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中國的希望之光

日期:2013-11-09  來源:《中關村》
[字體: ]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令人振奮,對中關村(6.05, -0.03, -0.49%)人來是極大的鼓勵和鞭策。中關村正奮發進取、砥礪創新,走在一條改革、進取的康莊大道上。她孕育著中國的希望之光,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光明。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 speech inspiring , even for people who , Zhongguancun is a great encouragement and motivation , but also motivate people to forge ahead in Zhongguancun , temper innovation, and furth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 do a good job of the vanguard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 square CPC Central Committee can not shame mission entrusted to us .

  2013年9月30日上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64周年國慶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迎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領導的蒞臨指導,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向其匯報了中關村創新發展情況。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采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

  對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提出了5個方面的任務。一是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二是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三是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四是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五是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

  最后,習近平指出,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令人振奮,對于中關村人來說更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和鞭策,也激勵了中關村人再次審視自己的現狀,深化對自身的認識,進一步思考未來。

  創新成就輻射全國

  中關村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經過20多年發展,這里聚集了近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實現總收入2.5萬億元,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56萬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關村的創新發展,先后八次做出了重大的決策部署。如今,中關村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形成了國內最齊全、最完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承接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的大部分核心任務。

  在中關村,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十分活躍,每年新創辦的企業有4千多家,平均每天有11家科技企業在中關村產生,吸收的創業投資占到中國的1/3,這個和美國硅谷在全美的比重相當,美國硅谷也是吸收的創業投資占1/3。中關村的產業呈現高端、高效、高輻射的特征,萬元GDP能耗僅為0.08噸標煤,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0,可以說是微消耗。經過25年的發展,中關村的企業總收入從1988年的14億元,發展到了2012年的2.5萬億元,占到了全國105個高新區的1/7,年均增長36.6%。在國家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關村都擁有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形成了以研發服務為特征的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現在的中關村,不僅是北京的中關村,更是全國的中關村。中關村的創新成果輻射到了全國,2012年技術合同成交額2459億元,占到了全國的40%,其中80%輻射到北京以外的地區。中關村現有的近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子公司、分公司8300余家。224家上市公司2012年合并報表收入1.33萬億元,其中1萬億元是在京外取得的。圍繞科技創新,中關村還和全國的40多個地區建立了跨區域的協同創新工作機制和戰略合作關系,現在已經形成自主創新在中關村開花,產業升級在全國結果的良好局面。近年來,中關村還努力在全球尋找定位,在全球范圍內整合利用創新資源,在前沿技術的研發、高端創新資源的聚集和配置,以及國際市場的開拓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中關村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創新的舉國體制和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道路。中關村的改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市場配置資源,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二是打破束縛,釋放活力;三是努力構建創業生態系統,培育創業文化和創業企業家精神。經過多年的培育,中關村的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企業家推動創新和變革

  企業和企業家精神是中關村最重要的資源和核心價值。此次中央政治局在學習過程中,三位特殊的“老師”引發了外界的關注,他們分別是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百度[微博]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小米科技[微博]董事長兼CEO雷軍[微博]。在集體學習中,幾個民營企業家出來“講課”,他們的身影顯現在全國人民前,是一件新鮮事。

  柳傳志帶領聯想從中關村起步、扛起中國電腦行業大旗,求實創新,自強不息,最終戰勝云集中國的國際品牌,繼而又通過成功并購IBM[微博] 的PC業務,打破了“蛇吞象”不可能的預言,突破了管理學中的并購難關,成為行業的全球領導者,為中國企業爭了光。李彥宏領導下的百度專注于互聯網搜索技術,把它發展到極致,并結合本土實際,創造了各種新產品,探索出自己的商業模式,影響了中國人的工作和生活,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而雷軍和小米科技的崛起,則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創新的“無疆界”特征。小米科技打造了互聯網服務、軟件、硬件合一的互聯網手機商業模式,使自己成了“跨界”公司,并喚起了更多的商業想象空間。

  在中關村,優秀的企業家可謂數不勝數,俞敏洪[微博]、尹衛東、鄧興旺、鄧中翰、盧正剛、邵根伙、張亞勤[微博]等等都在各自的產業領域做出了貢獻。他們不僅帶領企業在在科技方面進行創新、變革,在企業的組織模式、管理方法、制度建設、商業模式也都有各自的貢獻。我們對中關村企業和企業家資源進行深入發掘,必將對全社會的各項事業帶來啟發和影響,甚至推動社會變革和制度創新。

  改革之路其漫漫而修遠

  到2020年,我國要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中關村要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大勢所需,時不我待。中關村已經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強大引擎,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科技創新的橋頭堡和科技創新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區。但要帶領中國走向創新型國家,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北京社科院副院長、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弘認為,中關村創新環境正在不斷優化,不過中關村的創新發展仍面臨一些束縛和制約,適宜高端創新要素落地、生根、聚合、成長的創新創業環境還沒有完全形成,距離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要求還有一些差距。中關村在國際人才數量上與硅谷懸殊,科技、經濟、社會、教育等多領域的協同改革還不夠。而在長城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看來,“所有制之結”是中關村實行自主創新并真正成為示范的核心環節和最大難點。此外,中關村目前還缺乏原創性創新,改變這一點需要更多的天使投資人和“特立獨行”的創業者。中關村只有出現更多、打破現有行業規則的創新,才能出現改變世界的新的企業和產業。

  不管怎么說,中關村已經走在一條改革、進取的康莊大道上,我們要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更積極面對前面的機遇和挑戰,奮發進取、砥礪創新,進一步改革開放,做好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排頭兵。中關村孕育著中國的希望之光,中關村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光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