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園區 > 正文

中關村特樓應當保護

日期:2012-01-20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科協團體提案《關于將中關村13、14、15號三座特樓列為科學名人群體故居加以保護的建議》受到廣泛關注。北京市科協的建議非常及時,意義重大,是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好建議。

中關村13、14、15號三座特樓已經被列入北京市改造拆遷范圍。也就是說,它們隨時都有可能被拆掉。由于它們的產權屬于中國科學院,也是中科院舊房改造對象,即使北京市要加以保護,也必須求得中科院的支持與同意。這三座在今天看來與整個中關村地區高樓大廈極不協調的三層小樓,在寸土寸金的中關村地區,其土地商業價值巨大,注定了它們朝不保夕的命運。基于此點,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北京市科協的建議非常及時,十萬火急。

三座特樓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從海外歸來的一大批中國乃至世界級科學家集體聚居地,有錢學森、錢三強、何澤慧、趙九章、葉渚沛、張文裕、趙忠堯、汪德昭、郭永懷、王淦昌、楊承宗、熊慶來、黃秉維、秉志、童第周、貝時璋、羅常培、呂叔湘、顧準等60多人先后在這里工作、生活,本身已經成為具有惟一性的新中國物質文化、科學文化遺產。這份遺產的文化價值也許暫時還不能為今天的人們所充分認識和理解,當然也就談不到加以認真研究和利用。但是,我們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我們好好把它們保護下來,我們的后代會把研究、利用工作做好。前提是先不要急于對這三座樓拆遷改造。一旦拆遷改造了,后人再想恢復就必須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而且是個假古董。

某些地方對造假古董很有經驗,很有辦法,也很有雄心壯志。這些年,全國各地都在大造假古董。最新的假古董是準備再造一個隆福寺。從我記事起,隆福寺就已經是東四人民市場。造一個隆福寺假古董,想像一下不久的將來那里香火繚繞,善男信女,燒香拜佛,又給北京增加了一處寺廟,未嘗不是一件“不問蒼生問鬼神”的盛事。“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初”是拆掉寺廟,推倒菩薩,“今日”是重建寺廟,再塑金身。建寺廟我不反對,《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我關心的是用納稅人的錢重修寺院與善男信女捐款修廟,哪一個辦法更好?是重建已經拆掉半個世紀的寺廟急迫,還是保護正在或即將消失的文化遺產緊急?大造假古董給了我們一個最大的教訓,就是對有文化價值的新老文物拆遷之前要多加論證。前人拆掉,后人再蓋;今天拆了,明天再建,終究搞出來的統統是假古董。

中關村特樓要不要保護,首先需要認真加以論證,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在此之前,請不要先拆掉。在論證的時候,至少要考慮一條:50年后,我們的后人是否會認為這三座樓很有歷史文化價值,是否會把我們拆掉的老樓再按照原貌恢復?在拆遷問題上,沒有50年、100年的眼光,基本上屬于沒有歷史頭腦的人。不解決歷史頭腦的問題,我們就實現不了“不折騰”的目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