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城戰略咨詢發布了《3D打印:社會化制造的新時代》報告。報告認為,我國中關村、東湖和義烏等地區具有3D打印應用的相關稟賦,將有可能率先形成原創的新型制造業。
報告指出,3D打印作為一種顛覆性的技術,其顛覆性不僅體現在對傳統制造業的提升中,而且將在一些新興領域中形成一批全新的原創產業。企業試錯和產業鏈整合是3D打印能否形成“原創產業”的關鍵。
在全球經濟發展中,后進國的產業趕超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規模追趕、技術追趕和創新導向。我國制造業的興起就是以低勞動力成本實現了規模追趕。3D打印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尚未在全球范圍內展開。如何借助3D打印整體提升制造業水平,我國并無案例可循。從新經濟發展的規律來講,新產業的誕生是產業試錯的結果,產業技術實力、研發能力和人才積累都是在創業試錯的過程中形成的。報告指出,創業試錯是現階段我國3D打印產業發展的必然過程,這不僅需要企業家解放思想、勇于開拓,也需要社會包容失敗,還需要建立合理的創業退出機制和孵化、創投機制,降低企業家試錯成本。
報告認為,中關村和東湖創業資源高度密集,創業環境十分友好,是原創產業最好的孕育地,更是我國將3D打印打造為原創新興產業的最佳載體。浙江義烏作為全世界擁有商品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城市,是我國工業產品高度多樣化的代表,也是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需求的直接體現。中關村、東湖和義烏等地區將有可能率先形成原創的新型制造業。