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管委會日前出臺《關于精準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大前沿項目與創新平臺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推出了支持重大前沿原創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支持重大示范應用項目實施、支持世界級頂尖人才及團隊創新發展等共計八項措施。
據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若干措施》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措施主要圍繞打造中關村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目標,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支持一批具有重大帶動作用和影響力的項目(人才團隊)與創新平臺,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引領支撐作用。
突出“重大”和“聚焦”是這一新政的又一大特色。相比以往政策,對重大前沿項目的支持力度更大,資金支持額度高。例如,在支持重大前沿原創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一項中規定,支持中關村各類創新主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開展重大前沿原創技術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成果轉化類項目按照不超過設備購置、房租、研發、貸款利息等企業總投入30%的比例,給予資金支持可達1000萬元。產業化類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的比例,給予資金支持可達3000萬元。根據項目的前沿性與重大程度,支持力度還有可能更大。
據悉,由于《若干措施》支持突出重大和聚焦,因此對項目、平臺、機構、園區、人才及團隊的要求也比較高。支持主體包括注冊在中關村示范區的企業、科研機構、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主體。支持的重點產業領域包括前沿信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生物健康、生態環境、智能交通和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
日前,結合科技創新新形勢與新需求,中關村管委會提出了“1+4”資金政策支持體系,即重大前沿項目與創新平臺建設的精準支持政策,創業服務、創新能力建設服務、科技金融服務、“一區多園”統籌服務四項普惠性服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