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核心區醞釀創業服務再升級(圖)

日期:2015-06-15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
[字體: ]

中關村核心區醞釀創業服務再升級

6月12日,中關村創業大街迎來了一周歲的生日。數百名創業者涌入街區,歡度這個屬于“自己”的節日。他們中不乏已經小有成就的先行者,也有尚在創業之 路上艱難跋涉的探索者……他們雖有著諸多的不同,但也有著最大的相同—都在這條大街上追尋過自己的夢想。記者獲悉,以中關村創業大街為藍本,海淀 正在籌劃南起白石橋,北至清華大學西門,打造一條中關村創業大道。據了解,創業大道的規劃已被提上日程,我們期待這條大道盡快開通。

每一天

有一家企業獲得500萬融資

開街至今,在創業熱潮下,僅有200多米長的中關村創業大街迎來大批尋夢者。在這里,他們可以方便地獲取各類創業資源,但他們更渴望創業服務機構能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創業者們穿梭于各種場合,在咖啡館構思產品、在路演中心學習經驗、在投資機構尋求資金。

“這是我第三次來中關村,每一次都有著不同的感受。現在,我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來中關村核心區創業,這里將是我夢想的起點。”一位來自南京的大學 教授做出了最終的選擇。他告訴記者:“我走過很多地方,這里給我一種成功的信心。在這里,我看見每個人都很努力,不論是基層員工,還是公司高管; 在這里,資源好像沒有隔閡,不論是投資人,還是政府官員;在這里,各種人才都觸手可及,不論是技術大牛,還是行業大咖……”

在所有的角色中,最受歡迎的是投資人。去年9月,小米創始人雷軍造訪中關村創業大街,并不寬敞的Binggo咖啡一下子涌進近200人,咖啡廳當天不得不提前閉門謝客以控制人流;徐小平、沈南鵬、鄧峰等內地知名投資人不時現身在創業大街。

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商海置科創董事長姚宏波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從開街至今街區已孵化創業企業超過600家,其中獲得融資的企業超過350家,平均每家企業融資500萬元,融資總額超過17.5億元。

每一天

有兩場活動為創業者開放

6月12日上午,剛剛參加完中關村創業大街周年慶儀式,創業者們就迫不及待的涌入Binggo咖啡一層大廳,“創業服務前沿動態與演進迭代—‘Link’創業服務沙龍”將于10:30正式開場。

各類活動不僅可以讓創業者了解到各行業最前沿的動態,更是一個難得的請教時機。提問時間,是創業者們最活躍的時刻。“我想知道在北京,創業服務成功 的核心點是什么?又有哪些是可以借鑒到二線城市的?”一個特殊的提問,引起了記者的興趣。看來活動的參與者并不僅僅是創業者,更有來自國內其他地 區的創業服務商。

清控科創總裁助理、海置科創執行總經理聶麗霞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創業服務和創業相伴相生,創業和產業相伴相生。中關村創業活躍是因為人才多、技術 多,這些人才技術可以轉化成產業。不管做創業服務還是創業環境,都要基于本地產業基礎。創業服務是資源的再配置,再配置要看你有什么創業活動?你有什么資 源稟賦?政府起輔助作用,企業有需要,政府會去開放資源、提供配套服務。你要知道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有自己的標簽,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據不完全統計,中關村創業大街從開街至今已舉辦了超過800場各類活動,平均每一天都有兩場以上的活動在這里舉辦。創業者可以在這里方便地聆聽到自己最關心的話題,尋找到自己最關心的問題答案。

每個月

有兩家創業服務機構入駐

6月12日,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周年慶儀式上,海置科創、硬創邦、IC咖啡、京東智能、創客大爆炸五家機構作為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中關村創業大街智能硬件孵化平臺“硬派空間”正式對外發布。

據介紹,作為開放孵化平臺,“硬派空間”是由中關村創業大街聯合眾多智能硬件領域全鏈條創業服務資源,聚焦智能硬件領域初創期企業,圍繞創業展示、 創客空間、創業工坊、創業演播廳、集中辦公區等空間布局,以“開放共享、協同服務”為原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初創企業和項目提供智能硬 件系統解決方案、軟硬件設計、云服務平臺、創新展示、產品手版制作、項目路演、創業交流、創業導師輔導、創業投資、市場資源對接、集中辦公和創客教育等各 項創業服務,幫助智能硬件項目對接公共研發實驗室、檢驗檢測平臺、知識產權等專業資源,致力于打造國內首個兼顧智能硬件“創客培育+企業孵化”一站式集成 孵化服務平臺。

現在人們走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可以發現車庫咖啡、Binggo咖啡、36氪、3W咖啡、天使匯、亞杰匯等創業服務機構一家挨著一家,“截至目前, 簽約入駐的創業服務機構已達32家”。聶麗霞說。記者計算后發現,從開街至今,平均每一個月創業大街都新增兩家創業服務機構。

一年時間

完成兩三年的規劃

“創業大街這一年走過的路,總結起來就是‘計劃之中,意料之外’。”姚宏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開街一年來,在國家大形勢的引導下,原來的設計進度獲得大幅度提速。我們用一年的時間走完了原本規劃要用兩三年時間才能實現的目標”。

 

 

開街以來,中關村創業大街進一步強化了創業公共服務,著力打造“創業會客廳”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通過“線上+線下”服務模式,集中了創 業政務服務、專業服務、政策服務、創新展示等功能。目前,已引進政府相關部門機構、投融資機構、專業服務機構超過60家,作為海淀區首批“多證聯辦”服務 窗口已經完成65家創業企業的工商注冊。一站式創業服務大廳,極大地方便了創業者創新創業。

“我們要打造一個‘動態移動式服務平臺’,它將聚焦大多數創業者的共性問題,為其提供相應的服務。我們的愿望是,每當有新的需求出現時,我們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為創業者提供相應的服務內容。”姚宏波說。

記者獲悉,以中關村創業大街為藍本,海淀正在籌劃南起白石橋,北至清華大學西門,打造一條中關村創業大道。姚宏波表示,創業大道的建設已被海淀區提上日程,期待具體規劃的出臺,這將為中關村建設全球創新中心注入新的活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