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攬天下英才謀創新

日期:2014-03-22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目前,中關村正在繪制一張“全球頂尖技術和團隊分布圖”,依托其在硅谷、多倫多、倫敦等地設立的11個海外人才聯絡機構,在全球遍攬英才,特別是吸引高層次創新人才。

  記者昨日從中關村管委會獲悉,在全球延攬高端創新人才的思路指引下,截至2013年底,中關村已擁有“千人計劃”入選者874名,海外歸國人才1.8萬名,大部分都是高層次技術和創新人才的外籍從業人員9千人。

  海外人才涌動“中國硅谷”

   2013年8月,剛剛踏入百億美元俱樂部的小米公司新近加入了一名員工——雨果·巴拉。這位褐色頭發白色皮膚的“老外”無法不引起全球科技界的關注。他 曾任科技巨頭谷歌的全球副總裁,是手機系統霸主安卓的舵手之一,如今卻被招至小米這家成立才3年的中關村科技企業的麾下。小米創辦不到3年,就實現100 億元的銷售收入。巴拉說,這個“神奇”的企業讓他向往已久。

  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關村2013年底已擁有像巴拉這樣的海外 從業人員9000名,其中多是高層次技術人才和創新人才。此外,自我國“千人計劃”2008年底實施以來,北京地區共擁有1103名入選者,占全國的 27%;中關村示范區874人,占北京地區80%。北京市共引進“海聚工程”514人,其中中關村示范區占比達70%以上,海外優質人才正成為中關村的一 張靚麗名片。

  人才特區全球攬才

  一個約2厘米寬、20厘米長的褐色平板,用顯微鏡看,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探針。這個褐色的小板子,是國際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學家、國家作物分子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鄧興旺團隊去年剛完成的玉米全基因組育種芯片。

  它是全球精度最高的玉米全基因組育種芯片。

  2013年,鄧興旺帶領其系統作物設計前沿實驗室入駐中關村高端人才基地。從2014年起,鄧興旺全職回國,為中國的植物學科做貢獻。鄧興旺是耶魯大學終身教授和美國科學院院士,是什么吸引早已功成名就的他“孔雀東南飛”呢?

   鄧興旺坦言,除了自己“產業報國”的心思,他的回國與中關村人才特區不斷拋來的橄欖枝不無關系。2010年,北京大學與鄧興旺簽約,支持其2014年從 美國全職回國引領北大的植物學科發展;2011年底,由鄧興旺帶領的第三代雜交育種科研項目被北京市列入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

  “作為國家級人才特區,中關村正在通過重大項目布局、科技經費使用、股權激勵等13項特殊政策發現、激勵和服務高端人才。”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良禽擇木而棲,中關村正在通過加快建設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等前沿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吸引創新人才。據透露,僅正在建設中的未來科技城,就已經擁有了150余名“千人計劃”入選者。

  創新創業生態“引鳳筑巢”

   走近商場的柜臺,在尊重客戶隱私的情況下,一個客戶盯著哪款產品看了多長時間、先后對比了哪幾款產品、最終購買了哪款產品,她的年齡、性別、是否帶著孩 子等每一個購物細節,都被商場頭頂角落的一款會“思考”的視頻捕捉設備即刻抓取,這只是中關村初創團隊、格靈深瞳最近成功研發的全球首創三維計算機視覺信 號處理感知技術的冰山一角。

  2012年底,原谷歌眼鏡核心開發人員、谷歌研究院原高級研究員、如今的格靈深瞳創始人趙勇在中關村著名投資人徐小平的邀請下,從硅谷辭職創業。回國后他才發現,中關村的“魔力”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驚人。

  “我從谷歌辭職回國后的一個星期時間里,約了10個投資人面談。結果前5個人全部明確表示愿意投資!”趙勇不無激動地回憶。要知道,在硅谷,見10個投資人能獲得1個人的支持就已經是很幸運的事了。

   “中關村憑什么打造全球創新中心?就是依靠這里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對記者說。在熱烈的創業環境和活躍的創業投資吸引下,將人馬 悉數搬到北京——像趙勇一樣掌握全球頂尖技術的留學歸國并開始創業的人員越來越多。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中關村還 將與天津、河北兩地聯動,將優質人才資源源源不斷地輻射到京津冀地區,實現三地共贏發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