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記者采訪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
2014年8月18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提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 展戰略。在這一發展背景下,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作為我國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其作用更加重要。中關村發展集團是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支 撐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截至目前,集團已經初步形成了涵蓋天使、創投、擔保、小貸、租賃等多元化投融資服務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為不同成長階段 高科技企業提供全鏈條的科技金融服務。近日,記者專門就中關村發展集團在創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方面的相關問題采訪了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
有何創新?
搭資源集成運營平臺 結合政府與市場力量
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稱,集團是以創新驅動為使命的市場化集成運營平臺,角色是作為政府手段與市場之間的結合點,借助兩方力量,形成有機制安排 的科技金融服務的支持行為。對政府資源的直接集成,是其特色運營模式。據于軍介紹,其中“百千萬”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搭建是中關村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的標志 性創舉,政府專項資金的投入與投資機構集合的社會資本進行組合動作,以資源集成運營平臺為企業提供支持。自“百千萬”平臺建設啟動以來,截至2014年9 月底,集團科技金融板塊已帶動社會資本投資達494億元。
為何成為重要載體?
中關村生態系統有利于創新創業
中關村發展集團總經理許強表示,中關村成功的關鍵,就是形成了一個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這個系統的關鍵要素包括:創新的體制機制和先行先試的 政策,豐富的科教智力資源,多樣的產業園區和技術孵化載體,完善的產業服務與中介體系,活躍的科技金融資本市場,數量眾多的創業企業和人員,以及敢于失敗 的企業家精神。這些要素在生態系統內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中關村集市場需求和政府資源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創新在中關村主要表現形式是創業,創業不只是新辦企業,老企業創新內容也是創業。創新是一個全過程,而不只是一個點子,是要通過點子 的實施,創造財富和價值,繼而帶動區域發展。”于軍說,企業需要金融服務,尤其在創新創業方面,并且相對于國際上比較好的園區,比如硅谷等,自身更加需 要。中關村發展集團就是集市場需求和政府資源,用多種手段來做這件事。從政府角度來說,政府做好頂層設計,然后通過市場力量發揮作用。集團在政府創建的科 技金融大體系下,具體去構建體系中的骨架,然后使用政府資源為企業提供服務。
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右一)在展示北京中關村微納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營業執照
如何驅動發展?
產學研互動水平決定創新體系能力
于軍表示,金融服務只是創新體系一個組成部分,主要主體之間的互動水平決定體系的能力。產學研互動是核心內容,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互動水平。例如 80年代,放開科技產業化的審批就有促進作用,而現在需要創造一些條件主動服務來促進科技產業化。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原來有壁壘,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 怎么拿出去是個問題。在當今新形勢下,產學研互動,首先要科研單位把產品拿出來,然后與投資機構對接,再進行產業化生產,最后產品出售到老百姓使用,這幾 方面都應建立在創新機制下。于軍說:“首先項目導出機制建立起來,基礎就有了。發展集團就是充當起他們之間催化劑的角色,讓互動建立在機制層面,這樣水平 才能逐漸提高。”
采訪中,于軍與記者分享了一個產學研結合成功的實例。11月14日,北京中關村微納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設立,22日正式拿到營業執照。該公司是在集團 下成立,意為打造新的科技創新中心,與中科院院士王中林為核心的“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合作,創建新的研發平臺,促進微納能源研發及產業化落 地。項目背后正是北京市出資建造園區和提供設備,中關村發展集團代持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統籌資金,利用創新資源市場力量,為中科院團隊進行科 技產業化提供服務。
對中小型企業選擇以技術偏好型 結合行業特點進行判斷
談到具體對中小型企業,尤其是科技金融企業如何支持的問題,于軍表示,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方式很多,原本零散、獨立的行為,現在是運用體系的力量進行組合動作。
對中小型科技金融企業的判斷和選擇,于軍說:“發展集團不能只以一個財務投資人的角度看,應該系統的看,從它的行業特點進行分析,同時要考慮它的產 業鏈和發展階段。提供服務的方式也有階段性特點。”他以新型互聯網企業為例,“從傳統角度看,沒房抵押就不給貸款肯定不行,有的企業盡管虧損、沒資產,但 有點擊量,這就說明發展前景很好,所以要從企業行業特點看。選擇哪些科技金融項目應該以技術偏好型,而不是財務偏好型,要結合國家、區域發展的需要、產業 發展的需要看。”
中關村發展集團曾獲得第八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科技金融創新獎
科技金融企業發展較好 但仍需國家更多支持政策
據于軍介紹,目前中關村里現有的科技金融企業發展都不錯,業務很豐富,主要是市場強烈的需求,但由于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接下來的發展仍然困難重 重。于軍稱:“科技金融企業的發展,即使現在已有很好的經驗和風控措施,但現階段風險仍很大,屬于早期階段,促進發展的措施還是偏少,需要加強,在破除體 制機構的障礙上,國家的支持政策很重要。比如很重要的一點是國有資本怎么在與市場對接的時候發揮優勢,同時避免國有資本程序當中的約束,能更好地去投。對 現有的國資管理上,體制機制安排、對風險的容忍度,以及政府代償機制、補償機制更全面一些,我們對科技金融企業發展提供的服務能更加放開手腳。”
于軍指出:“目前集團存在的問題是與其他投資機構的硬連接還是比較小,應該共同推進、共同擔保,這樣才能綜合大家的眼光。希望政府繼續從打造金融服務體系的角度來設計政策,僅靠單項的一兩個動作解決不了大問題。”
京津冀三地協同創新 重點找準驅動發展著力點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對于京津冀三地如何協同科技金融創新的問題,中關村發展集團總經理許強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打好 創新這張牌,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同步、廣覆蓋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京津冀具有各自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在協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找準自身定位,實現差異化 的產業布局和發展。為此,需要重點打造一批新型的經濟功能區,功能區建設的目標是“創新社區”。創新社區是高科技產業聚集發展的新常態,社區將以創新驅動為根本,引導企業及技術研發機構、人才和信息資源、資本及創新的融資渠道、公共服務平臺、市場對接機制等創新要素實現高度聚集。目前,中關村發展集團正在按照這個思路,與天津濱海、寶坻、河北保定等地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