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技園區電子城科技園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國家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建立的,以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為主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國家級高科技園區,電子城科技園是朝陽區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區的核心區域,是承載朝陽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電子城以酒仙橋電子工業基地為建設基礎,1999年納入中關村政策區,稱為中關村科技園區電子城科技園,經過不斷擴展空間,現包括東區(酒仙橋)、西區(望京)、北區及健翔園,占地16.8平方公里,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光電顯示、計算機與網絡三大產業的重要基地。2007年6月,電子城管委會劃歸朝陽區管理,負責園區規劃、建設管理等行政職能,電子城工委負責電子城科技園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電子城工委與電子城管委會實行合署辦公。東區、西區、北區及健翔園,一并納入管委會的管理范疇。
2007年電子城科技園實現技工貿總收入712.5億元,同比增長24.8%;實現利稅74.3億元,同比增長56.8%;出口創匯12.4億美元,同比增長20.4%。截止2007年底電子城科技園實際存活企業1236家,其中三資企業219家。
在未來的發展中,電子城科技園將努力實現規劃報批、征地進程、轉工安置、招商引資、政策支撐、道路暢通、創新服務、自主創新、統籌發展等九個方面的突破。創新規劃與產業發展指導體系、政策支撐體系、開發建設協調推進 體系、產業促進與服務體系、環境保障體系,管委會內部運營管理體系等六大體系,重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高技術服務業等三大產業,實現電子城科技園產業結構趨于合理、主導產業特色突出、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重點企業穩定發展、服務體系基本健全、經濟總量快速提升的總體目標。
一、園區概況:
中關村科技園區電子城科技園位于朝陽區東北部,總面積16.8平方公里,是朝陽區三大功能區之一的電子城功能區的核心區。現包括東區(酒仙橋)、西區(望京)、北區及健翔園,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光電顯示、計算機與網絡三大產業的重要基地。
二、園區四至范圍
東區:東至京駝房營路、萬紅路、京包鐵路、五環路;南至壩河、酒仙橋路、體育場路;西至機場高速公路、將臺西路、芳園南街;北至機場高速公路、京包鐵路。
西區:東至京包鐵路;南至京順路;西至望京東路、溪陽東路、利澤東二路、望京北路、廣順北大街;北至望和鐵路。北區:東至崔各莊東路、來廣營東路支路、索家村東路;南至索家村北路;西至京包鐵路;北至善各莊北路、善各莊東路、香江北路。
健翔園:東至北辰西路;南至裕民路;西至八達嶺高速公路;北至科薈路(原科薈西路)。
三、發展優勢
(一)良好的區位優勢
園區東鄰首都國際機場,西連奧運村,南通CBD,與四環路、京順路、機場高速路、京承高速路、五環路毗鄰相連。
(二)便捷的交通條件
電子城位于四環路和五環路之間,機場高速路、五環快速路從電子城穿過,至首都機場僅14公里。電子城區域內道路通暢,公共交通四通八達。
(三)雄厚的產業基礎
電子城已形成以電子整機和電子元器件為主的電子產業基地,并具有為信息產業配套和服務的各種設施。區內各大企業建有全國性的營銷網絡。
(四)豐富的人力資源
電子城科技園以信息產業為主,集中了大批高科技工程技術人才,周邊地區人力資源亦十分豐富。
(五)優惠的園區政策
北京電子城作為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五園之一,為國家級高科技園區。區內高科技企業可享受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同時,園區亦為企業提供各方面的服務,不斷改善企業的投資和經營環境。
四、 科技發展規劃
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指導,鼓勵企業加強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支持企業與科研單位之間多種形式的聯合,促進技術創新。通過開發研究中心和孵化器的推動,不斷培育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電子產品。
五、 產業發展規劃
電子城科技園以電子信息業為主導產業,同時發展與其配套的相關產業和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通信產品、數字視聽產品、計算機、軟件和顯示器、新型電子元器件。
六、建設總體規劃
(一)東區規劃
電子城東區是市政府批復的老工業基地改造試驗區,是電子城科技園重要組成部份,是以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為主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高新技術科技園區,規劃占地面積6.9平方公里。隨著多年的發展,以制造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正在演變成電子研發、高端產業、商務及高科技服務業比重均衡,更具發展潛力的全新業態,在為國家可靠保存了軍工研發生產基礎與支持能力,不斷發展并作出新貢獻的基礎上,實現了軍轉民市場化轉型,并保留工業遺跡成功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電子城單一國有經濟結構成功地調整為國有股份制、民營科企、外商投資企業同步強大共同發展,更合理從而更具發展活力的新局面。
(二)西區規劃
中關村電子城西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地區北部,規劃占地面積3.1平方公里,是中關村科技園區一區十園之一---電子城科技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跨國公司聚集度最高、國際化趨勢明顯、最具產業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之一。
電子城西區規劃總占地面積294公頃,可建設用地面積140公頃,綠化、市政及道路用地154公頃,規劃總建筑面積約232萬平米,平均容積率1.5,綠化率30%。主要發展以新一代移動通訊、網絡與通信設備、軟件與網絡服務為主導產業方向,發展研發中心、企業總部、新技術服務中心等產業鏈高端形態,發展以中試和與研發密切相關的核心技術集成為主的高端制造業。
目前,已有摩托羅拉、北電網絡、愛立信、索尼愛立信、安捷倫、三星、朗訊等多家跨國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洛娃集團、中國數碼港、葉氏集團、愛慕公司、天利公司等民營高科技企業總部,以及4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業入駐園區。2007年,又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企業簽約入駐園區。電子城西區已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移動通訊研發中心和總部為主的高科技產業群,正在努力打造中國的“移動硅谷”。
(三)北區規劃
電子城北區規劃用地范圍 276.87ha,其中建設用地面積168.31 ha,代征道路面積67.78 ha,代征綠化面積34.36 ha,代征水域及其它用地面積6.42ha,總建設量301.3萬平方米。
1、規劃定位
根據電子城科技園建成“一個總部,兩個基地,三個中心”的定位及發展戰略,北擴區域的規劃定位是將該區域打造成電子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聚集地,規劃目標是建設專業化的現代高科技園區和多元化的人文景觀園區。在規劃中充分考慮依靠科研開發、管理孵化及以與研發配套的中試為主的核心制造等三大功能來實現產業聚集。
2、空間布局
北擴區域空間規劃將形成“一心三園一帶兩基地”的空間布局,即:
1.一心(核心服務區,包括三個主要功能)
孵化器 分為國際、國內創業與創新中心兩部分,為海外及國內的初創、鞏固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各種服務與幫助。
酒店會議 規劃為酒店及會議中心用地。
管理服務 未來園區管理服務機構和綜合服務中心所在地,包括中介服務、咨詢服務、金融服務等功能。
2.三園。結合產業定位和空間環境,規劃了移動通訊園、數碼光電園、軟件及創意產業園等三個主題研發產業及企業總部中心園區,同時在北部預留了一個專業科技園用地。
3.一帶(綠地公園休閑帶)。將需保留的高壓走廊帶設計為一個貫穿整個園區綠地公園休閑帶,同步規劃公共停車場及部分 小型餐飲商業,為園區從業人員提供運動健身的場地。
4.兩基地。考慮靠近京包鐵路的區域環境,在園區臨近鐵路區域分別規劃了電子產品與研發配套的中試為主的核心制造基地和電子產品物流基地(電子產品物流基地位于政策區外)。
(四)健翔園規劃
根據健翔園“十一五”規劃,健翔園以“集成優勢,自主創新,服務奧運,立足商務,品牌經營”為戰略方針。立足朝陽,面向北京乃至全國,舉全園之力,整合資源,合作發展;以服務奧運為契機,緊抓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商務和產業的發展;利用科技商務資源優勢,提升科技園區品位,打造國際科技商務服務、高新技術研發和孵化、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三大品牌,使健翔園成為朝陽區乃至全北京市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成為朝陽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健翔園作為建成區,園區內基本上不存在可進行開發的生地。按用地性質主要包括:商業用地、教育用地、住宅用地、科研用地、工業用地及學校、醫院用地等。其中商業用地占10.7%,教育用地占6.0%,住宅用地占33.4%、科研用地占29.2%,工業用地占2.7%,其他用地(公共綠地、市政道路用地、醫療及行政事業單位用地等)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