臺3D打印機在晝夜不停地運作,打印進度、模型的參數信息都能夠在云平臺遠程監控,一人即可完成 所有管理工作。這些3D打印機正在打印的是一座高4.5米、占地面積36平方米的未來城市結構雕塑,該項目將用來沖擊最大的3D打印雕塑的世界吉尼斯紀 錄。
擁有該項技術的是無錫控博科技有限公司,它們與全球第一3D打印品牌MakerBot / Stratasys聯合創建的無錫控博/MakerBot先進制造中心(AMC)于今年5月20日落戶在北科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無錫控博的投資方原 本在北京中關村軟件園,與北科建集團淵源頗深,他們看好江浙地區制造業發達帶來的市場機會,便跟隨北科建集團入駐到了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
除了無錫控博這樣 的 有淵源的企業,園區還吸引了一批無錫當地的先進制造業企業,比如研發集成電路測試設備的域凱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博美芯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無錫 布科美科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研發的江蘇弗德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阮隆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無錫鈦克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等。
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由北科建集團、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3家國企共同投資成立公司運營,注 冊資本3億元,園區占地面積70公頃。目前,這片環境清新優美、產業配套完善的科技園區已經積聚起50家企業入駐,數千人在此工作生活。
取得這樣的成績在北科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看來,擁有產業基礎才能吸引人氣,企業形成產業鏈才能讓園區持續健康發展。
不過,無錫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寅初與北科建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張劍光都感覺到了無錫對制造業升級的迫切需求,因此,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在產業方向上果斷定位為先進制造業市場。
短短幾年間在產業園區林立的無錫市場,北科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吸引了50家高科技企業入駐,它們是怎么做到的呢?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的答案是“產業服務”。
吃透政府政策,為入駐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是吳寅初首先能想到的。為此,園區專門組建了一支政策研究團隊,負責研究各種相關政府政策,“形成的資料有一指厚”,這支團隊對政府政策了如指掌,加上國有企業身份背書,入駐企業免除了對政策不熟悉帶來的額外成本支出。
在資金層面,北科建集團為有資金需求的企業導入金融機構,提供設備租賃;當企業現金流出現暫時性困難時,園區還能實行租金延緩、收益后置;也能 在水電燃氣收費上進行優惠,“對有些企業而言,僅此一項,就可以為企業節省幾百萬元的成本。”著眼于園區高端企業產業鏈的打造,當成功引進一家企業后,吳 寅初會有意導入與該企業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以有利于產業生態鏈。不過,雖然園區依然處在招商階段,但北科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卻有自己選擇企業的標準。 就在不久前,吳寅初婉拒了一家文化創意企業,原因是與園區的產業定位不相符。
根據無錫重塑高端制造業集群的發展要求,再結合開發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的獨特經驗,北科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將自身定位為以推動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產業園。
在產業結構設想中,園區在未來會以雙軸驅動發展態勢:一是產業鏈軸,圍繞先進制造業以及先進制造業提供配套和產業推進的產業,這類企業包括信息 技術、自動化技術、新型材料、產業互聯網等,圍繞這樣的產業鏈升級,園區將會為企業提供方案支持、人才支持,技術支持等解決智力資源缺乏的問題。二是圍繞 企業全生命周期軸提供服務,包括北科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擁有的創新學院,正在打造的孵化基地,已建成加速器區域,即將進行建設的總部基地等。
在北科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的未來規劃中,對入駐企業的數量要求不僅僅是達到普通線,而且是要求對園區產業鏈條互補、園區產值、園區發展等多 維利好的軸線標準。吳寅初表示,希望通過3年左右的運營,園區產值要達到百億元,園區收益率能達到6%~7%,從而最終實現園區品牌資產價值的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