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創業人才在中關村有了家

日期:2017-09-12  來源:北京晚報電子版
[字體: ]

 “我們是小鎮土生土長的企業,這里就是我們的家。”指著辦公室門口的公司名牌,90后小伙楊逢麥喜不自禁。

    海淀區溫泉鎮的中關村創客小鎮,是一個建在集體土地上的試點性人才公租房。和普通的公租房不同,住在這里不看戶籍、不看收入,看中的是創業者身份。從今年年初開始入駐至今,創客小鎮已經吸納了300多個創業團隊在此居住,一群30歲上下的年輕人在這交流圓夢。

    多晚回來

    小鎮大門都敞開

    2017年1月16日,楊逢麥作為39個第一批入駐企業之一,來到了中關村創客小鎮,在這注冊并創建了數據工地——北京優尼沃特科技有限公司。

    “當時我們剛從外地來北京,人生地不熟,如果沒有小鎮,想來現在還在找房子吧。”祖籍廣西的楊逢麥,2016年從東北林業大學畢業后,帶著創辦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夢想來到了北京。剛到時,他和創業團隊租住在大牛坊,80平方米的房子一個月租金3500元。

    “可是,辦公在哪里呢?”偶然的機會,楊逢麥聽說了中關村創業小鎮,并申請成為了第一批入駐企業。

    “這里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工作在這里,居住在這里,交流也在這里。”楊逢麥提到,和普通社區不同,在小鎮,即使他們因為商談會議晚上12點才回來,大門也總是敞開著。

    不局限于戶口的

    制度創新

    大批像楊逢麥這樣的創業者們都在向創客小鎮集聚。作為全國首個創客人才公租房,中關村創客小鎮的前身是“351地塊公租房”,是北京試點在 集體土地上建設的首批公租房。 2015年5月,在項目開工兩年后,“351地塊公租房”的定位調整,改為面向創客人才專配的人才公租房。

    “當 年這種面向創客人才的公租房在全國都沒有,各項制度都是突破創新后的產物。”中關村創客小鎮科技公司CEO胡堃介紹,最終,這里突破了過去申請租賃公租房 對于戶籍和收入等的限制,更看重的是鼓勵創業。根據規定,申請人須為年滿18歲、在本市無房的本市或外省市戶籍的創業人員,申請人所在的創業企業須是在海 淀區辦理工商注冊和稅務登記,且不滿5年的企業,創業計劃應當符合海淀區產業發展方向。成功入駐“創客小鎮”的創客人才,可獲得房屋租金50%的補貼。

    創客小鎮二期

    最快年底開建

    大門口裝飾著巨大的“Y@ME”標識,隨處可見的“約局”、“創派對”等活動信息……位于上莊路以西的中關村創客小鎮,到處都彌漫著創業創新的氣息。

    2772套公租房之外,中關村創客小鎮一期還為創業者提供2.28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同時,根據計劃,海淀區相關部門也將在園區內設置政 務服務中心,“上門”提供相關登記服務。預計在今年年底,位于公租房樓下的2.28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就將完成裝修、投入使用,將提供辦公、展演等功能。 而創客小鎮二期也正處在規劃設計階段,項目規模大約25萬平方米,預計今年底、明年初開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