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專家援助小組對接小微企業、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正式揭牌……中關村作為北京市創新力量的聚集區和知識產權高度密集區,日前再次打出組合拳,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建設。
在中關村編織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鏈條上,由知識產權代理向知識產權評估、交易、金融等高端服務正在逐步延伸,一個以知識產權服務業為代表的知識產權產業新格局正在形成。
小微企業防風險有專家幫忙
為了重點服務小微型創新企業,支持小微企業預防研發及生產經營中的知識產權風險、應對知識產權糾紛,不久前,志愿服務專家援助小組對接小微企業項目在“深入推進中關村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示范園區建設大會”上啟動。
這支志愿服務專家隊伍由北京12330(北京市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組建,由百余名知識產權專業人員構成,有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國家版權局的審查員、北京法院系統的法官以及知名學者。志愿服務專家通過走訪企業、提供專題咨詢培訓等方式,實現服務的常規化。
據介紹,這個項目將不同知識產權領域的志愿服務專家按領域編成援助小組定點服務“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領域內的小微企業。目前,已在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文化創意四大領域組成志愿服務專家援助小組。每個小組由5-8名不同領域的志愿服務專家組成。對接的小微企業由北京12330設在各園區的工作站推薦,中關村德勝園的北京天捷優越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家小微企業被確定為首批對接企業。對接后,志愿服務專家援助小組將發揮團隊優勢,對企業進行全領域、全流程的知識產權保護公益服務,協助企業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綜合能力。
接下來,北京12330將繼續加強與中關村各園區管委會的合作,在總結首批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對接企業的范圍。
專利保險試點再豎一道屏障
今年,中關村不僅做足了預防企業發生知識產權風險、糾紛的功課,在發生知識產權糾紛時,還打出了一記重拳——推出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
據悉,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時間從今年4月起,為期3年。目前,人保財險公司先期設計完成的專利保險產品為專利執行保險。專利執行保險承保專利權利人在遭到第三方違法使用或侵犯已經投保的專利時,在維權過程中發生的主要費用,包括調查費用及法律費用兩大類。專利執行保險規定投保人可以每件專利為單位,也可以產品為單位,將其所包含的所有專利來投保;也可以企業為單位,將企業所擁有的全部專利來投保。由投保人和保險公司商議后,確定賠償的最高額度。
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工作是為了進一步深化中關村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促進知識產權創新資源與金融服務的深度融合,強化商業保險為創新活動提供風險保障的又一重要舉措。
記者了解到,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作為全國專利保險試點研究工作組成員,從去年開始配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專利保險試點研究,并制定《中關村專利保險工作試點工作方案》。今年4月1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復在北京中關村開展專利保險試點工作。
知識產權服務業唱主角
依托在中關村核心區設立的中國技術交易所,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探索專利拍賣等知識產權轉化創新模式;組建了知識產權運營公司,探索知識產權商用化途徑……記者注意到,目前,中關村知識產權服務業逐步由知識產權代理向知識產權評估、交易、金融等高端服務延伸,中關村已經形成了以知識產權服務業為代表的知識產權產業發展格局。
2011年,在國務院批復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中,明確要求中關村要“創新知識產權體制機制”,“發揮示范區在推進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中的示范帶動作用”。為此,中關村大力整合技術、產業、金融、人才等各類創新資源,將人才特區建設、中關村國家標準化戰略實施示范區、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區和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的建設與中關村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示范園區建設相結合,整體推進示范區知識產權建設。
同時,中關村還以中關村創新平臺為依托,搭建了國家與北京市創新聯動的工作平臺,積極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國家部委的政策支持,加大對知識產權、財稅、金融、投資等政策措施的統籌協調,合力推動中關村知識產權產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下,中關村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中介支撐”,建立起了包括各區縣知識產權局和中關村各分園管委會的工作體系;建立了重點服務于專利試點和示范、“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計劃”企業的聯絡員制度;支持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為企業提供專利申請、評估、維權、交易等全方位專業服務。
專利授權量占北京30.8%
知識產權工作的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讓中關村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示范園區9年來取得了很大成績。
數據顯示,2011年,中關村企業總收入1.96萬億元,是2003年企業總收入的6.6倍;總收入約占全國高新區的1/7,同比增長23.2%,對北京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4%。
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是知識產權成效最直觀的標志。截至2011年年底,中關村示范區企業累計專利申請總量達到9.7萬件,是2003年示范區企業累計專利申請總量的10.3倍,年平均增長率達30.4%;2011年當年示范區企業專利申請量21866件,是2003年專利申請量近8.3倍。2011年示范區專利授權量首次破萬,達到12587件,是2003年專利授權量的9.8倍,同比增長42.5%。
同時,專利產出率大幅攀升。2011年示范區企業萬人專利申請量達到167件,是2003年的1.9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4.5件,是2003年的2.8倍。每10億元技術收入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43件。
從北京市整體看,2011年中關村示范區的專利申請量占北京市比重28.0%,比2003年增長12.4個百分點;2011年示范區專利授權量占北京市比重30.8%,比2003年增長15.3個百分點。截至2011年,中關村擁有發明專利的企業占全市擁有發明專利企業數的66.6%。有效發明專利量14966件,占全市企業有效發明專利量的62.4%。示范區技術交易額逐年增長,交易金額約占全國的40%,其中80%輸出到全國其他地區。2011年專利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39.0億元,比2003年增長了77.5倍。
這一組組數據有力地支撐了中關村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支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同時,這些專利又與標準緊密結合,實現了專利標準化的突破,促進示范區企業占領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商報記者 方彬楠
12587件
2011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專利申請量21866件,專利授權量首次破萬,達到12587件。
30.8%
2011年中關村示范區的專利申請量占北京市比重28%,專利授權量占北京市比重30.8%。
40%
2011年專利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39億元,交易金額約占全國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