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4.41,0.02,0.46%)軟件園科技金融服務超市是中關村首度誕生的、以電子商務形式提供綜合科技金融服務的“超市”,是中關村軟件園積極探索園區科技金融服務的率先創新實踐。
2011年3月,國務院批復《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提出把中關村建設成“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綱要指出,中關村要先行開展科技金融創新試點;鼓勵創新科技投入方式,支持金融機構開展科技金融創新;引導和鼓勵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銀行金融機構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開展支持自主創新的金融服務試點。
中關村是中國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區域,現有2萬多家高科技企業,其中上市公司240多家,每年新增、注銷的企業多達三四千家。一部分企業借助資本的力量獲得了快速發展,一部分企業因融資困難而夭折。如何以金融創新助力高科技企業創新創業,是亟待破解的課題。
產業園區是國家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具有政策高度聚集、金融機構活躍、企業資源豐富、產業服務多元化等特點,有條件成為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
在全國為數眾多的產業園區中,中關村軟件園堪稱一朵奇葩,一直致力于構建適宜創新創業的產業生態體系,科技金融服務就是產業生態體系中的重要板塊。近3年來,中關村軟件園通過創新理念、整合資源、搭建平臺,陸續推出了“中關村軟件園科技金融服務超市”、“中關村軟件園上市公司沙龍”和“信用園區”等多維度、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服務舉措,逐步搭建起以信用價值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建設做出積極探索。
提及金融服務,大家往往想到的是銀行、投資公司、保險公司、券商等金融機構,而超市一般是日用品的集中大賣場,二者似乎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在中關村軟件園,“科技金融服務超市”卻做得風生水起。“金融服務”和“超市”究竟是如何跨界合作的呢?
需求對接
中關村軟件園目前有近300家大中小微企業,有的是孵化期的初創企業,有的是加速期的成長企業,有的是成熟期的領軍企業。處于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其發展目標與策略迥異,金融服務需求自然各不相同。初創企業需要產品研發、市場拓展,快速成長企業需要擴大產能、樹立品牌,領軍企業需要創新引領、產業整合。因此,各類企業對政府采購、銀行貸款、天使資金、創投資本、產業基金、戰略投資、上市IPO、特色融資等有著多樣性融資需求。這與超市的多樣性十分吻合。區別于普通市場,超市擁有“超級多”的商品,日常生活所需的吃、穿、用及個性化的品牌偏好等基本需求都可以在超市集中得到滿足。
科技型企業行事風格直接、簡單、快捷,注重效率,一旦有金融服務需求,就迫切希望能快速與金融機構對接,找到適合自己的融資解決方案。這又與超市的便捷性不謀而合。超市里貨架分區布置、導示清晰,且基本上是開放式,消費者可以快捷、便利、自主地選取貨架上的商品,部分商品專柜配有導購人員,提供講解、演示、體驗、品嘗的服務,從而大大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效率。
科技企業一般有精細、簡約、內斂的秉性,對成本很敏感。融資成本是影響科技融資服務的重要因素。在電子商務盛行的時代,成本有時是決定交易成敗的關鍵。科技企業希望能像在淘寶購物一樣,每下一筆單,都能得到實惠。比如降低中間撮合的費用,拿到競爭性的優惠利率,爭取到了有利的對賭條款,節省了去CBD、金融街(4.96,0.05,1.02%)的時間、交通、交流的成本,這些實惠都會讓科技企業青睞。科技企業需要的實惠型金融服務,這點也與超市的實惠性相一致。超市里的一站式購物,大大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超市的同種類、多品牌商品,相互競爭,降低了售價;而一些特價促銷活動,則更大幅度地讓利于消費者;場租低廉、集約配送等,也使得超市比專賣店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
科技企業的創業者大多是技術專家,精通技術,但對融資安排、資本運作、財務管理等相對陌生。對選擇何種融資方案缺乏足夠的專業判斷,往往需要專業機構提供顧問。而當下,社會上的投融資及中介機構良莠不齊,個別重大違規、虛假融資、集資案例,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損害了金融誠信環境。科技企業需要一個可以放心選擇安全融資服務的機制和環境。超市的安全性則可與之匹配。超市一般都設立嚴格的供應商準入制度,對擬進入超市經營的供應商資質、業績、財務狀況、經營能力、商品安全等予以核查、備案。進場后還不定期抽查,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并實施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確保消費者可以放心、安全地消費。
超市的多樣性、便捷性、實惠性、安全性四大服務特點,與科技企業希望有種類齊、覆蓋全的融資服務與產品,有高效、專業、便捷的服務對接,有低成本、對價合理的融資方案,有安全、規范、保障的服務環境等需求特點完全契合。把超市理念融入科技金融服務,為不同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多樣、便捷、實惠、安全的金融服務,“中關村軟件園科技金融服務超市”(以下簡稱“金融超市”)孕育而生。
借力電商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超市正在由實體店向網絡店轉型。淘寶、當當等已成為粘性極強的“網絡大賣場”。金融超市要實現上述的多樣性、便捷性、實惠性、安全性,成為金融供需雙方所接受的服務對接平臺,網店形式是首選。
在深入研究成功電商模式后,結合科技金融的服務特點,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創新性地開發出了金融超市網店的技術架構。架構分為網絡基礎設施層、數據支撐層、后臺管理層、前臺表現層四級,采用了目前電子商務和門戶網站的成熟模式,構建B2B和B2C模式相結合的在線服務平臺。網店既有自己的數據庫,也有可對外拓展、可供共享的第三方接口,能最大限度地豐富網店的金融供需信息;網店的“系統定制”、“郵件營銷”、“站內信”等為供需雙方提供快速業務對接服務;網店的“服務推薦”、“產品管理”、“數據優化”等可以優選出實惠的金融服務與產品;網店設立“數據加密”、“權限管理”、“內容管理”等確保網店信息的安全性。
在初步建立了多樣、便捷、實惠、安全的網上超市架構后,金融超市于2011年12月16日鳴鑼開張,這是中關村首度誕生的、以電子商務形式提供綜合科技金融服務的“超市”,是中關村軟件園積極探索園區科技金融服務的率先創新實踐。
金融超市網店為滿足金融服務供需雙方的要求進行了精心設計,模擬實體店布局,設立了金融供應區、融資需求區、公共服務區、特色專區以及自助服務區,充分發揮網店優勢,集成盡可能多的金融服務供應商,在公共服務、特色服務、便捷服務方面開發了新穎功能,讓登陸網店的訪客有更好的互動體驗感。
比如在金融供應區,設有五大貨區,分別是“政策資金”、“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特色融資”和“融資中介”;在融資需求區,設有“融資項目推薦”、“潛力客戶群”、“海外項目專區”、“融資企業專區”。其中,“融資項目推薦”按項目來源匯集了協會、中發展集團、軟件園、聯合信用等體系中的多元化的融資項目,體現了超市的開放性;“潛力客戶群”則從金融機構發展業務的角度匯集了軟件園的上市公司、瞪羚計劃企業、金種子工程等企業;“海外項目專區”則聚焦海外的原創性、關鍵性、顛覆性、有影響力項目;“融資企業專區”則對近期有明確融資意向的企業予以專項介紹,便于融資機構及時對接。
目前金融超市網店已接納了126家金融服務機構,其中銀行24家、金融投資機構89家、行業組織及協會13家。
開放融合
布局好的超市還要有好的經營理念。
金融服務,特別是科技金融服務要能理解科技企業的金融需求特點,把握科技企業發展的路徑和規律,用科技企業聽得懂的語言來出謀劃策。因此,金融超市要搭建一個創新平臺,匯集針對科技企業的各類金融服務產品,以科技企業喜聞樂見的方式,滿足其在初創、孵化、成長、發展不同階段的金融服務需求。
在“發揮政策優勢、創新平臺功能、匯聚金融資源、促進產業發展”的建店指導思想下,金融超市以“開門辦店、雙向選擇、誠信為本、務實多贏”為經營理念。
“開門辦店”,是指超市的開放性。首先是地域的開放性,即此超市不僅是為中關村軟件園內的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也可以為園區周邊的的企業服務,還可以輻射北京市乃至全國;其次是覆蓋行業的開放性,即不僅為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科技企業服務,還可以延伸到其他諸多軟件應用領域,如能源、交通、通訊、電力、安全等等。
“雙向選擇”,即金融超市不光是金融機構的匯集地,融資的需求方也可以在此發布融資需求信息,融資供需雙方在這個開放的平臺上進行對接、匹配、撮合,互相選擇適合的交易對象,大大提高交易的便利性。
“誠信為本”,是指超市的安全保障體系。首先,金融服務方要講誠信,要有資質、有實力、有品牌、有口碑,符合進入超市的要求,杜絕社會上跑江湖、濫竽充數的虛假、欺詐機構進入;其次,融資需求方也要講誠信,其融資信息要真實、有效,拒絕虛假、過時的融資信息;再次,超市的經營方要講誠信,設立超市準入規范、合格供應商認證、可追溯機制、信息審核制度等,建立超市的公平秩序。同時公司自身運營也要健康,具有良好的公信力。
“務實多贏”,是指在金融超市中,政府的金融政策能夠落地實施,金融機構既能提供金融服務與產品,又能促進科技金融創新,科技企業個性化的融資需求可以得到快捷、有效、安全、實惠的滿足,超市運營方則通過創新服務的方式更好地促進產業發展。
金融超市網點開業后,截至目前,已發布政策資金信息100余條,陳列融資產品150個,推出的海內外融資項目信息180條,注冊企業200家。線上平臺平均周點擊量8000余次,各類融資需求規模累計約3.5億元。
金融超市網店體現了E時代的新金融特點,匯聚資源多、信息傳播快、對接成本低、運營效率高,運營一年多來受到了各方好評。
然而,網店也有其局限性,網店上標準化的金融產品容易陳列,量身定做的融資方案則難以展示;虛擬空間中缺乏了一些面對面的細致交流,等等。結合中關村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建設,在中關村發展集團的指導下,經與中關村科技金融服務集團公司共商,一個新型的金融超市實體店——“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