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意大利小伙來京創業 見證中關村服務外籍人才“再升級”

日期:2017-09-24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導語:“90后”意大利小伙康意熙20日上午來到中關村外籍人才服務窗口。“我來咨詢外籍人才永居的事。”康意熙說,現在最關注如何能夠長期定居在北京。


“90后”意大利小伙康意熙20日上午來到中關村外籍人才服務窗口。“我來咨詢外籍人才永居的事。”康意熙說,現在最關注如何能夠長期定居在北京。

  中關村管委會、北京海淀區政府20日在中關村創業大街掛牌設立“中關村外籍人才服務窗口”。

  窗口將為外籍人才提供出入境咨詢受理,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聚集工程及雛鷹人才計劃等政策咨詢和服務。同時,服務窗口還將為外國人才提供包括企業注冊、財務服務、稅務服務、人力資源、知識產權、法律服務、投融資服務、孵化服務等保障創新創業的服務。

  兩位意大利小伙康意熙和合伙人楊力目前正在北京創業。“我們把中國創新創業項目引入意大利,也把意大利的創新創業項目引入中國。”楊力說,未來,他們還將整合南歐資源并與中國雙創資源對接,開辟創業新路。

  全國雙創周期間,楊力和康意熙帶著意大利創業團隊的醫療探測器、球迷專屬APP等項目參加路演,獲得投資人的廣泛關注。

  康意熙第一次來中國還是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時我不到18歲,奧運會之前對中國一無所知。”康意熙介紹,看完奧運會后他對中國充滿了 好奇,回到羅馬上大學,他便選擇中文作為外語課程。后來他又來到中國上學,畢業后,康意熙留在意大利企業駐中國的分公司工作,負責海外投資業務。

  “中國和意大利是我最愛的兩個國家。”楊力臉上泛起微笑,“因為意大利是我的祖國,而我女朋友是中國人。”87年出生的楊力,09年來到中國,曾在北京、南京等地求學。畢業后,楊力同樣留在中國,從事國際物流行業。

  2015年,兩位在華的意大利小伙和三位在意大利的合伙人不謀而合,決心創業。“在北京工作這段時間,我們看到中國創新創業勢頭突飛猛進,各項創業服務都很有針對性。”楊力說,目前公司就在創業孵化器里辦公,財稅、行政等業務都由孵化器協助打理。

  楊力說,公司的理念就是要連接中西、合作共贏。同時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意大利企業了解中國營商環境,更高效地融入中國。

  談及對中關村的建議,康意熙說,中關村和硅谷在很多方面已經并駕齊驅,甚至在模式創新和技術應用領域走在前端。但硅谷的國際化水平較高,外國創業者的融入感更強。

  楊力也表示,對于國際團隊創新創業的支持可以更加細致,如對小企業的扶持政策可以更加明確,政策解讀可否有多語言版本等。

  “未來肯定會繼續留在中國。”康意熙說,中關村相關政策能夠幫助外國人解決創業最為棘手的問題,北京的政策和環境能夠吸引全球人才。

  據了解,中關村作為北京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要載體,在推進中關村人才國際化進程,面向全球延攬優秀人才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2016年3月1日起,公安部推出的支持北京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正式實施。政策實施一年多以來,中關村受理各類咨詢幾千次,為外籍 人才出具各類推薦函400余份。其中,最受關注的“直通車”政策辦理申請316人,已有258人拿到永久居留證,辦證時間從過去的180天縮短到50個工 作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