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創業大街正成為全球創新創業高地。
中關村創業大街自開街以來,不斷開展服務創新和升級,探索“互聯網+雙創”服務等模式,成為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創新創業高地。
■齊寄
中關村創業大街位于我國創新創業資源最為密集的中關村核心區,前身為中國海淀圖書城,是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共同打造的我國第一條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特色大街,也是我國第一個規模化聚集高端創新創業要素的生態街區,全長220米,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
作為北京市“三城一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關村創業大街由北京市海淀區國有企業——北京海淀置業集團投資建設,于2014年6月12日正式開街,經歷了業態調整、機構集聚、創新升級三個發展階段。
中關村創業大街以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向著構建全球創新創業生態圈,著力建設以產業創新和 全球創新為特征的全球創新創業高地,打造創業服務集聚區、科技企業發源地、創業文化圣地、創業者精神家園的方向穩步推進,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
服務創新創業成效顯著
中關村創業大街自2014年6月12日開街以來,不斷開展服務創新和升級,探索“互聯網+雙創”服務等模式,吸引匯聚大企業、高校、政府、投資等各類主體服務創新創業,成為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創新創業高地。
作為全國雙創策源地,中關村創業大街以創新創業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政府、大企業、資本、創新創業者對接和融合,打造集“2+5”功能于一體的全鏈條創新創業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了多元的蓬勃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
其中,“2”為兩大核心功能,即創業投融資和創業展示;“5”為五大重點功能,分別為創業交流、創業會客廳、創業媒體、專業孵化和創業培訓。
目前,街區匯聚了包括車庫咖啡、3W咖啡、聯想之星、36氪、創業黑馬在內的45家國內外優秀創業服務機構,聯合30多家大企業、50多家高校、2000 多家風險投資機構等各類合作方,不斷探索模式創新和服務升級,打造各具特色的創新創業服務,在各個垂直領域形成矩陣式服務體系。
據悉,三年來,中關村創業大街1900家孵化團隊,獲得融資743個,融資成功率達39%,遠遠領先于其他地區。總融資額91.04億元,融資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40余家,獨角獸企業2家。開街以來舉辦創新創業活動3352場,吸引國際國內30多萬人次參與活動。
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升級
圍繞雙創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中關村創業大街在全國率先探索的“雙創+產業”的服務模式,成為雙創縱深發展階段的服務新模式、新路徑。
據創業大街相關負責人介紹,創業大街聯合英特爾、海爾、大唐網絡等大企業,發起大企業開放創新聯盟,舉辦大企業與創業企業的聯合路演、創新需求發布,帶動了三一重工、北汽等30多家大企業參與雙創,大企業成為雙創新力量。
三年來,街區機構設立基金超過20只,基金總額超過30億元,帶動上百億社會資本支持創新創業。更多產業資本、金融機構向中關村創業大街匯聚,黑馬行業基 金、英特爾投資等產業資本,北京銀行、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京東眾籌等項目眾籌平臺以及盛景網聯母基金等,持續為創業企業提供資本支持。
此外,創業大街的服務領域從互聯網為主向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等轉變,“硬技術”項目逐步增多,越來越多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傳統產業發展水平。
作為“平臺的平臺”,中關村創業大街以資源聚合為中心,從機構集聚向產業資源、全球資源聚合升級。目前街區已發展形成以入駐機構為主體,以創業會客廳、創新展示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的生態式服務體系。
可以說,中關村創業大街是中關村乃至全國“雙創”的代表和縮影,以“雙創”為使命和責任。這背后,正是區域雙創的服務與生態在升級,是政府服務的持續優化與先行先試。
對接創業企業發展需求
創業企業在發展初期資金有限,相比大企業本身在戶口指標、工作居住證等方面存在劣勢,要提供對高質量人才具有吸引力的薪資,壓力較大,而當前創業公司在社保繳納、勞務稅等方面的要求與大企業完全一致,更加重了創業企業的負擔。
尤其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的創業企業,用人成本是企業成本的主要支出,占比往往超過50%。
同時,創業企業為了加速發展,往往會招募大量的實習生,這些人才也是企業研發的重要力量,但是所有實習員工需要繳納高達20%的勞務報酬所得稅,進一步加重企業用人負擔。
此外,對于創新型技術和公司來說,技術和產品應用是最難的,自主創新的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完善需要一個過程,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也需要時間,希望能夠得到更多展示、示范應用的機會。
例如,眾趣科技利用深度視覺技術提供大場景3D重建服務,提出希望能夠獲得展示度好的標桿訂單。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新展示中心展示了眾趣科技的技術,在60分鐘內完成180平方米的現場掃描,3小時云端完成全景3D構建。
未來,中關村創業大街將進一步構筑與全球創新項目、服務機構、行業領袖企業的紐帶關系,圍繞“產業—投資—雙創”形成深度合作的資源網絡,培育產業創新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