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中關村海淀園工會:堅持創新特色發展

日期:2013-01-15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如何讓海淀園區發展目標成為每位員工的目標并激發他們共同為之而努力?這無疑是海淀園工會工委在新時期面臨的巨大挑戰。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海淀園作為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如今按照國家提出的發展規劃正朝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中心的目標邁進,而這一目標最終能否實現取決于園區每位企業員工。如何讓園區發展目標成為每位員工的目標并激發他們共同為之而努力?這無疑是海淀園工會工委在新時期面臨的巨大挑戰。

  海淀園工會工委成立于1995年,在過去的17年間,本著為海淀園發展建設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和穩定的職工隊伍這一指導思想,不斷務實探索,并創造了在工會發展方式中的多個中國第一:在我國第一個提出建立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的思路,率先建立起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工會聯合會;在我國第一個成功維護了企業工會主席權益,得到時任全國總工會主席尉健行的批示與認可;最早建立起電子職工書屋;開創先河組織網絡運動會……海淀園工會工作促進了園區的和諧穩定,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工會工作邁上新的臺階,得到上級工會的肯定。

  面對新時期面臨的挑戰,海淀園工會工作委員會主任黃繼曄明確表示:“海淀園工會不僅要成為促進園區和諧的抓手、企業發展壯大的主力,更要成為維護職工權益的代表。”

  創新發展工會組織

  海淀園是我國科技資源最為密集的地方,聚集著14000多家企業和大量創新創業人才。“高科技企業的工會組織建設,是一項關系園區全局的重要工作,沒有工會組織的落實,就談不上工作的落實和作用的發揮。”黃繼曄說。

  海淀園工會工委自成立以來,始終把建立基層工會、壯大組織隊伍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通過向企業下發建會指導意見書,派遣建會指導員到企業中組建工會等方式,不斷擴大基層組織。

  經過十余年努力,海淀園基層工會已經由最初的30余個發展到目前的1147個,并先后建立了永豐產業基地、外商投資企業、北京市留學人員海淀創業園、高新技術企業、軟件園孵化器等5個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覆蓋職工123651名,工會會員由300多名發展到現在102189名,會員占職工總數的83%,已初步形成了園區、工會聯合會、企業工會三級組織網絡。

  基層工會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海淀園工會工委不斷完善基層組織機構,提升園區工會自身平臺管理指導水平。首先是建立健全企業工會委員會,加強對企業工會的指導與服務,在基層組織管理網格化、信息分析智能化的基礎上,確立清晰的工作、清晰的流程和清晰的機制,逐步實現上級工會為基層工會精益化服務;其次是加強工會干部的培訓力度,把基本理論、法律法規、勞動爭議、社會保障方面內容的教育作為工會干部培訓的重點,通過研討、交流,提高基層工會干部的理論水平和工作水平。

  探索運行新機制

  近年來,各地勞動爭議數量持續上升,集體爭議明顯增多。海淀園是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園區,園區企業的用工形式多樣、管理方式迥異、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勞動關系復雜多變,如果出現勞動糾紛后再采取措施,工會往往處于被動。

  海淀園工會工委決定變被動為主動,采取有效措施對各種勞動糾紛防范于未然。黃繼曄介紹,園區工會始終十分重視培訓工作,多次舉辦工會主席培訓班、《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輔導講座,每年組織近百名優秀工會干部赴全國高新區參觀學習,并在工會網上開設了空中講堂,編印了《勞動關系手冊》等,指導基層工會開展工作。

  與此同時,海淀園工會工委構筑調控網絡,加強企業勞動關系的維穩防控。海淀園工會工委建立了由150余家企業人力資源干部組成的海淀園工會勞資委員會,在企業中建立起信息溝通反饋平臺,以短信、網絡平臺及時向勞資委員發布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組織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觀摩活動,與專業人員深入交流勞動爭議調解處理案例的技巧、方式方法,給予勞資委員專業、具體、規范的指導,提高其工作水平。

  在此基礎上,海淀園工會工委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近幾年,海淀園工會工委在收集有關情況、對職工收入的動態分析的基礎上,提交了《海淀園職工收入調查分析報告》,撰寫了《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報告》、《企業勞動爭議動態分析報告》; 2008年11月在第一時間提交了《全球金融危機對園區企業職工生產生活的調查分析》的調研報告;還建立了勞動用工監控網絡,通過走訪調查形成了《目前金融危機對園區企業的影響調查報告》,引起了海淀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富士康、本田事件后,通過問卷調查和和開展思想情緒排查等形式,撰寫了《海淀園職工在富士康、本田事件后的思想情緒狀況分析報告》;2011年、2012年園區工會工委提交的論文在北京市工會、全國高新區工會系統被評為一等獎。

  此外,海淀園工會工委充分利用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聯席會這一平臺,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維權、維穩網絡;建立了勞動關系三方聯席會議制度、重大勞動關系隱患報告制度及定期通報分析制度。

  正是在這一系列制度的保障下,海淀園工會工委指導了跨國公司合并、職工安置分流,2012年先后妥善處理了某企業職工罷工等群體性事件,配合海淀區勞動監察大隊處理了企業拖欠員工工資、加班費等勞動爭議案件……據統計,近兩年海淀園各級工會共接待咨詢697件,處理勞動爭議案件485件,涉及職工5000余人次,切實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為員工全面服務

  每年海淀園工會工委都組織園區企業職工開展勞動競賽、提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發明創造、技術比賽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2012年全年共提出合理化建議3151件,實施2395件,創造經濟價值37538.85萬元,實現技術革新715項,創造經濟價值63312萬元;技術發明472項,獲國家專利255項;推廣先進工作法項目117項……企業職工把增強企業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作為主攻方向,把解決企業發展的難點作為重點,為加快中關村核心區建設和企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只是海淀園工會工委組織的眾多活動之一。在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工程的同時,海淀園工會工委還在企業中開展“雙愛雙評”活動,評選“愛職工的優秀經理”和“愛企業的優秀員工”,激發和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了企業行政領導爭做“愛職工的優秀經理”、職工爭做“愛企業的優秀員工”的良好氛圍,促進了企業勞動關系的協調穩定。

  海淀園工會工委不僅關注企業職工的工作環境,同時也關心企業職工的業余生活,為職工排憂解難,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例如成立了由近200家企業工會文體委員組成的文體委員會,舉辦了海淀園企業羽毛球、籃球、足球聯賽和留學生企業體育比賽;舉辦職工網絡運動會,共有300余家企業的近萬名職工參與其中;完善職工書屋建設,開設電子閱覽室,在企業建立了職工書屋示范點37個……活動豐富了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緩解了工作中的壓力,深受企業職工歡迎。

  除此之外,海淀園工會工委通過評選先進,樹立起典型。每年“兩節”前,海淀園工會工委都會對40位勞模進行走訪和慰問,對生活困難的勞模進行幫扶,并定期舉辦勞模座談會,聽取他們對海淀園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黃繼曄在多年從事海淀園工會工作的過程中總結發現,海淀園工會如今工作的對象已經由過去組織化程度較高的國有、集體企業職工隊伍變成相對分散的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基層工會工作的支撐平臺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海淀園工會工委未來將以探索全球視野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之路徑為己任,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為目標,在提升維權能力和提高服務水平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工會工作創新發展,最終成為構建和諧園區的載體,為海淀園建設成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中心做出貢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