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服務創新 協同發展

日期:2017-04-02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字體: ]

一、基本情況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是在保定市委、市政府和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推動下成立的京津冀協同創新基地,也是全國首家由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創新中心。項目運營團隊來自北京中關村信息谷,目前托管項目包括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和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基地,托管面積總計185989平方米。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承載了兩項重要意義,一是將創新文化基因植入項目,激發靈感,開拓思維,形成裂變效應,從而為保定產業升級和轉型發揮示范和促進作用;二是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實施落地提供實踐素材。

二.運營公司

保定信息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27日 ,注冊資本100萬元,是北京中關村信息谷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運營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及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基地。

截至目前,創新中心已吸引包括阿里巴巴、用友、北京綠建寶、中國網庫、SMC、DB、河北歌元、中國技術交易所、天津大學成果轉化基地等86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入駐,其中來自北京的企業和機構接近總數的50%,簽約面積3.2萬平方米,入住率超過80%。據統計,入駐企業累積研發投入3500萬元,年營業額達7.85億元,專著數量258個,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另外,由北京大學創辦的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北大一八九八咖啡館”,中國信息安全認證中心,華北電力大學融智空間,天津大學(保定)技術轉移中心也已在創新中心落戶;中國創新驛站保定基層站點,京津冀技術交易市場保定工作站,中國智能電網技術交易服務平臺、保定市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掛牌創新中心,聚集效應逐漸呈現。

自項目啟動以來,運營團隊先后舉辦了23場大型活動, 24場創新匯-企業家沙龍活動,7場創新匯大講堂活動。匯聚超過2000家來自中關村、北京和國內外相關領域的企業赴保定參加活動,考察商機,對接資源。

三.運營理念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所做的工作是以雙創為核心的軟服務體系與以物理空間為支撐的創新服務體系相結合,優勢互補,共同形成了中關村輕資產、重運營、重服務的區域協同創新“保定模式”,即以創新載體為依托,利用雙創服務、創新基金、協同創新匯、創新中國行四個開放性支撐平臺,以創新企業為核心高效聚集政策、資本、人才、技術四個要素,以保定城市發展為目標形成完善的工作體系。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運營團隊本著“引高端、搭平臺、建氛圍、做示范”的思路,嚴格按照智能電網、智慧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研發和智能制造五大產業定位篩選企業。

四.運營情況

2016年運營團隊繼續遵循“引高端、搭平臺、建氛圍、做示范”的運營理念,以“促政策、落產業、造氛圍、見成效”為工作重點,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聚集、院校合作、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促進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具體如下:

1、產業聚集吸引京津企業

2016年創新中心已吸引包括阿里巴巴、用友、北京綠建寶、河北省軟件評測中心等86家(創新中心73家,基地13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入駐,其中來自北京的企業和機構接近總數的50%,簽約面積3.2萬平方米,入住率超過80%。據統計,入駐企業累積研發投入3500萬元,年營業額達7.85億元,專著數量258個,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

2、院校合作促進京津人才互動交流

知名院校作為科研技術的源頭,創新動力十足,創新中心積極與京津冀知名院校交流合作,構建“產學研”協同發展大平臺。先后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天津大學等京津院校以及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本地院校交流合作,共同發展。同時,創新中心還聯合中關村軟件人才培訓基地等機構舉辦了“應屆畢業生推介交流會”、“京津冀人才交流會”等人才交流活動,搭建了人才應聘與企業需求的溝通橋梁。

3、活動接待促進京津保協同發展

自項目啟動以來,運營團隊先后舉辦了20場大型活動, 22場創新匯-企業家沙龍活動,6場創新匯大講堂活動。匯聚超過2000多家來自中關村、北京和國內外相關領域的企業赴保定參加活動,考察商機,對接資源。其中“中國電谷智慧能源國際創新峰會”、“清華導師保定行”、“協同創新匯啟動儀式”等活動反響熱烈,有力促進了高端資源聚集融合,進一步深化了京津冀全方位協同合作。同時,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接待社會各界組織來訪約170余批次,參觀人數超過3000 人。已成為保定對外交流的“新窗口”和內部溝通的“新地標”。

4、精準對接促進非首都功能疏解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積極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接地。與納小米節能科技、百能匯通、河北歌元工程技術等公司積極對接,了解企業轉移需求,協助落實企業研發、生產、注冊等問題,最終順利簽署合作協議并落地運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五.主要做法和措施

1、協同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探索出了一系列協同創新的有效機制,在這些機制的作用下,各類創新資源能夠有序流動、有機結合、有效發揮;并以市場為依托進行創新資源的有效配置。

(1)政府推動

保定市政府與北京市政府及中關村管委會積極溝通、深入探索,建立起初期溝通協作機制,為今后推進協同創新打開了良好局面。同時,保定市推出了一系列開創性舉措,涵蓋人才引進與培養、技術研發、資金投入等;

(2)社會機構助力

兩地社會機構積極參與,以自身資源和能力為基礎,全面助力兩地協同創新。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先后在保定設立科研創新機構;北京市部分行業協會及社會團體也與保定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些機構匯入了大量的創新資源,成為協同創新的重要力量。

(3)企業主導

企業以產業化為準則,以市場需求為指引,依托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將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進行無縫對接,有利于創新資源的高效利用。兩地的企業間開展全方位的對接與合作,互通有無、互利共贏,共同推進市場化創新。

2、創新要素的有序流動,構建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自運營以來,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致力于聚集“政策、資本、人才、技術”四大要素,搭建良性的創新生態系統,促進各領域創新資源的有效配置,具體做法如下:

(1)創新中心立足保定市與中關村溝通交流的窗口。河北省、保定市積極借鑒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創業政策的實施(例如:保定國家高新區管委會關于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創新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保定市優良的創新創業政策環境初步形成。

(2)中關村發展集團作為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與保定市達成戰略合作,以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為平臺,依托集團科技金融優勢資源,導入“保定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改善融資結構,突破融資瓶頸,為保定、河北科技企業提供成熟系統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

(3)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人才服務主要有五點:一是直接吸引高端人才入駐;二是搭建人才交流平臺,為保定留住人才,扶植創新人才;三是引入中關村專業人才培養機構;四是與保定市人才主管部門建立合作機制;五是梳理中關村人才引進政策,供保定政府參考。

(4)依托中關村強大的技術儲備和產業優勢,創新中心的技術的創新之路踏上三個方向啟程。一,加快與高校的基礎科研合作;二,加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三,引入技術轉化平臺。

六. 2017年工作計劃概述

2017年創新中心以“營造創新文化氛圍、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增強組織盈利能力”為業務目標,按照“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的工作原則,以“優化存量、提升增量、國際合作、強化運營”為關鍵任務,穩步推進各項工作。

1、優化存量

創新中心將圍繞政策、資本、人才、技術四大要素,以入駐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關注企業需求,提供專業的資源對接與整合服務,繼續發揮“加速器”功能。同時,依托創新基地研發中心,建立并運營“雨林空間”,完善“孵化器”功能。圍繞產業定位,篩選優質創新、創業種子資源,動態管理,建立淘汰機制,助推優質企業做大做強,提升企業服務滿意度。

運營團隊將加速推進“一中心、一基地、一產業園區” 三級跳協同發展路徑。圍繞創新基地的產業招商,推進產業資源聚集,重點突出“智能制造”在創新基地的聚集、延展等工作;繼續整合德國資源,積極對接保定政府資源,考察分析,盡快推動產業新城的規劃落地,落實調規等關鍵環節。

2、提升增量

2017年創新中心將一如既往加強院校交流與合作。繼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高校展開合作,推動合作項目落地運營。

繼續優化產業服務。努力打造政策先行先試示范點,深入調研產業政策,推動政策、 資質互認;建立人才交流機制,引入高端人才,完善人才培訓服務,完善人才配套服務;加強與中關村管委會合作對接,與京保協同辦共同打造保定?中關村創新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有需要企業建設公共技術平臺;推動建立子基金以及其他滿足要求的基金,圍繞企業需求提供專業金融服務。

在此基礎上,創新中心將利用有限的空間引入一批優質的項目,龍頭企業,例如:三一重工、浪潮集團等。同時逐步探索經營模式和新的增長點。

3、國際合作

運營團隊將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完善框架合作協議,落實細節工作,逐步推進“中德產業新城”的規劃建設;同時,對接德國資源,邀請保定市政府出席“中德大首都圈冬奧會及協同發展會議”并做城市推介;加強引入以色列、美國硅谷創新資源。未來,創新中心還將繼續依托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關注、對接更多國際創新資源。

4、強化運營

新的一年,創新中心將通過完善招商評分體系、客服管理體系、投訴管理體系、內部運營“1+N”流程規范體系等努力建設專業園區運營體系;初步建立與政府的默契對接、資源整合機制;逐步建立科學的活動執行體系、知識管理體系。通過專業的人才、分工的明確、充分的協作、有效的激勵、持續的完善,逐步提升團隊專業運營能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